收录了 服务网格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2021 年的服务网格正从当年那个狂奔的“少年”、“流量明星”,成长为真正的“实力派”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微服务架构,Istio、Linkerd和Cilium等服务网格也越来越受关注。服务网格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特性:全堆栈可观测性、透明的安全性、系统弹性等。但是,服务网格真的是云原生应用程序的正确解决方案吗?本文将讨论服务网格在什么情况下是有意义的,以及什么时候不应该使用服务网格。
我们建议使用一个简化的、工作流友好的API来保护组织平台代码不受特定服务网格实现细节的影响。
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负载均衡中,子集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数以千计的关键微服务提供了支持。接下来,我们将会探讨尝试在网格架构中扩大任务的数目所面临的挑战,并会探讨最初的子集方法的问题。
在分布式体系下,微服务技术在经历多年发展之后渐趋成熟。进入云原生时代,微服务技术在云原生理念的驱动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一文解析 2021 年架构领域的发展变化
在 Apache 首次亚洲线上技术峰会 -- ApacheCon Asia 大会上,Apache APISIX PMC,支流科技系统工程师--张超分享了 Apache APISIX 扩展服务网格边车实践和 apisix-mesh-agent 项目,我们根据速记,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做了审校修改,现在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采用服务网格具有巨大的价值,但它必须以轻量级的方式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
应用集成的挑战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我们解决它们的方式却发生了变化。
从 Istio 服务网格的基础知识到它的好处,这篇文章涵盖了你需要知道的关于 Istio 服务网的一切,以及 eBPF 在其中的作用。
这篇文章介绍并讨论了三种技术:虚拟化,面向服务和网格计算。接着描述了它们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从而提供新的设计和部署的选择——“虚拟面向服务网格”。此外,文中还讨论了使用该新兴模型的商业案例。
本篇探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交互的重要性,分布式系统的典型挑战,以及像服务编排和服务网格这样的先进架构模式如何帮助我们克服这些挑战。
API网关可以将应用程序与外部消费者解耦,服务网格可以将应用程序与内部消费者解耦。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使用 Istio 演示服务网格最强大的特性之一:“以请求为基准的路由”。这个特性允许把具有指定 HTTP 头标记的任意请求路由到特定的目标,这只有在(OSI)第 7 层代理中才可能实现。没有哪个第 4 层的负载均衡器或代理可以实现此功能。
本次分享介绍通过自研服务网格平台,提升业务稳定性与快速变化能力的经验。
在企业测试中,测试软件的方式应该与软件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方式相同,以便确保软件能够按预期的方式运行。常见的挑战是微服务应用程序直接或间接依赖需要在测试场景中编排的其他服务。本文展示了容器编排如何在服务实例之上提供抽象,并使用桩实例来替代真实实例。此外,服务网格让我们能够重新路由流量,并通过注入错误响应或延迟来验证服务的弹性。
在生产环境中采用服务网等新技术将会对你和你的同事产生影响,注意这些影响,可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好的支持。明确你要解决的问题,并确定适当的验收标准。通过实验向各个利益相关者展示服务网格将如何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本文来自RancherLabs微信公众号
该文章简要介绍了服务网络的定义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包括负载均衡和服务发现,并介绍了在服务网格管理中的两个重要工具Linkerd和Istio,最后介绍和网络安全相关的工具Project Calico
许多客户正在将其应用程序从旧系统迁移到云中。网格扩展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色,它将 Kubernetes 服务和其他在虚拟机或物理机上运行的服务集成到服务网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