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交互设计案例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2013年12月,Facebook 开源了基于 Quartz Composer 的插件Origami,设计师可以通过 Origami 能够快速构建移动应用交互原型,随后交付给工程师实现,值得注意的是 Origami 无需编程背景,新发布的 Paper 从项目设计之初所有的原型设计都是采用 Origami 来实现。
在12月17日由百度主办、InfoQ策划组织实施的第21期百度技术沙龙活动上,来自百度商业产品用户体验部的高级经理李年福、PhoneGap中国社区技术总监钟馥百分别分享了各自在交互设计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及经验,话题涉及“互联网产品的体验与设计”,以及“快,快,快 - 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第一军规”等。本文将对他们各自的分享做下简单的回顾,同时提供相关资料的下载。
什么是互动剧?互动剧与技术如何衔接?
本次分享围绕网易云音乐来讲述其定位目标用户,完成产品初创,以及后续不断挖掘需求,完善产品的过程。
背景分析:列表式设计的优缺点
精细而恰当的动画效果可以传达状态,增强用户对于直接操纵的感知。
为了能和读者分享更多有关RIA的精彩内容,InfoQ中文站最近组织并发布了一期RIA技术专题,包括RIA相关的新闻、文章和视频等。除此之外,本专题还提供了Flash平台开发工具的独家高速下载,以飨读者。更多Flash开发平台相关内容,请浏览Adobe Flash平台开发技术精华专题报道。
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苏宁每天要处理数量巨大的数据。为了更快速高效地处理这些数据,苏宁调度平台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敏捷软件开发的广泛采用,导致了这个对预先设计和分析不感冒的开发方法,要和在开发开始之前须有详细深入用户调查和建模的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同时使用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Dave Churchville探讨了这些原则是如何相结合以提供有效的开发流程的。
用前端工程师熟悉的语言定义、阐释“什么是前端智能化”,根据实际前端工程师工作场景为出发点,由浅入深的介绍为完成:
DCI是数据、场景、交互(Data、Context、Interactions)简称,重点是关注数据的不同场景的交互行为,是面向对象系统状态和行为的一种范式设计;DCI在许多方面是许多过去范式的统一,多年来这些模式已经成为面向对象编程的辅助工具。
本次分享介绍前端智能研发实践。
本文节选自Peter-Paul Koch著奇舞团译的《移动Web手册》第6章“触摸和指针事件”,主要触摸和指针事件的发展和内涵,深入探讨了各种事件的处理模式。本文详细介绍了苹果的触摸事件和微软的指针事件之间的不同,可以了解两者间的差别。
Kubernetes 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容器编排工具,它提供了一套基于容器构建分布式系统的基础依赖,其意义等同于 Linux 在操作系统中的地位,可以认为是分布式的操作系统。
金字塔原理最早由麦肯锡咨询的Barbara Minto提出,腾讯设计师秦银最近在大讲堂上从交互设计的角度,讨论了“如果设计师想要提高用户对设计信息理解的效度与效率,那么,我们需要了解用户是如何进行设计信息的解读的”这个话题,并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了分析。
我第一次听说“设计系统”这个概念是在2016年初,契机是在某设计师招聘要求的栏目中看到了“熟悉至少一种设计系统,例如 HIG 或者 Material Design”。
呈现AI产品交互的创新实践,并探讨 AI 声学硬件与 AI 应用交互的未来趋势与潜力。
本文介绍AI与人如何共生。
本文从大模型带来的对话交互变革说起,解析了融合大模型的对话式语音 AI 技术架构,介绍了跨行业应用实践、场景落地及经验教训。
在本文中,作者将讨论一些可在开发和设计工作中应用的迭代模式,并说明如何利用这些迭代模式实现团队内的高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