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两个最近学习和阅读中遇到的几个非常有意思的定义。
最近在看机器学习相关的内容,一开始就学到了 NFL 定理,No Free Lunch Theorem,“没有免费的午餐”定理。这个定理的最重要的寓意就是: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十全十美的算法(如果有就是有免费的午餐),脱离具体问题,空泛地谈论“什么学习算法更好”毫无意义,因为若考虑所有潜在的问题,则所有的学习算法都一样好。要谈论算法的相对优劣,必须要针对具体的学习问题;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好的学习算法,在另一些问题上却可能不尽如人意,学习算法自身的归纳偏好与问题是否相配,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总结下来,算法的优劣一定根据实际场景来才有意义。
早上在得到 APP 里听到了一篇华为任正非的文章《华为需要合同场景师》,完整的文章可以在网上搜索到,或者在得到 App 里找,关键内容摘要如下:
华为未来会特别需要合同场景师,为什么呢?因为华为正面对着非常多的不确定性,销售需要针对很多具体的场景进行深入分析和洞察。华为非常强调两个方面的销售专业能力,第一个方面是合同质量的提升,不能靠领导拍胸脯、拍脑袋的那种方式,而是要有非常多场景的设计,这就要靠合同场景师;第二个方面,是合同签订以后在执行的过程中,怎么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改善、提升合同质量和交付质量,这还要靠合同场景师。合同场景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顺应了华为销售领域的成长形势,华为需要合同场景师去设想未来的趋势,更需要合同场景师承担起华为未来在销售专业领域内的责任。
文中再次提到场景,因为华为面对的客户、环境、趋势已经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可预判,不可能再用一套模板和流程闯天下,这就需要定制化、针对性的场景也灵活应对,其实对于人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所以,对于需求和场景的理解程度如何,已经逐渐成为决定我们服务质量的关键,对于技术也一样,我现在越发的感觉到,虽然我们是做技术的,但是首要考虑的一定不能是技术,而是需求、背景和场景,只有我们深入的理解了这些,才能让技术发挥出更好的价值。
回到运维上来,我们现在提到的一个运维工作开展的思路,就是场景化运维,也就是如何把一个个孤立的功能和系统,通过对场景的理解和分解,能够有机的串联起来。我们会发现,领域不同,技术方案千百种,但是做事的方法和原则总是那么关键的几条。关于这块,后面有机会写几篇文章专门介绍下。
本文转载自成哥的世界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UEXWl1i1C7Az3ExW2ol6Q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