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sdn架构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本篇文章是「云计算的太祖长拳」系列的第二篇,将着重介绍在可用区研发过程中,UCloud研发团队对其公有云平台的底层SDN架构所做的一系列改造。这些改造有的是宏观层面的重构和演进,有的看似是局部的调整但实则是在亲历了运营一个大型IaaS平台所遇到的那些困难之后才审慎提出的一套解决方案。
本文系InfoQ中文站对盛科网络软件总监张卫峰的约稿。作者从自身做过的方案和所了解的业界情况为出发点,经过仔细思考,得出本文中对SDN当前现状的判断,所以文中难免涉及到作者所在公司之方案、产品,出于参考价值的考虑并未进行删节。若您就这个话题也有希望分享的内容,欢迎向我们投稿!
一年一度的岁末技术盛典ArchSummit北京2015已于12月19日顺利闭幕。在18日进行的“云平台应用选型与建设实践”专场中,来自青云、腾讯云、海云捷迅、微软、听云、SpeedyCloud和七牛的7位工程师及技术专家分享了各自在技术实践中的心得与体会,其中内容涉及SDN架构、VPC网络架构、OpenStack高可用云服务、物联网架构、APM、网络节点部署、容器与微服务架构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云服务供应商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的技术创新与进步。
SDN 的迅猛发展为信息产品和通信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对 SDN 技术的定义,迄今未达成共识。如今 SDN 门派各立,文章介绍了 SDN 主流的四大派系,然后阐述可实践的 SDN 网路架构的特点,并提供该网络架构下的混合云案例。
TSDN是个啥?TSDN有啥特点?TSDN咋用?
2013年12月11日,UCloud正式宣布已经将盛科的硬件SDN交换机应用在自己的线上公有云环境中。UCloud CEO季昕华在发布会中介绍了SDN在其公有云上满足的七个用户需求,并表示这是世界上第一款SDN硬件交换机在云计算中的应用。InfoQ中文站对季昕华进行了专访,谈论了对公有云营收的观点、网络存储应用在关键业务上的局限性、SDN的应用场景、在应用商店方面的尝试、以及为什么UCloud不担心OpenStack在公有云上的竞争。盛科软件总监张卫峰对SDN的技术实现方面进行了补充介绍。
与OpenStack相比,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发展可谓形式喜人。在SDN/NFV技术方面,OpenFlow已成为事实上的南向标准,OpenSwitch正式成为Linux基金会项目。为此,在7月15日的ArchSummit全球架构师峰会深圳站上,我邀请SDNLab联合举办了一次“架构师俱乐部”的闭门交流。
在即将于10月16日-18日举行的QCon上海技术大会上,华三通信研发副总裁王飓将做题为《SDN控制器集群中的分布式技术实践》的主题演讲。在大会召开前,InfoQ中文站就传统通信技术与云计算的关系对他进行了采访。
在ArchSummit北京2015大会上,来自青云的工程师陈海泉分享了《SDN/NFV 2.0架构剖析》的议题。对于青云来说,SDN/NFV2.0是一个新的突破。早在2013年,青云在第一代公有云产品中就上线了SDN技术。随着用户量越来越大,私有网络里面的 VM 数量超过一定的数量级的时候,性能问题逐渐成为瓶颈。在2015年下半年,青云经过重点研发,推出了SDN/NFV 2.0。
最近,在旧金山举行VMworld 2015会议上,VMware CEO Pat Gelsinger在一个主题演讲中着重推销了VMware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基于SDN的网络虚拟化技术)。但是从安全性角度而言,外界对SDN的看法也有不同的声音。
传统蜂窝网络一般基于特定接入技术并针对大规模公共网络设计,无法灵活适配小规模网络以及异构无线技术。本文介绍了Magma在构建低成本异构无线接入方面的探索。
随着互联网和数据中心流量的爆炸式增长,SDN已经逐步取代静态路由交换设备成为构建网络的主流方式,本系列是免费电子书《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A Systems Approach》的中文版,完整介绍了SDN的概念、原理、架构和实现方式。
前段时间看了《通向高可用与分布式的OpenStack网络之路》。我得到很多的启发,深深地体会到云网络之路确实艰辛并且曲折。我对比了Open vSwitch的发展之路和品高的SDN云网络做了一些分析。
SDN 是来源于斯坦福大学的 Clean Slate 项目组,他们有一个宏伟的目标,就是要重造因特网,改变现有的僵化的网络架构模式。
SR-TE是满足流量工程的隧道类型。 SR-TE使用多个SID组合来实现一条转发路由,使用多个SID,实际上是对网络路径进行了一定的约束,能够满足业务的TE流量工程需求。
在 AICon 北京 2019 大会上,于璠讲师做了《MindSpore:全场景AI计算框架的核心技术解读》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