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云分发平台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本文介绍容器镜像服务如何通过产品能力提升应对云原生应用万节点分发场景下的新发展和新挑战。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被受理,相关文件表明其连续三年盈利,腾讯、小米、字节跳动均为其重要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达54.98%
我们都知道在测试移动app时最耗时的是在各种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因为不论是安卓还是iOS都已经碎片化了。而云测试看似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选择哪种云测试平台来协助测试人员进行各种测试就成为首要问题。
完整的机器学习流程通常包括数据收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上线运行等多个步骤,其中,机器学习模型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实际应用中,模型数据通常需要频繁更新和快速迭代,这就要求在应用版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完成对数据的独立升级,且升
2020 年注定是不凡的。它在阴霾中开始,在惊叹中结束,也让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那么,容器与云原生的 2020 年呢?你是否记得它是怎样开始的?它又将走向何方?
过去的一年,国外的云计算服务Azure和AWS相继在中国落地,国内的云计算巨头也都动作频频,甚至连一些大牌的传统企业如IBM,华为也纷纷在云计算行业进行布局,一时间,云计算仿佛步入了“战国”时代。
本地大数据服务是否进入消失倒计时?云平台大数据服务最终到底会趋向多云、混合云还是单一公有云?集群规模增大,上云成本将难以承受是误区还是事实?
8月14-15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学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2018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腾讯云黑石物理服务器、混合云解决方案(公有云部分)、容器解决方案、TStack开源解决方案、风险管理能力全部通过可信云认证,同时在技术创新和医疗行业云领域获得两项大奖,并在首次推出的云服务企业信用评级中,腾讯云被授予最高的AAA认证,进一步凸显腾讯云在产品服务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优秀能力得到专业认可。
过去 10 年,云技术不仅得到大规模应用,而且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
只有构建好适合自身的分布式云架构,才能真正做到“用好云”。
本文结合民生银行分行测试云建设的实际情况,探索和研究云环境下的网络流量采集实现方案。
这个春天,社会各领域都在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响。
当百度在搜索市场获得80%的市场份额时,人人都在关心,百度如何超越自己。
分布式云x云原生的优越性已经显而易见。
本系列文章梳理了国内外银行信息化历程,包含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端、人工智能各方面的应用情况。
云原生技术已经全面成熟
8 月 17 日的华为云大咖说容器专场直播中,沙利文上海研究院院长丁卓文、华为云分布式云原生首席架构师张琦、美图高级技术总监王关胜,聚焦容器技术现状,共同探讨了在分布式云、多云环境下容器部署的难点、解决方案及未来优化方向。
打造端云协同的一体化服务才是最终实现万物智能化未来的解决之道。
在InfoQ的协调下,作者与国内多家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电话访谈,围绕团队建设、产品研发、服务运营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除此之外,作者也在本文所探讨的所有公有云上都注册了账号,从用户体检的角度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测试。这篇文章的目的,便是从团队建设、产品研发、服务运营、用户体验等四个方面对中国的公有云服务发展状况做一个简要的综述。本篇是产品研发的下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