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云平台服务技术架构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本次分享介绍微服务架构在唯品会演进的全过程以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挑战。
基于微服务架构和Docker容器技术的PaaS云平台建设目标是给我们的开发人员提供一套服务快速开发、部署、运维管理、持续开发持续集成的流程。平台提供基础设施、中间件、数据服务、云服务器等资源,开发人员只需要开发业务代码并提交到平台代码库,做一些必要的
平安科技 CTO 兼总架构师方国伟讲述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和平安云的演进历程。
本次分享介绍微服务架构以及下一代微服务架构 Service Mesh 的优势、挑战、面临的痛点。
“云计算”不等于“云原生”。
回顾软件架构的发展历程,IT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的变迁总是会推动架构演进,使得架构能够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特点。
2017 年,Google 联合 IBM、Lyft 推出了 Istio,因为有 K8s 的成功经验在先,Istio 一出生就引人注目,其受到的关注度甚至远超最早提出服务网格概念的 Linkerd。只要有关注度,就有溢价存在,业界为 Istio 买账更像是买一种预期,认为 Istio 能像 K8s 一样,快速成为服务网格领域的事实标准。
本篇探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交互的重要性,分布式系统的典型挑战,以及像服务编排和服务网格这样的先进架构模式如何帮助我们克服这些挑战。
一文解析 2021 年架构领域的发展变化
虽然云经纪平台并非适用于任何人,但是对于那些希望提升云管理和运维的大型企业来讲,它们还是很有用处的。本文将会介绍如何规划和交付一个云经纪平台。
众安保险从 2016 年就开始探索实践云原生相关技术,在服务治理、自动化运维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本次分享介绍 Kubernetes 在混合云方面的实践,并且了解 Kubernetes 联邦相关的架构设计。
2013 年 Matt Stine 提出了云原生(Cloud Native )的概念,它首先作为一个思想的集合出现在大众视野。
InfoQ在线课堂“基于AWS云平台的高可用设计”将于5月21日(今天)下午14:00准时开始,本课程适合架构师、高级工程师、项目主管、运维工程师学习。通过本次在线课堂,你将了解基于AWS云平台的高可用应用设计原则,以及如何基于像AWS这样的云平台进行高可用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ArchSummit 北京 2019 大会上,蔡超讲师做了《“云原生”趋势下的架构演进》主题演讲。
本次分享将介绍华为在混合云容器领域的相关实践。
本次分享介绍天弘基金技术团队在服务治理、数据治理、团队协同治理这三大领域的治理探索及经验和教训。
业务架构是一个存在二十多年的概念,很多工程师认为业务架构与技术架构相比,缺乏技术含量,对于工程师的能力增长没有多少帮助。但对于大型科技公司而言,业务架构却非常重要。它是连接企业战略和技术实现的桥梁,是连接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桥梁。基础架构有很多可以复用的通用能力,但业务架构却是千变万化需要针对企业自身业务去设计、生长的。
本次分享围绕阿里云城市大脑的技术架构演进,介绍面对不同业务情况如何用一个更好的技术架构来应对。
云原生,不仅需要行业标准,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战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