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时代,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事实是,企业 IT 投资更趋务实。混合云凭借“本地资源可控性+公有云弹性”的组合优势,已成为金融、制造、能源等行业核心系统部署的标准配置。
据一项数据,全球超 70%的企业已采用混合云架构,而中国市场在“东数西算”等政策驱动下,混合云部署增速较全球平均水平高出 30%。与此同时,VMware 被收购事件催化了虚拟化技术栈的迁移潮,企业亟需兼容传统架构与新兴容器技术的过渡方案。
近日,红帽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披露了对当前 IT 行业格局的洞察及未来技术布局。红帽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曹衡康(Victor Tsao)围绕混合云、虚拟化、人工智能(AI)及量子计算等热点领域展开分享,并阐释了红帽以开源技术为核心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IT 行业三大焦点:混合云成标配,AI 与量子计算重塑未来
曹衡康指出,混合云已从概念争议期迈入企业实践的主流阶段,其成本优化、部署便捷性及安全性三大优势成为企业 IT 架构的“刚需”。“早期市场曾推崇单一云模式,但红帽始终认为混合云是多数企业的现实选择,如今这一判断已被行业发展印证。”他以集装箱运输为例,比喻红帽 OpenShift 容器平台可实现应用在私有云、公有云及数据中心间的“无缝迁移”,如同集装箱在铁路、船舶等载具间流转时货物始终保持一致。
针对虚拟化领域,VMware 被 Broadcom 收购后引发的成本上升与服务缩水问题,促使企业加速向容器技术迁移。曹衡康强调,红帽正助力客户将虚拟化技术投资平滑过渡至新兴架构。
在 AI 领域,生成式 AI 的爆发(如 ChatGPT、DeepSeek、豆包等应用)已深度渗透生活,而企业级生成式 AI 落地成为新焦点。
面对 AI 技术爆发,曹衡康强调开源是红帽 AI 战略的核心特色。“模型的推理能力、成本与稳定性是三大关键。”他透露,红帽最新发布的基于 vLLM 架构的企业级推理服务器及升级版 OpenShift AI+RHEL AI 组合,旨在通过开源生态降低 AI 部署门槛,提升安全性与跨平台兼容性。
针对生成式 AI“幻觉”问题,曹衡康坦言开源代码的透明性可有效缓解安全隐忧:“开放生态允许全球开发者共同审查,避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风险。”红帽还提出“任意模型、任意 GPU、任意云”的开放兼容目标,进一步强化 AI 的可移动性。
红帽技术布局:以开源简化架构,五大新品强化生态竞争力
围绕“简化、扩展、安全”三大核心,红帽通过技术组合为企业降本增效。例如,RHEL、OpenShift 及 Ansible 平台不仅简化基础架构构建,还支持混合云场景下的应用迁移自动化。
此次分享会披露了红帽五大技术发布重点:
红帽 AI 体系升级:推出基于 vLLM 架构的企业级推理服务器与 llm-d 项目,结合开源生态加速 AI 推理效率,降低企业应用成本;OpenShift AI 与 RHEL AI 同步升级。
RHEL 10 重磅发布:新增镜像模式与 Lightspeed 功能,进一步优化企业级系统的稳定性与性能。
OpenShift 虚拟化拓展云支持:从本地部署延伸至多云环境,适配更多云厂商架构。
Ansible Lightspeed 融合 EDA 功能:与 IBM 收购的 HashiCorp 展开合作,强化自动化运维能力。
OpenShift 公有云服务落地:完善多云环境下的一致性服务体验。
开源生态破解安全与成本痛点
曹衡康强调,红帽以“开源模式”驱动 AI 发展,核心优势在于:
透明化安全保障:开源代码可被社区共同审计,避免 AI 系统“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等可靠性问题,类比 GPS 导航若指引错误方向的潜在风险。
跨平台可移动性:支持“任意模型、任意加速器、任意云”的自由部署,打破技术壁垒。
他以 DeepSeek 的价值主张为例,指出行业正共同聚焦“小模型、低成本、高安全”的 AI 落地路径,而红帽作为全球最大开源公司,将持续通过生态协作推动 AI 技术普惠。
此次分享会凸显红帽在混合云与 AI 领域的技术前瞻性,其以开源为根基的解决方案,正为企业应对 IT 架构转型提供标准化路径。随着五大新品的落地,红帽在企业级开源市场将拥有更大发展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