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为什么 Vue3.0 不再使用 defineProperty 实现数据监听?

  • 2019-11-29
  • 本文字数:4969 字

    阅读完需:约 16 分钟

为什么Vue3.0不再使用defineProperty实现数据监听?

Vue 3.0 中,响应式数据部分弃用了 Object.defineProperty,使用Proxy来代替它。本文将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来分析为什么 Vue 选择弃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1. Object.defineProperty 真的无法监测数组下标的变化吗?

  2. 分析 Vue2.x 中对数组 Observe 部分源码。

  3. 对比Object.definePropertyProxy

无法监控到数组下标的变化?

在一些技术博客上,我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认为 Object.defineProperty 有一个缺陷是无法监听数组变化:


无法监控到数组下标的变化,导致直接通过数组的下标给数组设置值,不能实时响应。所以 Vue 才设置了 7 个变异数组(push、pop、shift、unshift、splice、sort、reverse)的 hack 方法来解决问题。

Object.defineProperty的第一个缺陷,无法监听数组变化。 然而 Vue 的文档提到了 Vue 是可以检测到数组变化的,但是只有以下八种方法,vm.items[indexOfItem] = newValue 这种是无法检测的。


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事实上,Object.defineProperty 本身是可以监控到数组下标的变化的,只是在 Vue 的实现中,从性能/体验的性价比考虑,放弃了这个特性。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为Object.defineProperty正名:


function defineReactive(data, key, value) {  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key,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function defineGet() {      console.log(`get key: ${key} value: ${value}`)      return value    },     set: function defineSet(newVal) {      console.log(`set key: ${key} value: ${newVal}`)      value = newVal    }  })}function observe(data) {  Object.keys(data).forEach(function(key) {    defineReactive(data, key, data[key])  })}let arr = [1, 2, 3]observe(arr)
复制代码


上面的代码对数组 arr 的每个属性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进行劫持。下面我们对数组 arr 进行操作,看看哪些行为会触发数组的 gettersetter 方法。


1. 通过下标获取某个元素和修改某个元素的值



可以看到,通过下标获取某个元素会触发 getter 方法, 设置某个值会触发 setter 方法。


接下来,我们再试一下数组的一些操作方法,看看是否会触发。


2. 数组的 push 方法



push 并未触发 settergetter方法,数组的下标可以看做是对象中的 key ,这里push 之后相当于增加了下索引为 3 的元素,但是并未对新的下标进行 observe ,所以不会触发。


3.数组的 unshift 方法



我擦,发生了什么?


unshift 操作会导致原来索引为 0、1、2、3 的值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将原来索引为 0、1、2、3 的值取出来,然后重新赋值,所以取值的过程触发了 getter ,赋值时触发了 setter 。


下面我们尝试通过索引获取一下对应的元素:



只有索引为 0、1、2 的属性才会触发 getter


这里我们可以对比对象来看,arr 数组初始值为[1, 2, 3],即只对索引为 0、1、2 执行了 observe 方法,所以无论后来数组的长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依然只有索引为 0、1、2 的元素发生变化才会触发,其他的新增索引,就相当于对象中新增的属性,需要再手动 observe 才可以。


4. 数组的 pop 方法



当移除的元素为引用为 2 的元素时,会触发 getter



删除了索引为 2 的元素后,再去修改或获取它的值时,不会再触发 settergetter


这和对象的处理是同样的,数组的索引被删除后,就相当于对象的属性被删除一样,不会再去触发 observe。


到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一下结论。


Object.defineProperty 在数组中的表现和在对象中的表现是一致的,数组的索引就可以看做是对象中的 key


  1. 通过索引访问或设置对应元素的值时,可以触发 gettersetter 方法。

  2. 通过 pushunshift 会增加索引,对于新增加的属性,需要再手动初始化才能被 observe。

  3. 通过 pop 或 shift 删除元素,会删除并更新索引,也会触发 settergetter 方法。


所以,Object.defineProperty是有监控数组下标变化的能力的,只是 Vue2.x 放弃了这个特性。

Vue 对数组的 observe 做了哪些处理?

Vue 的 Observer 类定义在 core/observer/index.js 中。



可以看到,Vue 的 Observer 对数组做了单独的处理。



hasProto 是判断数组的实例是否有 proto 属性,如果有 proto 属性就会执行 protoAugment 方法,将 arrayMethods 重写到原型上。 hasProto 定义如下。



arrayMethods 是对数组的方法进行重写,定义在 core/observer/array.js 中, 下面是这部分源码的分析。


/* * not type checking this file because flow doesn't play well with * dynamically accessing methods on Array prototype */import { def } from '../util/index'// 复制数组构造函数的原型,Array.prototype也是一个数组。const arrayProto = Array.prototype// 创建对象,对象的__proto__指向arrayProto,所以arrayMethods的__proto__包含数组的所有方法。export const arrayMethods = Object.create(arrayProto)// 下面的数组是要进行重写的方法const methodsToPatch = [  'push',  'pop',  'shift',  'unshift',  'splice',  'sort',  'reverse']/** * Intercept mutating methods and emit events */// 遍历methodsToPatch数组,对其中的方法进行重写methodsToPatch.forEach(function (method) {  // cache original method  const original = arrayProto[method]  // def方法定义在lang.js文件中,是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对属性进行重新定义。  // 即在arrayMethods中找到我们要重写的方法,对其进行重新定义  def(arrayMethods, method, function mutator (...args) {    const result = original.apply(this, args)    const ob = this.__ob__    let inserted    switch (method) {      // 上面已经分析过,对于push,unshift会新增索引,所以需要手动observe      case 'push':      case 'unshift':        inserted = args        break      // splice方法,如果传入了第三个参数,也会有新增索引,所以也需要手动observe      case 'splice':        inserted = args.slice(2)        break    }    // push,unshift,splice三个方法触发后,在这里手动observe,其他方法的变更会在当前的索引上进行更新,所以不需要再执行ob.observeArray    if (inserted) ob.observeArray(inserted)    // notify change    ob.dep.notify()    return result  })})
复制代码

Object.defineProperty VS Proxy

上面已经知道 Object.defineProperty 对数组和对象的表现是一致的,那么它和 Proxy 对比存在哪些优缺点呢?


1. Object.defineProperty只能劫持对象的属性,而 Proxy 是直接代理对象。


由于 Object.defineProperty 只能对属性进行劫持,需要遍历对象的每个属性,如果属性值也是对象,则需要深度遍历。而 Proxy 直接代理对象,不需要遍历操作。


2. Object.defineProperty对新增属性需要手动进行 Observe。


由于 Object.defineProperty劫持的是对象的属性,所以新增属性时,需要重新遍历对象,对其新增属性再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进行劫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用 Vue 给 data 中的数组或对象新增属性时,需要使用 vm.$set 才能保证新增的属性也是响应式的。


下面看一下 Vue 的 set 方法是如何实现的,set 方法定义在 core/observer/index.js ,下面是核心代码。


/** * Set a property on an object. Adds the new property and * triggers change notification if the property doesn't * already exist. */export function set (target: Array<any> | Object, key: any, val: any): any {  // 如果target是数组,且key是有效的数组索引,会调用数组的splice方法,  // 我们上面说过,数组的splice方法会被重写,重写的方法中会手动Observe  // 所以vue的set方法,对于数组,就是直接调用重写splice方法  if (Array.isArray(target) && isValidArrayIndex(key)) {    target.length = Math.max(target.length, key)    target.splice(key, 1, val)    return val  }  // 对于对象,如果key本来就是对象中的属性,直接修改值就可以触发更新  if (key in target && !(key in Object.prototype))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 vue的响应式对象中都会添加了__ob__属性,所以可以根据是否有__ob__属性判断是否为响应式对象  const ob = (target: any).__ob__  // 如果不是响应式对象,直接赋值  if (!ob)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 调用defineReactive给数据添加了 getter 和 setter,  // 所以vue的set方法,对于响应式的对象,就会调用defineReactive重新定义响应式对象,defineReactive 函数  defineReactive(ob.value, key, val)  ob.dep.notify()  return val}
复制代码


在 set 方法中,对 target 是数组和对象做了分别的处理,target 是数组时,会调用重写过的 splice 方法进行手动 Observe 。


对于对象,如果 key 本来就是对象的属性,则直接修改值触发更新,否则调用 defineReactive 方法重新定义响应式对象。


如果采用 proxy 实现,Proxy 通过 set(target, propKey, value, receiver) 拦截对象属性的设置,是可以拦截到对象的新增属性的。



不止如此,Proxy 对数组的方法也可以监测到,不需要像上面 Vue2.x 源码中那样进行 hack。



完美!!!


3. Proxy支持 13 种拦截操作,这是defineProperty所不具有的。


  • get(target, propKey, receiver):拦截对象属性的读取,比如 proxy.fooproxy['foo']

  • set(target, propKey, value, receiver):拦截对象属性的设置,比如proxy.foo = vproxy['foo'] = v,返回一个布尔值。

  • has(target, propKey):拦截 propKey in proxy 的操作,返回一个布尔值。

  • deleteProperty(target, propKey):拦截 delete proxy[propKey] 的操作,返回一个布尔值。

  • ownKeys(target):拦截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proxy)、Object.getOwnPropertySymbols(proxy)、Object.keys(proxy)、for...in循环,返回一个数组。该方法返回目标对象所有自身的属性的属性名,而 Object.keys() 的返回结果仅包括目标对象自身的可遍历属性。

  • getOwnPropertyDescriptor(target, propKey):拦截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proxy, propKey),返回属性的描述对象。

  • defineProperty(target, propKey, propDesc):拦截Object.defineProperty(proxy, propKey, propDesc)Object.defineProperties(proxy, propDescs),返回一个布尔值。

  • preventExtensions(target):拦截 Object.preventExtensions(proxy),返回一个布尔值。

  • getPrototypeOf(target):拦截 Object.getPrototypeOf(proxy),返回一个对象。

  • isExtensible(target):拦截 Object.isExtensible(proxy),返回一个布尔值。

  • setPrototypeOf(target, proto):拦截 Object.setPrototypeOf(proxy, proto),返回一个布尔值。如果目标对象是函数,那么还有两种额外操作可以拦截。

  • apply(target, object, args):拦截 Proxy 实例作为函数调用的操作,比如proxy(...args)、proxy.call(object, ...args)、proxy.apply(...)

  • construct(target, args):拦截 Proxy 实例作为构造函数调用的操作,比如new proxy(...args)


4. 新标准性能红利


Proxy 作为新标准,从长远来看,JS 引擎会继续优化 Proxy,但 gettersetter 基本不会再有针对性优化。


5. Proxy 兼容性差



可以看到,Proxy 对于 IE 浏览器来说简直是灾难。


并且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整支持 Proxy 所有拦截方法的 Polyfill 方案,有一个 google 编写的 proxy-polyfill 也只支持了 get、set、apply、construct 四种拦截,可以支持到 IE9+和 Safari 6+。

总结

  1. Object.defineProperty 并非不能监控数组下标的变化,Vue2.x 中无法通过数组索引来实现响应式数据的自动更新是 Vue 本身的设计导致的,不是 defineProperty 的锅。

  2. Object.definePropertyProxy 本质差别是,defineProperty 只能对属性进行劫持,所以出现了需要递归遍历,新增属性需要手动 Observe 的问题。

  3. Proxy 作为新标准,浏览器厂商势必会对其进行持续优化,但它的兼容性也是块硬伤,并且目前还没有完整的 polyfill 方案。


参考链接: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JavaScript/Reference/Global_Objects/Proxy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5783546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080324


http://es6.ruanyifeng.com/#docs/proxy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前端小苑


2019-11-29 13:444469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软件测试培训 | 在霍格沃兹测试开发学社学习是种怎样的体验?

霍格沃兹测试开发学社

智能合约DAPP开发WEB3.0系统搭建技术

薇電13242772558

智能合约

小游戏流量变现都有哪些窍门?

FinFish

小游戏 微信小程序-游戏 小程序游戏 微信小游戏

我对中台的理解和企业数字中台建设的思考

大东(AIP内容运营专员)

我把传统业务架构升级到业务中台架构的心得

大东(AIP内容运营专员)

Amazon 4.7 星评,领域新经典,了解服务设计就读它

图灵社区

产品经理 设计模式 服务设计

隐匿于喧嚣城市的世外桃源,「武汉浮生艺术馆」开放小程序预约通道,顺利举办多场艺术展览

天天预约

小程序 SaaS 预约工具 展览 艺术馆

培训班出来前端程序员好找吗?

小谷哥

参加大数据培训可以找到工作吗

小谷哥

数据存储,消息队列的高可用保障

C++后台开发

数据库 数据结构 消息队列 后端开发 linux开发

HTTP报文内容

穿过生命散发芬芳

HTTP 12月月更

我把整个研发中台拆分过程的一些心得总结

大东(AIP内容运营专员)

在新基建数字化的时代,寻找自我的突破和价值创造

大东(AIP内容运营专员)

专利解析|数据中台—数据流配置弹框交互优化方法

元年技术洞察

数据中台 数字化转型 专利解析

大咖说·开源人说|数据库 PolarDB 开源的商业逻辑与价值思考

大咖说

数据库 阿里云 开源

我对管理角色带团队的一些经验分享

大东(AIP内容运营专员)

如何优化大场景实时渲染?HMS Core 3D Engine这么做

HarmonyOS SDK

HMS Core

学习掌握哪些前端技术才能找到好工作?

小谷哥

Celestia 简介:重新构想的区块链

devpoint

区块链 以太坊 12月月更 Celestia

【经验总结】HDI与普通PCB的4点主要区别

华秋PCB

工艺 PCB PCB设计

RocketMQ Schema——让消息成为流动的结构化数据

Apache RocketMQ

RocketMQ

Laravel中HasOne和BelongsTo的区别

ModStart

阿里云视觉智能开放平台——人脸活体检测算法重磅升级

夏夜许游

服务升级 人脸活体检测 人脸人体

重磅!TDengine 3.2.0 正式发布

TDengine

数据库 tdengine 时序数据库

【FAQ】申请Health Kit权限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HarmonyOS SDK

HMS Core

自动化测试技术笔记(二):准备工作的切入点

老张

自动化测试

企业转型难?火山引擎数智平台提供数智升级新路径

字节跳动数据平台

大数据 数据中台 12 月 PK 榜

汽车之家基于 Milvus 的向量检索平台实践

Zilliz

数据库 向量检索 Milvus

新华三推出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让智慧算力触手可及

脑极体

直播|HashData信创概览

酷克数据HashData

信创

传统企业DevOps基础设施架构规划之道

冯文辉

DevOps 华为云DevCloud 华为CodeArts

为什么Vue3.0不再使用defineProperty实现数据监听?_大前端_我叫于是乎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