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
致力于开源理念的布道,聚焦于开源文化、技术、平台的发展

首届魔搭开发者大会举办,社区模型数量激增超 200 倍
6 月 30 日,首届魔搭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办。自 2022 年 11 月初成立以来,历经两年多高速发展,社区已汇聚超 500 家贡献机构,托管的开源模型数量已超 7 万个,增长超 200 倍,用户数量从 2023 年 4 月的 100 万扩展至如今 1600 万,增长约 16 倍。

CNCF 宣布 in-toto 框架毕业,加强软件供应链安全
这是一个旨在通过确保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每一步(如构建、签名和部署)都得到适当授权和可验证,以维护供应链完整性的框架。

53 万美金训练出顶级 AI?揭秘 MiniMax 的「省钱」绝招
这几天,MiniMax 搞起了技术周,第一天就放出“王炸”,开源了全球首个大规模混合架构推理模型 MiniMax-M1。据最新消息,M1 已经成为全球前二的开源模型。

从 3 个月业余项目到全球第一语言!Python 之父坦言:那些年靠“将就”撑起来的代码,如今都真香了
Python 之父 35 年后的自我复盘:当初仅用 3 个月时间打造,如今登顶世界第一,但“差即是好”今天还灵吗?

苹果 Containerization 提供了面向 macOS 的原生 Linux 容器支持
苹果在 WWDC 2025 上发布了 Containerization 和 Container CLI,这是一个在 Mac 上以轻量级虚拟机方式创建和运行 Linux 容器的工具。这是开发者在 macOS 上运行 Linux 容器方式的重大转变,因为这一新的开源容器化框架消除了对 Docker 等第三方工具的需求。

Gödel Rescheduler:适用于云原生系统的全局最优重调度框架
在 5 月 17 日举办的字节跳动云原生技术沙龙·上海站上,宋心怡带来了主题为《Gödel Rescheduler:适用于云原生系统的全局最优重调度框架》的主题演讲,分享了 Gödel Rescheduler 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实现,揭示其如何通过全局最优调度策略,解决传统调度中的资源碎片化和任务摆放不合理问题。本文整理自该演讲分享,经编辑。

大规模网络浏览:Orca 探索由人类引导的 AI 代理未来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发布了开源系统 Orca,其核心创新在于:大型语言模型(LLMs)并非接管网页操作,而是通过智能引导辅助用户。

SGLang 推理引擎——高效的开源部署方案|AICon 北京
如何以极低的成本部署 Deepseek V3/R1 等开源大语言模型。

SGLang 推理引擎的技术要点与部署实践
SGLang 提出了第一个完全开源的 DeepSeek 大规模专家并行部署方案,该方案也是目前开源实现中唯一能够复现官方博客所述推理性能和成本的方案。

WP Engine 争议后续来了?Linux 基金会推出 FAIR,重塑 WordPress 插件分发体系
近日,Linux 基金会宣布启动 FAIR 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 WordPress 插件与主题分发体系,让托管商和开发者重获控制权。

清华、蚂蚁联合开源 AReaL-boba2,实现全异步强化学习,14B 代码模型达到 SOTA 水平
6 月 3 日,清华蚂蚁联合研发的全异步强化学习训练系统 AReaL-boba2(AReaL v0.3)正式宣布开源。

推理、训练、数据全链条的工程挑战,谁在构建中国 AI 的底层能力?|AICon 北京
从七个议题看 AI 的“系统底座”——推理优化与国产算力实践。

Meta 开源 Pyrefly,Rust 中的高性能 Python 类型检查器
目前处于 alpha 阶段的 Pyrefly 是 Meta 开发的一款新的开源 Python 类型检查器,其使用 Rust 编写,以实现最佳性能。Pyrefly 的灵感来自于 Pyre、Pyright 和 MyPy 等工具,旨在取代之前用于 Instagram 代码库的基于 OCaml 的 Pyre 类型检查器。

Agent 框架热潮褪去,大模型开发已经进入“生死局”?
从 2022 年起,“AI 一天,人间一年”就成了行业内的普遍共识。

AIBrix v0.3.0 发布:KVCache 多级卸载、前缀缓存、公平路由与基准测试工具
AIBrix 项目作为大模型推理的可扩展且高性价比的技术方案,项目于 2025 年 2 月 21 日正式开源,并通过 vLLM 官方博客官宣 ,为 vLLM 推理引擎提供可扩展且高性价比的控制面。

开源项目能否退出基金会?NATS 争议事件始末
2025 年 4 月,Synadia 威胁要将 NATS 项目撤出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将开源协议从 Apache 2.0 变更为非开源许可。

千亿级向量索引的秘密武器:一文详解蚂蚁集团的工程实践和开源突破
在 InfoQ 举办的 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北京站)上,蚂蚁集团资深技术专家贾玮分享了「蚂蚁集团向量检索技术的挑战与实践」,本文是该演讲实录整理。

编排优先——Go 语言开发 AI 智能体的设计与实现
2025 年 1 月,基于 Go 语言的大模型应用综合开发框架 Eino 在 CloudWeGo 正式开源。Eino 是字节跳动开源的大模型应用开发框架,具备稳定的内核、灵活的扩展性以及完善的工具生态,可靠且易于维护,依托豆包、抖音等应用所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

C 位面对面 | 变化中的时代:智能编程、开发者体验与开源生态
在全球,智能编程的市场规模预估为百亿美元量级。是最为关键的人物之一。的直接管理之下。的团队中向其汇报。

字节跳动 Deep Research 项目正式开源:基于 LangStack,支持 MCP 无缝集成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宣布,基于 LangStack 的全新 Deep Research 开源项目——DeerFlow,正式在 ByteDance 的 GitHub 官方组织上开源啦!

微软再次裁员:18 年老员工、10 倍 TypeScript 性能提升幕后功臣也一并优化了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科技巨头们纷纷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同时在其他方面削减开支,以维持利润率。

Hugging Face 收购并开源人形机器人 Reachy 2
Hugging Face 收购 Pollen Robotics,旨在通过开源机器人的设计,让开发者参与修改和改进代码,从而降低机器人技术的入门门槛。

小团队高 ROI,中国团队自研 AI 图像生成大模型迈入全球第一梯队
就在大家还在为 GPT-4o 惊艳的生图、改图能力刷屏时,一个来自中国合肥的开源模型,悄然冲上了全球 AI 图像生成的第一梯队。

从“新血液”到“开源主力”,如何打破开源开发中的代际壁垒?
导读:本文深入探讨了自由开源软件(FOSS)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年轻开发者如何克服参与障碍。项目的经验,剖析了年轻人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资助、开发者倦怠及如何通过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开源社区。

我在 4 年的机器人开源项目中学到了什么
管理开源不仅仅是编写代码

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 RISC-V 服务器芯片落地
随着睿思芯科灵羽处理器的落地,高性能 RISC-V 生态正逐步成型并迈向规模部署阶段,瞄准千亿智算市场。

是时候正视开源合规的重要性了!我们给你准备了一套体系课程
在大模型时代到来之前,开源合规一直是开源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如今,随着大模型的蓬勃发展,开源合规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例如,不同大模型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开源协议。有的模型采用传统的开源协议,如 MIT 协议,这种协议通常允许用户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有的协议则明确规定,模型输出不得用于训练其他模型;还有的协议禁止将模型用于商业用途。这些协议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用途,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关注。

谷歌没有闭源,但正把安卓变得“能看不能摸”
当谷歌将开源简化为源代码的“单向透明”,Android 生态正在复刻开源里的一个经典悖论:开发者能看见每一行代码的轨迹,却触摸不到系统演进的方向盘。

每周宕机数十次,CEO 控诉“防护措施天天失效”:开源界正遭受 AI 公司的暴击
“请不要再把你们的成本转嫁给我!”

Bram 去世之后 Vim 的维护 : 来自一位核心维护人员的讲述
开源文本编辑器 Vim 的创建者 Bram Moolenaar 于 2023 年 8 月去世后,这个项目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