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应用层技术架构6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本文来自《2019年有赞技术大礼包》系列。

本文介绍有赞零售财务中台的架构设计与实践经验。

本文是架构设计实践五部曲系列文章的第五篇,技术架构的战略和战术原则。本篇讲述如何保证在做技术架构时,实现一个稳定、出色的系统。

微服务架构有哪些模型?中台、领域驱动设计及微服务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微服务的边界设计怎么做?怎么做设计和拆分?且看作者为你娓娓道来。

逐层解析大模型推理的核心技术。
微软patterns & practices组发布了应用架构指南2.0 Beta1,这是一本讲述在.NET Framework上设计应用架构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模式及实践的书。其读者定位在解决方案架构师和开发经理。

蚂蚁金服(当时还是支付宝)从 2013 年起就运行在单元化架构上,除了具备异地容灾能力外,还能做到异地多活,可随时在多城市、多数据中心调配流量。基于单元流量调配机制,可实现大规模集群的蓝绿发布、灰度仿真环境,为充分验证业务正确性、降低故障提供了基础条件。相应地,微服务体系也必须具备单元内收敛、单元间可控路由等能力,来支撑单元化技术架构的落地。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代码及基于组件的架构,需要对企业级应用程序开发进行良好的标准化。Mark为读者展现了一种能够将企业级应用程序模式清晰化的策略。作者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过去做的CMDB模型都是错的?

在6月21日举办的2025开发者大会(HDC 2025)上,华为正式发布《HarmonyOS第一课之首席专家讲鸿蒙》(简称 《首席专家讲鸿蒙》)。该课程由HarmonyOS各技术领域的首席专家亲自授课,深度解析HarmonyOS操作系统各核心能力的设计原理,帮助开发者从“开发实操”进阶到“原理精通”,开启技术能力跃升的新通道。

深入浅出地讲企业架构。
如何针对当前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架构,如何面向未来,保证架构平滑过渡,这个是软件开发者,特别是架构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作者在大型互联网系统的实践和思考,和大家一起探讨应用架构的选型。

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要求加快IPv6规模部署

复用2的架构,在服务器端部署一个web服务,在客户端访问该web服务。web服务没有选择像apache或者nginx这样的庞然大物,而选择了很轻量的boa。
微服务架构模式(Microservice Architect Pattern)是近两年在软件架构模式领域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虽然其诞生的时间不长,但其在各种演讲、文章、书籍上所出现的频率已经让很多人意识到它对软件领域所带来的影响。那到底什么是微服务,当我们谈论微服务时,它代表着一种什么样的含义?微服务适合应用在什么场景下,以及它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微服务和SOA到底有没有区别?在接下来的几部分里,我将为大家揭开微服务的神秘面纱。

所有位置的地方都涉及到代理性的技术存在。

本文将基于火山引擎的技术实践和客户服务经验,介绍如何在多云环境中实现高效、精准的流量调度,保障业务持续稳定。

本文是架构设计实践五部曲系列文章的第四篇,单体式与分布式的应用架构,本篇讨论应用架构在产品架构的基础需要考虑的事情。
腾讯已经具备多年的IPv6技术积累,早在2013年就针对教育网的IPv6用户对部分腾讯业务应用访问,进行了底层网络架构的改造;近几年也是投入到IPv6和SDN、Segment Routing等新网络技术综合应用的研究。腾讯云由于受到用户需求的推动,早已开始云上业务IPv6改造的方案研究,现在则已经全面启动IPv6的支持计划。
IPv6技术在国内沉寂数十年后,在国家推进下重新登上重要舞台。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