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更新数据库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微软近期更新了数据库生命周期管理指南页面,此次更新涵盖SQL Server DLM图表,以及针对SQL Server Data Tools、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和Windows Azure SQL Database的精选资源。
代码先行(Code First)方法指的是在代码中创建对象模型,然后按照模型生成数据库结构。Code First Migrations让开发者可以通过代码对数据库做出修改,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都可以自动完成。
各系统存储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的查询性能越来越低。此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优化,一种常用的优化手段就是引入缓存。而引入缓存后,我们在向数据库插入数据时,到底是先更新数据库还是先更新缓存呢?
阿里云发布PolarDB重大更新,提供传统数据库一键迁移上云的能力,更新后可以帮助企业将线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数据库轻松迁移到PolarDB,最快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迁移。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事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Lan Vuong展示了如何通过采用write-behind缓存模式,对应用程序的性能进行优化。该模式可以根据用户配置的间隔时间,异步地对后端数据库进行批量更新,而不是Web应用程序通常采用的同步写更新方式。
本文介绍Oracle、MySQL、DB2并发控制机制的异同。
在现代浏览器的本地存储方案中,indexedDB 是一项重要的能力组成, 它是可以在浏览器端使用的本地数据库,可以存储大量数据,提供接口来查询,还可以建立索引,这些是 Cookie 或者 LocalStorage 等存储方案无法提供的能力。
携程金融从成立至今,整体架构经历了从0到1再到10的变化,其中有多个场景使用了缓存来提升服务质量。
Meteor 1.4版本已经发布,该版本中主要更新了Node和MongoDB。Meteor的客户成功总监Zoltan Olah指出这次的发布“重点在维护平台长期的稳定,让Meteor在更广泛的JavaScript生态系统中继续扎根,让我们与社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Neo科技发布了Neo4j 1.3GA(通用版本)。该次发布更新了Neo4j的软件许可并增添了一些新功能。其社区版目前基于GPLv3许可,与MySQL相同。
LinkedIn图数据库LIquid为其9.3亿会员提供自动索引和实时访问能力。
欢迎阅读新一期的数据库内核杂谈。前两期杂谈介绍了DynamoDB的设计理念,分布式架构,和如何做到大规模数据下的性能保障。
去年,我们发了一篇博文,列举了一些被证明是最有用的Python库。今年,我们扩充了原来的清单,并重新审视之前讨论过的库,重点关注在过去一年内出现的更新。我们对它们进行了分组,排序不分先后,因为真的说不清它们哪个更好。
使用EF Core的Code First,在设计阶段,直接使用Database.EnsureCreated()和EnsureDeleted()可以快速删除、更新最新的数据结构。由于没有什么数据,删除的风险非常低。但是对于已经投入生产的数据库,这个方法就绝对不可行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系统架构也已经由最初的单体架构转变为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模式。 从数据体量上来看,各系统存储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的查询性能越来越低。 此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优化,最常用的就是引入缓存。 而引入缓存后,我们如何保证缓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