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微框架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任何语言都有优缺点。对Java而言,它安全、经过严格测试、向后兼容,但却牺牲了部分灵活性和简洁性。于是,有人就尝试寻找方法,以便能规避Java的臃肿,同时又利用JVM的强大功能。第一波努力围绕轻量级Java框架展开,而现在,第二波努力已经出现,即Java微框架。近日,软件分析公司Takipi探讨了这一新趋势。
在探讨面向Java微框架的系列文章中,Dan Woods第一篇介绍了Spring Boot。
KivaKit是一组可协同使用的迷你框架的集合。每个迷你框架都在官网和作者博客有更具体的介绍。
微服务(MicroServices)架构是当前互联网业界的一个技术热点,圈里有不少同行朋友当前有计划在各自公司开展微服务化体系建设,他们都有相同的疑问:一个微服务架构有哪些技术关注点(technical concerns)?需要哪些基础框架或组件来支持微服务架构?这些框架或组件该如何选型?笔者之前在两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参与和主导过大型服务化体系和框架建设,同时在这块也投入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和研究,有一些经验和学习心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
Helidon最初的名字叫做Java for Cloud,它是一个创建基于微服务应用的Java库的集合。
本文主要探讨大型微服务框架究竟是什么,又应该怎么去一步步落地实践。
在 ArchSummit 北京 2019 大会上,王启军讲师做了《反应式微服务框架Apache ServiceComb设计思想》主题演讲。
本次分享介绍传统微服务框架向Service Mesh进行技术演进的经验。
InfoQ曾在2014年发布过来自TechEmpower公司的各大web框架性能基准测试结果,测试囊括了大部分web平台和微框架。近日,他们公布了一组新的测试结果,排名前10的框架性能相较首轮测试均有显著提升。
微服务从少部分“独角兽”公司走向了广为开发者所接受的状态。有些人认为,如果不在组织层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光是在技术层面采用微服务,并不会起到多大作用。我们与几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微服务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随着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唯品会逐渐实施了微服务架构,如何建设微服务框架体系,如何快速大规模扩容,如何更好的拆分微服务...
InfoQ最近就MicroProfile如何影响当今开发人员构建基于微服务的应用、新的微服务框架的出现以及重新回归基于单体的应用开发等问题咨询了专家从业者的观点。
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介绍微服务框架ServiceComb如何帮助企业应用进行微服务化,实现快速交付,并可靠地运行在云端。上篇介绍ServiceComb的服务管理中心设计。
ServiceComb 取名寓意蜂巢,是华为云开源的微服务框架,是全球首个进入 Apache软件基金会孵化的微服务开源项目
做过非常多如 改善编码效率 和改进通信协议等尝试。
本次演讲主要针对异构微服务框架的统一服务治理问题,讲述在多微服务框架统一服务治理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Ruby on Rails团队正忙于采用Rack将Rails推升至新的高度。Rack的实现方式使得开发者可以在自己的应用中使用许多现成的中间件,而这种特性使得 Rails团队开发Metal成为可能。Metal是通用Rack中间件的包装,放置在Rails请求之前,并且可以访问Rails的会话。
Zebra 为国信证券自主研发的一个高性能微服务开发框架,应用于国信证券金太阳 App 各个业务的后端,已稳定运行 2 年多。
本次分享主要针对异构微服务框架的统一服务治理问题,讲述在多微服务框架(Dubbo、Spring Cloud、GRPC 等)统一服务治理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Lightbend,也就是Akka背后的公司,最近发布了一款开源的微服务框架Lagom,它构建在他们的Reactive平台之上,尤其是使用了Play框架和Akka的家族产品,并添加了ConductR用于部署。默认情况下,Lagom是消息驱动和异步的,使用分布式CQRS持久化模式,并将事件溯源作为主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