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折倒计时一周! 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上海站讲师上线95% >>>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程序员的一天

收录了 程序员的一天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1024,属于程序员的一天
1024,属于程序员的一天

我发现人们对数字情有独钟,经常会为一组数字赋予特殊的含义。比如 888 就是「发发发」,886 就是「拜拜了」,「1314」就是「一生一世」,除了谐音以外,有的数字在特殊的环境下又有特别的含义。

编程
程序员
Java 分布式
1024
当代程序员的一天怎么过?

对于程序员的日常,很多外行往往只能看到其中的高薪、加班和敲代码的标签,关于程序员这个群体真正的日常却并不了解。

设立1024程序员节,究竟是去除标签还是加深刻板印象?
设立 1024 程序员节,究竟是去除标签还是加深刻板印象?

天(2^8)。日(2^10)被定义为程序员节。也许,这串特殊的数字体现的正是这个节日的内涵:数字、代码、简单、重复。

为什么许多公司都对程序员不太好?
为什么许多公司都对程序员不太好?

有人在 Quora 上提了这样一个问题:Why does it seem that so many companies treat programmers so poorly? 为什么看起来许多公司对程序员都不太好?许多具有多年软件研发经验、团队管理经验的程序员、技术经理给出了各自的回答。InfoQ 也采访了多位国内的技术高管,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拒绝996,中国程序员的呼声传到了国外
拒绝 996,中国程序员的呼声传到了国外

中国程序员与世界同行之间的交流并不多。硅谷的软件精英们也很少试着去了解,软件开发在中国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在 Reddit 上,编程节点下通常讨论的问题都是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公司的实践案例,亦或是某些软件的重大版本更新,和某些安全漏洞、隐私泄露的老生常谈。 但这一次,一个以 Chinese、996 为关键词的贴子迅速引爆了 Reddit,数日间获得了 8.8K 的热度。

程序员快乐的一天!

我叫大明,是一名程序员,这是我的一天。

程序员
运维
开发
dba
数据库管理工具
谈谈程序员

一个足球评论员可能并不会踢足球,却并不妨碍在解说比赛时对某某球星的技艺评头论足。同样我也绝不敢以高明的程序员自居,而只是以类似足球评论员的角度来阐述我对程序员的理解。这样,大家也许就不以我为鄙薄狂妄了。这是我必须首先声明的。

程序员该如何度过“中年危机”?| 话题
程序员该如何度过“中年危机”?| 话题

科技领域的年龄歧视似乎已经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潜规则”。

浅论自学成才的程序员如何提高自我
浅论自学成才的程序员如何提高自我

软件世界瞬息万变,每个程序员离淘汰只有几步之遥,最成功的都是那些不断自学的人

创建完整团队的艺术:敏捷如何改变我们与客户的工作方式

Angela Martin研究了敏捷方法在实践中的作用,以及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不同,并凭借该研究获得了她的博士学位。她分享了一些关键实践,组织使用这些实践创建完整团队,文化变革就更有可能成功。完整团队是指真正的全功能协作团队,为了交付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而共同工作。

996.ICU背后:程序员在互联网公司的真实生态
996.ICU 背后:程序员在互联网公司的真实生态

在理想主义的背景下,开源软件运动创造的生态使得中国的开发者可以迅速开发软件应用,形成大公司之间的白热化竞争、狼性文化,进而产生了996的问题。

创业失败,我决定开源所有产品代码
创业失败,我决定开源所有产品代码

程序员创业到底有多难?

在 DirectScale 公司我们如何编程

写代码容易,开发软件难。本文将为我们介绍DirectScale的一些最佳实践,包括提高程序员参与度、开发设计、偿还技术债、去专家化、午餐讨论会等等。最后作者还将分享关于程序员快乐工作的奥秘。

区分敏捷开发中未解决的问题:过早出现的和可预见的
区分敏捷开发中未解决的问题:过早出现的和可预见的

在敏捷开发中经常看到的生产力下降和技术债务,可以通过将未解决的问题划分为过早出现的和可预见的来避免。

编程十年,在海外成为全栈程序员是怎样一种体验?
编程十年,在海外成为全栈程序员是怎样一种体验?

本文分享在海外做全栈程序员的工作体验。

重温微软一代经典操作系统的诞生:200位程序员的苦难与欢愉造就了Windows NT
重温微软一代经典操作系统的诞生:200 位程序员的苦难与欢愉造就了 Windows NT

当时,200多位开发者在大师的带领下对抗疲劳和恐惧,努力打造伟大的创举 — 并祈祷避开不可修复的错误。

被嫌弃的程序员的35岁
被嫌弃的程序员的 35 岁

程序的世界,不应以年龄论英雄。

软件开发者的形象从何而来

一直以来,人们对白人男性程序员的印象是不善交际的、刻板的。虽然,“技术多样性”是一个 非常热门的话题,但这一印象仍没有得到任何改善。相反,许多IT业内外人士都认为这是理所 当然的,这种刻板的印象是一种自然常态,儿这种感觉正式这个行业更包容,更令人为之行动 的一个方面。那么,这种印象是从何而来呢?

一位83岁独立开发者教会我的道理
一位 83 岁独立开发者教会我的道理

60 岁开始自学计算机,81 岁开始自学 Swift,83 岁高龄成为全球年龄最大的独立开发者,仅用半年时间就成功开发并上线了一款 iOS 应用,这位名叫若宫雅子的 83 岁高龄开发者的故事告诉我们: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

海外IT老兵谈996:人才不是加班加出来的,期待有企业能站出来破局
海外 IT 老兵谈 996:人才不是加班加出来的,期待有企业能站出来破局

要打破这个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必须有公司的引导和介入。

程序员的一天专题_资料-InfoQ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