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软件系统包括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软件开发团队一直反对“前期大设计”,而倾向于自组织团队中出现的架构设计,这可能导致低估软件架构重要性的心态。

中国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在内的各项基础软件发展非常迅速,给整个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我们认为中国基础软件的发展包括计算无所不在、摩尔定律失效、开源吞噬世界以及中国的重新崛起等阶段,通过对当前中国基础软件产业发展趋势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和看到未来的市场、产品与技术的发展,为公司与个人的发展打下基础。

RPM 包构建技术具体是什么?Linux 操作系统常见软件包管理方式有哪些?龙蜥操作系统又有哪些软件包构建实践?
应用生命周期管理(ALM)工具Tasktop的新版本支持ALM同步,可以解决软件开发团队的可见性和可跟踪性问题。Tasktop团队在上个月发布了Tasktop Sync 1.0版本。他们最近还发布了Tasktop Dev 2.1版本,该软件基于Eclipse Indigo的Mylyn 3.6版。

性能工程如何创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其中硬件系统是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是进行信息处理的实际物理装置,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

作为构建网络空间最基础的“砖头瓦块”,开源软件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次分享,将带来我们对系统全链路从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模型预测-交易下单,全流程进行优化的实践分享。

openEuler 自 2019 年年底开源后,终于进入新的运营阶段

快手独特成本优化方法论是什么?性能优化的常见武器有哪些?如何深入系统做性能优化?

本次分享介绍 Facebook 在软件快速部署和信息实时更新方面的实践经验。
C++具有多种软件包管理器,它们在功能特点上各有所长。但是通用的软件包管理器是软件开发人员的迫切需求。由于C++并不具有通用的构建系统,因此实现通用的软件包管理器无疑非常复杂。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采用通用的标准化规范文件的方法,实现相对简单,并且可行。该方法有助于实现不同的构建和软件包工具间的协同和互操作。

在Alibaba Cloud Linux 2(原Aliyun Linux 2)上线一年之际阿里云对外正式发布Alibaba Cloud Linux 2 LTS版本。

文章围绕软件架构与实验展开。指出软件架构犯错难免,可通过小实验降低犯错成本。最小可行架构(MVA)由测试架构决策可行性的实验组成,也是对最小可行产品(MVP)技术可行性的实验。还介绍了有效架构实验的特征,强调要预测“支持和变更”工作,旨在让系统优雅应对错误。

本文提到了适应性响应方法通过早期识别变化、快速调整心理模型、实时重新规划、重新配置资源和绩效评估,帮助软件工程师有效处理运维中的复杂和变化问题,提升系统弹性。

整个软件工程的发展史,就是一段抽象层次不断提升的历史。我们如今正在见证又一个抽象层次的出现,它为我们带来了极其强大的框架,帮助我们以此为基础构建新的系统。

统信软件高级副总经理张磊表示,统信 UOS 是国内首家获得 UEFI 签名认证的自主操作系统。

本文提到了架构智能强调 AI 实际应用,区分 AI 炒作与实际软件,基于具体组件如 LLM 设计系统,权衡 AI 使用,增强决策沟通能力

2025 年,科技界的聚光灯不再只聚焦于手机。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开始真正地“看懂”世界。 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助手尝试走入家庭、能洞察健康的 AI 穿戴设备正重新定义个性化医疗、AI 智能眼镜不再是概念产品……这些设备的本质已经超脱手机的附属品或者遥控器,而是需要自主感知环境、理解意图并规划执行的 AI 原生设备。

单个智能体在执行复杂任务时,常常受限于推理链条过长、能力边界模糊以及执行效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