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技术运维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高效运维最佳实践”是InfoQ在2015年推出的精品专栏,由触控科技运维总监萧田国撰写,InfoQ 总编辑崔康策划。
过去十年间里,运维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维效率大大提升。但是回过头来看,运维仍然是一个很年轻的行业。
运维部门不是利润中心, 而是成本中心。
本文将对运维技术从底层到顶层做一个彻底的梳理和盘点。
上云后需要运维吗?答案是:当然需要。上云确实简化了一部分的运维工作,比如传统IT中服务器的日常运维等工作都交由云服务商来完成了。
每次技术变迁都是威胁与机会并存,消解一部分职业,同时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以京东为例,它的物流系统有很多分支机构, 比如仓库、分拨中心、转运中心等, 业务复杂的分支机构可能会有自己的信息系统, 这些信息系统往往分布式地部署到全国各地,那如何基于自动化运维平台管理好这些分支机构的服务器、 信息系统, 降低因为地域分布造成的运维维护成本呢?京东资深架构师赵玉开向InfoQ记者深入介绍了他们在自动化运维平台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本次分享介绍微博广告SRE体系的建设之路等。
最近几年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和DevOps理念的流行,软件工程师领域有关“运维也要会开发”、“运维要自动化”、甚至“运维工程师要失业”这样的话题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提起并讨论。 今天InfoQ中文站邀请到的嘉宾是一位资深的运维工程师,他是从开发工程师转岗成运维的。运维工作的界限将产生怎样的变化?运维工程师未来的职业发展应该如何规划?运维工程师为了适应时代和技术的变化需要去学习什么?让我们听听他的观点。
在运维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点?怎样面对这些挑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运维团队的职能会发生怎样的演变?蘑菇街运维经理赵成谈及了不同阶段的自动化运维技术难点、团队职能的演变;同时给运维同学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
现代企业管理层应当意识到,运维团队几乎不可能切实满足各项需求。惟一具备可持续性且能够实现双方彼此理解的途径,在于破除职能孤岛并共同分担责任。这也正是运维的未来所在。
运维,这个传统的技术工种,在容器技术、人工智能的强力加持下,已经从”机械劳动“这样的刻板印象中蜕变出来,成为了任何一家技术公司所必须依赖和大力投入的核心技术能力。
即将于4月23日~2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QCon北京2015大会,设置了“自动化运维”专题。本专题邀请了来自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搜狗、新浪等一线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专家,就Docker、运维实践、数据库、数据中心等方面带来分享,敬请期待。
从这篇文章开始,准备从架构设计层面谈谈Dev和Ops的关系,而不是单纯从组织架构和协作模式上的Dev和Ops关系。
本次分享NoSQL方案的选择标准以及周边的监控、CMDB、自动化手段,给大家展示一个快速成长中的个推数据运维组。
在5月28日百度主办,InfoQ策划组织实施的第14期百度技术沙龙活动上,来自百度的运维部技术委员会主席付晔以及腾讯产品运维副总监赵建春分别分享了各自公司运维实践的相关话题,包括自动化运维平台以及速度与成本共赢的运维实践等。本文针对他们各自的分享做简单回顾,同时提供相应的资料下载。
前面几篇主要讲了应该怎么做好运维,期间就会想到很多反模式,但是限于篇幅就没有多写。
一些PaaS公司提出NoOps方案,开发人员只需完成尽可能少的的运维工作,其他的运维工作则隐藏在云中。但是,NoOps这个术语却挑起论战,甚至有些人认为这一术语不合适。
运维人员的终极发展目标是什么?让机器听话,让研发团队听话,让老板听话,还是别的什么?在2013年的QCon北京会场上,两位资深老运维——又拍云存储运维总监邵海杨和腾讯业务运维总监赵建春展开了一场交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