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udp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我们在这个系列的每一篇文章中都会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讨论这种设计的优缺点
当你的数据规模达到PB级别的时候,想要移动这样大规模数据时就会变的费时费力,这也是企业在利用AWS规模化和弹性优势处理分析任务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加速文件传输协议,谈到如何利用Tsunami DUP实现将大规模数据迁移到云中,其中利用UDP处理数据传输,TCP负责连接控制。
如何提高用 golang 实现的基于 UDP 的传输协议的性能
在 UDP 之上做一层可靠,很多朋友认为这是很不靠谱的事情,也有朋友认为这是一个大杀器,可以解决实时领域里大部分问题。作为教育公司,学霸君在很多实时场景下使用 RUDP 技术来解决我们的问题,不同场景我们采用的 RUDP 方式也不一样。基于那些激烈的讨论和我们使用的经验我扒一扒 RUDP。
Why's THE Design?
我们现在正增加针对另一个客户频繁请求的支持,即对 UDP 流量进行负载均衡的能力。
UDP 是能够传输数据的最简单的协议
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协议是一种全新的基于UDP的web开发协议。
我们常听说UDP反射攻击,那你听说过TCP反射攻击吗?我们对TCP三次握手谙熟于心,但你确定服务器收到SYN包之后一定返回SYN/ACK吗?
本文来自RancherLabs微信公众号
复用2的架构,在服务器端部署一个web服务,在客户端访问该web服务。web服务没有选择像apache或者nginx这样的庞然大物,而选择了很轻量的boa。
本文对OpenStack安全组实现进行了深入细节的解析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扰:打开APP巨耗时、刷剧一直在缓冲、追热搜打不开页面、信号稍微差点就直接加载失败……
作为区块链的底层传输方式,P2P技术帮助区块链成功实现了点对点的传播。而当下最为成功的区块链项目之一以太坊也使用了大量代码来实现P2P传输。本篇文章详细深入介绍了以太坊P2P的实现原理。
内存泄漏可谓整个软件行业最痛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往往比较隐蔽,本文将介绍一些追踪定位的方式方法。
接入体系包含SLB(四层网关DLVS, 应用负载均衡JFE,流量调度系统(GTC),DDOS防护系统(TP),服务质量监控系统(Deeplog),以及运维管理平台(NP))。这次这篇文章是接入体系头盘菜,后续我们计划将这块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分享给业界。
提出了更高要求。kQUIC。已突破千万量级。协议存在的不足,快手是如何进行适配改造的?协议在不同企业、不同场景下该如何应用?
“网关的竞争我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本文介绍Linux内核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