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系统前端技术架构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在ArchSummit 北京 2019 大会上,吴子房讲师做了《网易严选大前端建设实践与方法论》主题演讲。
随着微前端技术架构的出现,不断有团队尝试将单体的前端 Web 应用按不同维度进行拆分或者组合,再聚合到一个整体的应用架构下。
开发模式,一方面随着系统迭代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规模非常庞大,通过项目内的模块化,已经无法解决业务膨胀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应用框架的升级、变迁,多框架共存的状态无法避免,必须要有一种工程化方案,能对整个业务能进行合理拆分、组合。
在 GMTC 深圳 2019 大会上,张浩讲师做了《建设企业级微前端方案》主题演讲。
本次分享介绍蚂蚁花呗在前端开发方面的实践经验。
本次分享从前端监控最前沿的思考,到前端监控系统的架构,再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体系化地讲述前端监控的点点滴滴。
本文最初发表于ITNEXT的博客站点,经原作者[Manu Ustenko授权由InfoQ中文站翻译分享。
本文主要借鉴微前端设计思想,参考微服务单一职责和共享原则将前端进行拆分和组合。从功能垂直的角度,将微前端与中台微服务进行集成和组合,形成从前端到后端可独立开发、测试、部署和运维的,领域功能自包含的业务单元。
“大前端是对前端能力范围的延伸和扩大。”三年前大家还在对这个定义非常模糊,如今已成最普遍的共识。而对大前端模式来说,这句话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大”才是核心,“前端”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属性。
58 大前端技术服务体系开发七年有余,目前已成为 58 前端的顶梁柱,那么这一顶梁柱是如何是搭建起来的?又将朝向哪个方向发展呢?
在大前端领域,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技术风口,关于如何做好前端技术选型这件事,我们希望能从不一样的视角聊一聊。
如何去落地微前端。
2 月 7 日,由极客邦科技旗下 InfoQ 中国举办的 GMTC 全球大前端技术大会在北京·四季酒店顺利落下帷幕。
之前简单介绍了Weex,现在来具体谈一谈Weex的交互和内核。
本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前端领域十五年来的关键节点以及发展历程,希望能帮助各位前端人深度把握前端趋势脉络,从而对当下的前端面貌有更清晰的认知。
本文介绍美团闪购研发团队开发的微前端框架 Bifrost,以帮助研发团队解决单一业务向多元化业务发展的管理问题。
前端周报为。欢迎关注【前端之巅】微信公众号(ID: frontshow),及时获取前端每周清单。Stenberg在个人博客上发布:他首次通过HTTP/3,用curl命令成功发送了一个文件。
上个月我在筹备GMTC2017大会的时候,走访了美团点评的刘平川老师、滴滴的左志鹏老师、手淘的天施老师,对大前端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这里,我想用这样一篇文章来抛砖引玉,探讨大前端的定义。
大前端领域 2021 年年终盘点。
原文链接:基于开源大数据调度系统Taier的Web前端架构选型及技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