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 html前端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HTML5越来越热,虽然在其前进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不少非议,但其前景看好。其原因之一在于HTML5是一个标准,其二是智能移动设备对其良好的支持。本文为豆瓣前端工程师张克军对HTML5的分析。
本文来自美团点评技术文章系列。
2012年对HTML5是多事的一年。年初各界人士对HTML5进行了乐观的畅想。而Facebook在进行了长时间的尝试之后,8月份发表声明,在iOS平台转向native开发。昨天(12月14日),facebook发布了Android平台的原生应用。Facebook在官方博客中表示,新版Android应用在显示照片和加载时间线条目时速度是此前版本的2倍。为此,Facebook的早期员工,中国籍第二位工程师和第一位研发经理王淮Harry和国内知名的HTML5专家大城小胖在各自的博客发文,讨论了这个问题。
2014年6月,云适配发布了开源的HTML5前端框架Amaze UI,目前处于内测期。根据Amaze UI的官网介绍,该框架的特点是mobile first,解决Web应用从PC向多屏适配的问题,兼容国内主流浏览器和平台,并且专注解决中文排版优化问题。InfoQ中文站跟云适配CEO陈本峰进行了交流,了解有关Amaze UI框架的更多细节。
如今大热的HTML5到底美在哪里?HTML5到底能为实际的移动开发带来哪些改变?来自支付宝和腾讯的前端开发工程师们在一场“技术风云会”的讨论中覆盖了性能分析、CSS3变形矩阵、Web App离线应用等方面的话题。
如今大热的HTML5到底美在哪里?HTML5到底能为实际的移动开发带来哪些改变?来自支付宝和腾讯的前端开发工程师们在一场“技术风云会”的讨论中覆盖了性能分析、CSS3变形矩阵、Web App离线应用等方面的话题。
Amazon CTO Werner Vogels曾经在AWS re:Invent大会上提到: 如果把云计算理解成一个执行环境,那么,在这个环境里,函数(即业务逻辑的载体)+数据(即跟业务相关的输入与输出)就是应用的核心,有了Functions、Data、Event这三者,其它任何代码和框架,无非是整个应用的胶水和UI罢了。
近日,腾讯Web前端Alloy团队Blog发布了最新的开源项目:一个基于HTML5技术的专业级图像处理引擎——AlloyImage(简称AI),以及一个在线Web图像处理平台——AlloyPhoto(简称AP)。InfoQ中文站曾做过相关报道。在报道之后,我们联系到Alloy团队并做了一次邮件采访,在采访中他们谈到了Alloy团队、HTML5、JavaScipt开发,以及开源等许多问题。
主流框架开始走向趋同,未来能否 Web 打天下?
现在的用户对于前端越来越倚重,人们越来越多地用网络分享信息量大、功能性强的应用。因此,对于开发者来说,前端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开发者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甚至原来一些在服务器端的工作也被迁移到前端来完成。近日,InfoQ编辑专访了在前端开发具有丰富经验的石川,在这篇文章中,他给广大的前端开发者一些建议和经验分享。
中国首个开源 HTML5 跨屏前端框架Amaze UI开源项目在正式上线2个月之后,在Github上就取得了1000多个star的关注度,这样的成绩在国内屈指可数。为了探寻国内开源项目成功之道,InfoQ对该项目的领导者、云适配CEO陈本峰进行了专访。
Web前端开发是IT行业内的重要开发方向之一,当前从事web前端开发的程序员有很多,想要从事web前端开发的人也有很多。随着Web3.0等定义的推出,未来Web开发的发展前景依然非常广阔。
在这个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前端工程师也作为一门很吃香的行业在迅速的发展,因为本人就是一名web前端工程师,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深入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资深的web前端工程师。
我自学前端已经有6年多了,自问当时学前端是没有系统化学习的。一开始边看文档,连滚带爬学HTML和CSS排版,然后深入研究JavaScript,因为当时最火的就是JQuery,所以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JQ。
WEB 就是 World Wide Web 的缩写,称之为全球广域网,俗称 WWW。对于用户来说其实就是由多个网页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服务。
WEB 就是 World Wide Web 的缩写,称之为全球广域网,俗称 WWW。对于用户来说其实就是由多个网页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