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前,我破釜沉舟,历经艰辛将个人项目 StreamPark 捐给世界上最大的开源软件基金会 Apache,成为大数据领域首个个人捐赠的开源项目。如今已毕业成为顶级项目,运行在成千上万个机器上,创造着真实价值。
今天,我再一次把自己逼到南墙,斩断退路,成为踏上创业路上的天命人,无论成败,都是天命人的宿命,即使我暂时倒下,也只是个人能力有限,绝非项目的终点。 中国开源项目的探索与商业化之路,仍需更多同行者继续前行 —— 吾辈当自强,前路仍可期
“大家好,我是王华杰, Apache StreamPark PMC 主席 & VP,Apache 基金会正式成员,OSCAR 尖峰开源人物,一个在大数据开源领域深耕多年的程序员”。今天想和大家聊聊 StreamPark 的成长故事,以及我为何在经济寒冬中选择创业。
从个人作品到 Apache 顶级项目:一个开源项目的成人礼
萌芽
北京时间 2025 年 1 月 28 日,正值中国的除夕,万家灯火点亮了团圆,全球最大的开源软件基金会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以下简称 ASF)的一则公告,为这个特别的夜晚增添了一份属于技术人的激动与自豪:Apache StreamPark 正式从 Apache 孵化器毕业,成为 Apache 软件基金会顶级项目(Top-Level Project, TLP),这一里程碑的达成标志着 StreamPark 在开源软件开发领域的突破,也象征着 StreamPark 在技术、社区合作和开放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获得了广泛认可。

凝视这份 ASF 公告,时光倒流回 2019 年 —— 彼时,我敲下 StreamX(StreamPark 前身)的第一行代码,初心从未改变:让流处理回归简单。直面 Flink & Spark 实时作业开发复杂、运维困难的挑战,致力于打造一个简单易用的流作业开发框架与管控平台。
随后的一年作为个人的 Side Project 在持续开发迭代:标准化配置文件、统一编程模型、开发作业管理后台,一个个功能在无数个深夜的调试中逐渐成型。我告诉自己:要做就做到最好。整整两年时间,几乎没有休息日,全身心扑在这个项目上。
到 2021 年 4 月,项目核心功能已经完成了 90%。但开源不是一个人的事,要让更多人使用它,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完善功能、搭建官网、编写文档、设计 LOGO、运营公众号、撰写技术文章...每天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都被这些任务填满,电脑旁贴满的便签记录着每一项待办事项。

在高强度的工作下,项目初步成型,下图是我截图的一个任务列表 Dashboard,做了一些 PS(对,这是我自己 P 的)。

与此同时,项目的其他准备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最让我头疼的是 Logo 设计 —— 前前后后自己尝试做了好几个版本(下面这些备选方案估计没人见过吧😄),但总觉得差强人意。最后咬咬牙花了 500 块钱,找了家专业设计工作室。
跟设计师沟通时,我特别强调要突出 "数据流" 的视觉概念,希望能直观体现数据的流入和流出。经过整整一周的反复修改和调整,最终才确定了现在这个让人满意的 Logo。




△ StreamPark Logo 历史
出生
当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2021 年 4 月 12 日,我在 InfoQ 上正式发布了开源新闻稿。这一刻,StreamX 终于要面向世人了。
特别想感谢最初关注这个项目的 40 位小伙伴。虽然不知道你们是谁,也不清楚你们是如何发现这个项目的,但正是你们最早期的关注和支持,给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勇气。这份开源之路上的第一份温暖,至今难忘。

△ StreamPark 最早 40 个 star
为了让更多开发者了解这个项目,我开始自学视频剪辑。每一个熬夜制作的教程视频,每一次反复修改的操作演示,都是为了让 StreamX 能触达真正需要它的开发者手中。这份执念,源自对开源最纯粹的热爱。
- 3.0x
- 2.5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经过半年的孤独坚守,项目终于迎来了第一批志同道合的开发者。两年的单打独斗后,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并肩作战的温暖。看着开发者们真诚的评价、热情的贡献,无数个深夜都让我感动不已。尤其难忘那些凌晨三四点还在提交 PR、解决问题的身影,是你们牺牲休息时间的无私奉献,让这个项目真正活了起来。在此,我要向所有贡献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 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 Apache StreamPark。

△ StreamPark 早期贡献者墙
在 2021 年的冬季,我们得到了一些珍贵的荣誉,这份荣誉属于参与项目的每个小伙伴 。


在 22 年 4 月,项目开源一周年这个特别时刻,我决定为 StreamX 的贡献者们准备一份独特的礼物。我们精心定制了一批纪念徽章 —— 采用液压工艺和镀金材质,每个细节都追求极致品质,就像我们对待代码的态度一样认真。
每一枚徽章都带着我们最真挚的祝福。我和媳妇儿亲手包装每个礼盒,每个徽章的盒子里放了一张我手写的卡片: 感谢有你,感谢这一路有你的陪伴。 希望这份心意,能让每位贡献者感受到:付出的每一行代码,都值得被如此珍视。

- 3.0x
- 2.5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孵化
在 21 年底,有一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知名项目 waterdrop 因商标冲突被举报,遭 Github 突然下架。最后项目在多方努力下才得以恢复,最终更名为 SeaTunnel 并成功捐给 Apache 基金会,现已毕业为顶级项目。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 —— 我创建的 StreamX 不仅商标注册被拒,更与某大厂内部项目重名,随时可能面临同样危机。
2022 年 7 月的一个周一,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联系了 tison,他是 Apache Flink committer,也是 Apache 基金会的导师,我在微信上给他发了消息,说了下我想捐赠项目到 Apache 的想法。消息一直石沉大海,我心想,这肯定没戏了,在我感到无望的时候,周三下午手机突然亮起:
“刚看到消息,我们聊聊?”
这通半小时的电话改变了项目的命运。tison 不仅答应担任项目 champion,更主动组建了堪称 “开源全明星”的导师阵容:
tison (Champion) : Apache Pulsar/Zookeeper PMC Member, Apache Flink Committer, ASF 董事,公众号《夜天之书》作者,ScopeDB 联合创始人
姜宁(连续三届 ASF 董事,ALC 北京发起人,Community Over Code Asia 大会发起人,字节跳动首席开源布道师,众多 Apache 项目的导师,为 Apache 项目在国内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张铎(Apache HBase PMC 主席, Apache Member,小米 AI 平台负责人,曾被雷军在微博公开表示:张铎是小米的大神)
Stephan Ewen(Apache Flink 第一任 PMC 主席,流计算领域领军人物)
Thomas Weise(Apache Flink/Beam/Hudi PMC Member,孵化器导师)

此刻回想,依然热血沸腾。这段奇妙的缘分注定难忘 —— 那些研读 Apache HBase 和 Flink 源码的日日夜夜,那些踩过的坑、熬过的夜,至今历历在目。而今天,竟能与项目原作者面对面交流。或许,这就是开源的魅力所在 —— 你永远不知道,曾经仰望的大神,有一天会成为指引你前行的导师。
当时我还在职,但捐赠流程涉及多项法律文件签署。经过反复评估,为了确保项目顺利进入 Apache 孵化流程,我最终决定离职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马不停蹄地准备项目改名、编写捐赠提案、签署 CLA、参与孵化器讨论、组织社区投票... 终于在导师和团队多方共同努力下,项目于 9 月 1 日以 StreamPark 新名字成功进入 Apache 孵化器,标志着项目发展进入新阶段。

至今仍清晰记得 2022 年 9 月 8 日凌晨,在导师和 Apache 工作人员的协助下,项目终于从我的个人仓库正式迁移到 Apache 组织。那一刻,所有的压力、辛酸、感动和失落一起涌上心头,眼泪再也止不住,随后我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谁知道这才是考验的第一关,接下来第一个 Apache 版本的发布,远比想象中艰难。Apache 孵化器对发版有着严格的要求,发版投票先要经过社区投票,需要等待 72 小时,通过后还要提交给孵化器,由导师进行 72 小时的检查验证,即便一切顺利,完成一轮投票至少也需要一周时间。结果因为 License 合规问题,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打回来重改。就这样反复修改、等待、再提交...最后在经历了 9 轮投票、3 个月的拉锯之后终于发出了第一个 Apache 版本,能体会我当时是多么的沮丧么。

从起草提案到首个 Apache 版本正式发布,整个过程持续了漫长的 8 个月。这 8 个月,是让我身心俱疲却又刻骨铭心的 8 个月,由衷感谢我们的导师 @tison、@姜宁、@张铎!感谢导师们的全程陪伴与悉心指导,不厌其烦地为我们仔细检查、指出改进方向,并始终耐心解答我们的疑问。同时,也特别感谢 @李岗、@姚琴、@Justin Mclean 以及所有在孵化器期间为我们提供发版检查的导师们!
在 2023 年 9 月,项目孵化一周年之际,我剪辑了一个短片,简单回顾了下孵化一周年的历程:
- 3.0x
- 2.5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成长
这些年我始终关注在实时计算领域,一直在第一线写代码,为用户答疑解惑 —— 期间我见证过太多用户的 “ 事故现场 ” 和 “人间疾苦 ”,从凌晨三点的紧急救援到除夕夜的故障排查答疑解惑,最难忘的是 24 年初,在产房外等待妻子分娩时,用户上线遇到问题,我还在攥着手机帮用户排查。
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在调试代码、Review PR、回复邮件、写文章、剪视频;抱着孩子做答疑、写代码也是常有的事。

正是这份近乎偏执的坚持,让 StreamPark 在社区伙伴共同的努力下茁壮成长,用户规模持续扩大,这几年的成长肉眼可见:
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零售、出行、智能家居、云服务、游戏等各行各业中,更有如:百度、腾讯、中国联通、天翼云、马蜂窝、长安汽车、群核科技等各行业头部大公司使用,金融行业有:杭州银行、桂林银行、天津银行、汇丰金融 等落地实践。 在实时计算、实时风控、数据清洗、实时数据同步等诸多应用场景中,可方便快捷地管理大规模实时作业。

27 个 月 Apache 孵化 期间,累计发布了 7 个 Apache 版本,共计创建了 2500+ 个 PR,合并 2400+ 个 PR。目前,StreamPark 在 GitHub 上 Star 数达 4 K+,社区达到 5000+ 人规模,贡献者 150+ 人,共计 8 位 Committer,12 位 PMC 成员。

在过去的 27 个月孵化期内,Apache StreamPark 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发展成果有目共睹。社区规模持续扩大,社群活跃度不断提升,项目知名度日益提高,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众多用户。同时,在孵化期间 StreamPark 多次登上 GitHub Trending 榜单,多次获得业内荣誉:
2022 中国互联网发展创新与投资大赛二等奖
2022 OSC 开源中国「中国开源社区健康案例」
2023 OSC 开源中国「中国开源社区健康案例」
2023 OSC 开源中国「年度优秀开源技术团队」
2023 开放原子基金会「快速成长开源项目」
2024 中国互联网发展创新与投资大赛二等奖
2024 年开源创新榜单「年度开源项目」

终于在历经了 27 个月的孵化之后,在社区共同的努力下,项目成功从 Apache 孵化器毕业,正式成为顶级项目,回顾 StreamPark 的开源之路,我们也遭不礼貌的对待,经历过不愉快的时刻,但我们始终选择以善意回应。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一路上收获了无数人的帮助与鼓励。特别感谢所有在困难时刻为我们 “撑伞”、伸出援手的人 —— 正是你们的支持与守护,滋养了 StreamPark 的成长。
创业抉择:踏上取经的西行之路

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 黑神话悟空
2024 年初,我的生活迎来双重转折:儿子呱呱坠地,StreamPark 项目也即将从 Apache 孵化器毕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陷入了长达半年的煎熬 —— 襁褓中婴儿的啼哭与 StreamPark 的下一步日夜撕扯着我的抉择。直到某个凌晨,抱着哭闹的儿子调试社区提交的 Bug 时,突然看清了真相:养育生命与养育开源项目,本质都是「给予自由」与「建立规则」的平衡艺术。—— 正如我不会用约束扼杀孩子的探索欲,StreamPark 的商业化也绝非背离开源,而是以规则护航更广阔的自由。
商业化的本质是「造血反哺」
当用户深夜紧急求助却无力承担企业级支持,当社区开发者因生计问题跑去送外卖,商业版便是守护开源火种的保险箱:
基础功能永久开源免费,遵循 Apache 开源协议。
高级特性成为商业版,提供企业级服务支持。
为了看清前路,我像个朝圣者般四处求教,拜访了很多创业前辈,有 Apache 基金会的导师,有已经在创业路上的创业者,有成功拿到融资的开源项目创始人,还有创业失败转做投资的朋友。
记得有一天下午,在咖啡馆约见了一位 Apache 项目创业者。他刚结束一场融资谈判,下午还要赶一场大会的演讲,开口第一句就苦笑:现在这环境,连风投都在算业力 KPI 了。
当我问他:如果回到三年前,你还会创业吗?
他捏着咖啡杯转了半圈:“ 可能…不会了吧。在大厂当个 Leader 多安稳。”
沉默像滴落的咖啡渍般蔓延。突然他又话锋一转:“ 不一定,还是会出来的 —— 有些事就像命中注定一样,你躲不过的。即便现在不干,早晚还是一定会干的 ”。
五一劳动节期间,岳父特意从老家赶来北京。我们坐在阳台上,他用最朴实的语言给了我终生难忘的支持:
关于选择:“ 事都是人干的,认准了就放手去做 ”
关于退路:“ 大不了重头再来,你还年轻 ”
关于家庭:他当着我和媳妇的面说:“这是全家的大事,必须共同面对,华杰决定要干,你必须全力支持他 ”
那天深夜,媳妇儿把银行卡放在我电脑前:“ 这是给儿子准备上幼儿园的钱,你先用”,那一刻我才明白,之前想的太简单了,创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破釜沉舟,而是一个家庭的共同远征。
6 月的一个深夜,我把几位 StreamPark PMC 成员和我信任的朋友叫到一起开了一个特殊的会议,告诉大家,我想创业的想法。我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大家:这条路注定艰难,可能面临无数挫折,甚至最终一无所获。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愿意不愿意相信我,是否还愿意和我一起出来干。当时会上特别的沉寂,大家一声不吭,谁也没有答复。会后我心凉了半截,想着还未开始就给了我一棒,连我最相信,最靠得住的一帮天团成员都不愿意跟我出来,我还能去找谁呢?
三天后,StreamPark committer 杨林伟给了我令人动容的答复,他多年来一直深耕这个领域,深入研究 Flink 相关的平台,对产品和技术的理解非常深刻,也相信我的为人。他告诉我,他说服他老婆了,也努力说服了家人,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他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和毅力才做的这个决定。我只对他说了一句话:相信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们一定会做成的。
7 月,我找到了另外一位关键成员,资深前端工程师宋健。作为 Apache DolphinScheduler 的 PMC 成员,他一手完成了该项目的前端工作,更是知名 Vue3 组件库 Naive UI 的核心贡献者之一。
9 月,我提交了辞职报告。10 月 15 日,北京实时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我们这群 “ 天命人” 的西行取经路便正式启程。随后,我陆续邀请了 Apache StreamPark 和 Flink committer 加入了团队,用有限的天使资金,组建出一支十人“ 斗战胜佛 ” 战队。

从来就没有 “ 无畏的创业者 ” —— 我们当然恐惧倾覆,也畏惧归零,但当热爱锋利到足以刺穿真相,所有风险都成了必须支付的赎金。向死而生,只因相信价值不灭。
“ 戴上这个金箍,你将再也不是凡人了...”(有可能成老赖)。

此去西天十万八千里,路上自有魑魅魍魉设劫。但既受天命,何惧他九九八十一难?这西行创业路上,纵有火焰山阻道,紧箍咒缠身,也挡不住我们取得真经的向佛之心。诸君若问前路如何 —— 但行前路,莫问劫难!
- 3.0x
- 2.5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唐太宗《帝范》卷四
团队非常清楚,越是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越要打造出真正出色的产品 —— 实力才是硬道理。 为此,我们深入用户场景,广泛收集痛点需求,并以此为根基,从用户视角重新构思产品。
我们坚定采用 “以终为始” 的方法: 首先锁定理想的产品体验及其核心价值, 然后反推决定架构设计与代码实现。 在整个过程中,严控每个环节的执行标准,确保最高质量落地。
这一年中,我的生活几乎就围绕着两件事:打磨产品和陪伴孩子成长。作为一名新手爸爸,孩子天真的笑容总能让我瞬间放松下来。而除此之外,我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产品研发上:我亲自去拜访了很多用户,收集了大量他们真实的痛点和需求。无论是产品设计、UI 交互、功能开发,还是后台架构、前端体验,每一个细节我都亲自参与把关。
我深知自己是最后一道防线,所有问题到我这里,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必须要终结。特别要感谢我的朋友们,我厚着脸皮一次次去麻烦他们:有人加班到深夜还在帮我优化设计方案,有人牺牲周末时间一遍遍调整交互细节。我们的 UI 设计推倒重来过两次,官网设计更是花了数周反复打磨 —— 我坚持要做一个既现代美观又让人感觉舒服亲切的官网,放弃了现在常见的深色设计,因为那些看起来很酷的风格,用起来常常让人感到压抑和视觉疲劳。正是这种对细节的坚持,才让我们最终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我们的官网:https://realfuture.cn 欢迎大家访问,手机端也可以浏览。
24 年底,我媳妇随手给我拍了一张照片,然后说:“ 华杰,你这创业才刚开始,就把自己生生干成了 "树先生" 了呀,太恐怖了” 。哎,可不是嘛,正常人,好好找个班上,谁会选择创业呢 ....

再看看以前参加大会的照片,这对比太鲜明了。

创业伊始,我便似那苦行僧,未曾有过一日在 12 点前歇息。每当前路受阻、心魔作祟时,望着案前那一摞金章玉册,也不免自嘲 —— 这一路跋山涉水、历经艰辛,才挣得些许认可,如今这点坎坷,又算得了什么 ? 这么多年不都这么熬过来的嘛!

小米雷总说过,创业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创业决心和勇气 —— 于是我们勇敢迈出来了。罗永浩也分享过他的洞见:世界上大部分事情,你若能像坐牢一样做一年,基本上都有一个很大突破。于是,我们沉下心,屏蔽干扰,像打磨璞玉般精雕细琢了一年。今天,当孩子开始蹒跚学步时,这个凝聚团队无数心血、精心打磨的产品,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
新一代企业级实时计算平台 Awestream
从 Hadoop 开启大数据时代,到 Spark 定义批处理,再到 Flink 引领实时计算,技术浪潮澎湃不息。 作为数据架构的核心引擎,历经十年以上市场锤炼的 Spark 与 Flink,生态成熟稳定,已成为企业数据清洗、同步、分析及 AI/ML 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我们是一支专注务实的团队,不追逐宏大叙事, 只聚焦解决一个关键痛点:面对 Spark 与 Flink 等强大引擎,企业长期受困于碎片化工具链带来的开发、运维与管理效率瓶颈。尽管 Apache StreamPark 作为 Flink 的优秀搭档已广泛应用于金融、物联网、零售等领域,企业仍亟需一个专业级、全栈式、可信赖的统一平台。
Awestream 应运而生。 取义 “Awesome Stream”,我们基于 Apache StreamPark™ 打造了企业级实时计算平台。Awestream 专注于提供以 Flink 和 Spark 为核心的实时计算作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化繁为简,提供企业级的技术保障,并将持续进化:
深度融合 AI 大模型能力,赋能智能开发与运维。
拓展 Lakehouse 湖仓一体与湖流一体能力,打破数据孤岛。
致力于成为企业统一的实时数据平台核心,一站式满足实时计算与湖仓需求。




从这些精心打磨的界面中,相信大家可以直观感受到我们在产品体验上的极致追求。接下来简单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特性:
作业开发效率数倍提升
Awestream 企业级实时计算平台,提供了一站式的 Flink 作业开发运维管理能力,内置丰富的数据连接器,无缝连接上下游数据,可将作业一键部署至 YARN / Kubernetes / Cloud 等集群环境,通过内置 Catalog 实现 "一次建表,多处复用",通过作业开发调试、数据实时预览、SQL 智能补全、AI 辅助开发(Text to SQL)、指标可观测等,实现从开发调试到生产部署运维的全流程自动化,显著提升实时作业开发运维效率。
- 3.0x
- 2.5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高可用 & 指标可观测
经过多年企业级实践,我们发现开源 StreamPark 在单节点架构下存在显著瓶颈:当作业规模突破 100+ 时系统稳定性急剧下降,节点故障将导致作业状态丢失。为此,Awestream 设计了多节点部署的分布式架构,实现作业的毫秒级故障检测与自动迁移,彻底解决了高可用难题。同时内置了企业级监控方案,深度集成 Prometheus、Grafana 等组件,提供 Flink 核心指标的全维度监控。结合完整的运行时日志追溯体系,构建从指标监控、异常告警到根因分析的全链路可观测方案,帮助客户实现运维成本降低 60%、故障定位时间缩短 80%,使系统运维效率提升数倍。
- 3.0x
- 2.5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集成 AI 大模型的能力
Awestream 深度集成 AI 大模型能力,打造智能化的流计算开发体验: 平台支持灵活配置各类 AI 模型,在 Flink SQL 开发中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如"创建 Kafka 到 Paimon 的 CDC 链路")自动生成完整作业代码,并与 Catalog 打通,精确识别数据表结构和字段信息,显著提升 SQL 开发效率和准确性;当作业运行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分析失败日志和运行指标,通过 AI 智能诊断精准定位问题根源并提供可执行的修复建议,实现从开发到运维的全流程智能化辅助。
- 3.0x
- 2.5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弹性扩缩容
Awestream 平台通过轻量化架构原生支持 Flink on Kubernetes 部署 ,采用轻量化架构,避免 Native Kubernetes 架构的复杂,大大提高了作业部署和启动的速度。其智能弹性扩缩容机制通过对 Filnk 运行时指标的采集和实时监控,基于实时监控 CPU、内存、背压等关键指标,结合预设策略与算法实现秒级响应,可在秒级完成 TaskManager 扩缩容,并通过灵活的伸缩策略确保业务稳定,资源利用率提升 40%。
- 3.0x
- 2.5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Flink CDC 一键整库同步
数据同步与迁移虽是常见需求,但高效、低门槛的实现方式才是核心竞争力。Awestream 深度集成 Flink CDC 3.x,原生支持 MySQL、Oracle、MongoDB、OceanBase、Doris、Paimon 等数十种数据源的实时同步,真正做到零编码 —— 只需选择源库与目标库,填写简单的 CDC YAML 配置,即可在 3 分钟内 完成一条高性能数据管道的搭建,并一键部署至 Standalone / YARN / Kubernetes 任意集群,大幅降低实时数据迁移的技术门槛与运维成本。
- 3.0x
- 2.5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功能。项目经过一年开发,代码量翻了三倍,前端完全重写,功能全面升级!以上仅是部分特性,更多精彩等您探索。
写在最后
故事到这里差不多该结束了,篇幅太长了 (后续有机会再详细讲讲创业中的故事),但是我们创业才刚起步,我们做的事情本质上是利他的,通过 Apache StreamPark 这个开源项目,持续帮助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我们深信,在这个国家大力提倡开源创新的时代,在一个充满温度的市场环境中,一个数年如一日投身开源、不计代价、不求回报、全力以赴的团队,终将获得应有的回报。
致 Apache StreamPark 用户、正受困于 Flink 作业运维挑战的企业及决策者:
我们深知实时计算平台运维的复杂性与痛点。作为 Apache StreamPark 项目的核心建设者,我们深耕 Flink 领域多年,持续服务并赋能了众多用户。这份深厚的经验与洞察,驱动我们打造了 Awestream 企业级实时计算平台。
我们诚挚邀请您了解并尝试 Awestream。它不仅仅是 StreamPark 的增强企业版,更是专为提升 Flink 与 Spark 作业开发运维效率、降低企业总拥有成本(TCO)而设计的全栈解决方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