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软宣布了一项新功能的公开预览。该功能使Azure Logic Apps(标准版)能够充当 MCP 服务器,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构建和管理代理。
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是一个开放标准,使大型语言模型(LLM)、AI 代理和 MCP 客户端能够以安全、可发现和结构化的方式与外部系统和工具进行交互。该标准定义了如何描述、运行及认证对工具的访问,使代理能够与现实世界的系统进行交互,如数据库、API 和业务工作流。
通常情况下,LLM 会与 AI 代理协同工作,后者会使用预构建的工具来处理和响应请求,如发送电子邮件、查询数据库或触发工作流。在 Azure Logic Apps 中,用户可以重新配置 Standard Logic App 使其充当远程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服务器,快速启动这些工具的构建工作。
微软首席项目经理 Kent Weare写道:
通过将这些工具动态组合到 Logic Apps 中,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既可扩展又适应复杂企业场景的代理。这样做有很多好处,既能降低开发开销,提高可重用性,简化集成不同系统的路径,还能保持 Logic Apps 平台的灵活性和强大功能。
根据微软的说法,这项能力使用户能够将现有的工作流作为工具暴露出来,LLM、AI 代理和 MCP 客户端就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与企业资源和资产进行交互。在这个上下文中,“远程”指的是 MCP 服务器运行在 AI 代理接口所在的环境之外。
例如,使用在 Azure 上运行的基于 Standard Logic App 的 MCP 服务器,并使用本地安装的 Visual Studio Code 作为 MCP 客户端,用户可以远程连接到 MCP 服务器。

图片来源:Microsoft Learn
在 LinkedIn 上,微软高级云架构师 Sneha Daggubati 在一篇博文下评论道:
机会:一夜之间就可以为 MCP 实现数千项集成,大大降低了访问 SDC 和本地系统的门槛,并加速了采用。
挑战:在大规模采用这种模式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可扩展性、可靠性和长期战略。
此外,微软认证培训师 Parveen Singh 补充道:
难点在于产品化:连接器节流、幂等重试、模式版本控制以及从 Copilot Studio 到 Logic App 运行的端到端追踪。
此外,SharePoint 开发者 Muhammad Urwah Umer 在 LinkedIn 的另一篇博文下评论道:
我喜欢这个方向;将 Logic Apps 作为 MCP 服务器开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可能性。我很好奇,在使用如此多的企业连接器的情况下,组织如何实现治理的平衡。
声明:本文为 InfoQ 翻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文链接:
https://www.infoq.com/news/2025/09/microsoft-logic-apps-mcp-servers/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