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奖金+官方证书,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正式启动,点击报名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从技术狂欢到企业落地,智能编程的全球破局战

  • 2025-10-14
    北京
  • 本文字数:5218 字

    阅读完需:约 17 分钟

大小:2.63M时长:15:17
从技术狂欢到企业落地,智能编程的全球破局战

智能编程,或许是当前 AI 应用领域增长最为迅猛的赛道之一。


在过去数十年间,“开发工具” 领域始终未能跻身软件行业最盈利的赛道之列。然而如今,行业格局已悄然发生根本性转变。


从行业渗透现状来看,当前全球已有 60% 的开发者在使用 AI 构建工具。从技术演进来看,智能编程已远超 “代码补全” 的单一功能阶段,正加速迈向 AI 自主开发时代。


从技术能力来看,在中简单任务(如基础代码补全、简单接口开发)中,国内模型的表现已与海外模型相近。甚至有的厂商已经超过,例如阿里开源全新的通义千问 AI 编程大模型 Qwen3-Coder,编程能力登顶全球开源模型阵营,并超越 GPT-4.1 等闭源模型,比肩全球最强的编程模型 Claude 4。


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既藏着智能编程从工具到生态的演进逻辑,也有企业落地时的挑战与解决办法,本文将进一步展开探讨。

阿里云双驱动破局:全栈 AI 原生基础设施 + 企业级服务,比肩全球最强编程模型


智能编程领域的全球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国内厂商已具有诸多优势。


在模型能力上,国内工具的智能编程能力已经可以比肩国外。例如今年 7 月份,阿里开源全新的通义千问 AI 编程大模型 Qwen3-Coder,编程能力登顶全球开源模型阵营,并超越 GPT-4.1 等闭源模型,比肩全球最强的编程模型 Claude 4。


在中简单任务上,国内模型已与海外模型表现相近。


某互联网物流公司代表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早期团队认为 Claude Code 更好用,但 2025 年下半年通义灵码的进步明显,在大部分业务场景中,两者的效果差异已不明显。”


面对全球的竞争压力,国内工具厂商正通过 “模型追赶 + 数据优势 + 生态协同” 的路径实现突围,其中阿里云的策略具有代表性。


例如在模型研发上双线并进:一方面在中小模型上聚焦专项能力,实现全球领先。国内中小模型在 “代码补全”“语法纠错” 等专项任务上已达到全球 SOTA(State Of The Art)水平,另一方面在大模型上加大投资,缩小差距。


以某银行的复杂系统为例,阿里云通过与研发团队交流,“发现修改场景中,AI 难以关联历史代码与业务规则”,进而 “优化上下文工程能力,增加‘历史代码检索’功能,显著提升修改场景的准确率”。这种产品落地→数据收集→模型优化→产品迭代的闭环,成为国内模型快速追赶的关键。


国内工具厂商正通过生态协同,构建 “工具 + 平台 + 服务” 的综合优势。而阿里云的目标是 “让 AI 编程能力融入企业现有工具链”,而非 “替换现有工具”


具体而言,阿里云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生态协同:

  • 多形态适配:除 IDE 插件外,推出 CLI 形态、IM 集成(如钉钉)等,“让开发者在 GitLab、DevOps 平台上都能使用 AI 编程能力”,例如通过 CLI 工具在云端启动 “开发插箱”,开发者可委派任务后关闭电脑,AI 在云端持续开发;

  • 产品线联动:联动 数据库、大数据等阿里云产品,实现 AI 原生能力的全域渗透,例如在 Polar-DB 中集成智能 SQL 生成功能,在 Dataworks 中集成数据开发代码补全功能;

  • 第三方合作:开放 API 与 MCP 接口,支持企业自定义智能体,例如银行可基于通义灵码的 API,开发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的智能体,实现历史资产的自动化提取与复用。


为平衡国内市场的合规需求与全球市场的创新竞争,阿里云通过通义灵码、 Qoder 等产品形成 “全球创新→本土适配→生态落地” 的迭代闭环。


通义灵码聚焦国内市场,与阿里云的大模型深度结合,强调 “端到端的组合优化”,已服务超百万月活开发者。其核心优势在于 “合规适配” 与 “企业级服务”,满足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安全需求。


Qoder 面向全球市场,定位 “创新验证平台”,可采用全球 SOTA 模型进行组合创新。Qoder 上架 5 天就有超 10 万开发者使用。


阿里云这样布局的目的是 “既要满足国内企业的合规需求,又要跟上全球技术创新节奏”,Qoder 相当于“先锋队”,探索前沿技术;通义灵码则是“主力军”,服务国内企业的实际需求。

落地指南:来自一线企业使用智能编程工具的经验分享


智能编程在企业级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复杂场景适配难、安全合规风险高、知识传承与资产复用不足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不同行业企业对智能编程有不同诉求,例如银行希望工具 “理解历史资产,减少重复开发”;保险公司期待 “AI 融入业务流程,提升全链路效率”;互联网物流公司关注 “精准量化提效,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这些都是企业对智能编程的深层诉求,而阿里云依托通义灵码、Qoder 等产品,精准响应并持续满足企业客户的核心需求。

如何解决复杂场景的适配,进而告别提效像“开盲盒”呢?


企业级系统的复杂性远超通用场景,代码存量庞大、业务逻辑差异化大、跨团队协作繁琐等问题,导致智能编程工具的提效效果不稳定,难以形成可量化、可复制的落地模式。


中国工商银行资深经理张家宇介绍了智能编程落地企业的痛点,银行业务覆盖领域广,不同业务领域,编码风格、工程结构也存在差异。在新增业务场景中,通过编写贴合业务领域的工程规约与需求文档,代码生成效果较好;但在修改场景中,由于需要关联历史代码与业务规则,AI 的适配难度大幅提升,“往往需要开发者手动调整大量代码,提效效果打折扣”。


这种场景差异在其他企业中同样存在。某 AIoT 公司的代表也提到,在维护老系统时,智能编程的提效幅度为 10%~20%,远低于新系统的 50% 以上,“老代码的文档缺失、编码规范不统一,导致 AI 难以理解上下文,补全效果不佳”。这种差异使得企业在推广智能编程时,采用“分场景制定目标”


中华财险也有相似问题,但成功得到解决。这是一家拥有 32 家省级分公司、2900 余家分支机构、38000 余名员工的大型企业,公司软件系统复杂庞大。中华财险是较早落地通义灵码的企业,已积累了丰富实践。目前代码生成占比已达到 41.26%,生成了 257 万行代码。公司虽未强制推广,但 600 个 license 的开通率已达 95%,代码生成占比也从最初的 28% 提升至 46%。按照人效测算,平均每百名开发者可提升约 6 人的生产力。如果加上设计阶段,效率提升会更显著。


此外,海信集团在对智能编程工具的选型过程也值得参考。这是一家旗下拥有 5 家上市公司,10 万余名员工的企业。这家企业是在选型过程中,对市面主流 AI 编码工具进行了全面评测。除了关注代码生成质量,更重视成本与安全,尤其是云桌面环境下如何防止代码泄露。考虑到涉及十余个研发单位,推广成本也是重要考量。最终通过涵盖 10 个维度的评估模型,通义灵码综合得分最高。目前,海信集团已形成覆盖 2000 多人的运营群,工具使用进入稳定阶段。最终数据显示,海信集团的开发人员中日均活跃用户占比 78%,代码生成占比约 48%,代码采纳率超过 30%,整体提效成果远超预期。

如何解决 AI 不懂老代码、知识资产复用不足问题?


企业级系统往往积累了大量历史代码与业务规则,这些 “老代码” 的知识传承与资产复用,成为智能编程工具适配的一大难点 ——AI 因缺乏对企业内部编码规范、业务逻辑的理解,难以高效复用历史资产,导致 “重复开发” 问题仍较突出。


张家宇提到,银行系统工程庞大、结构复杂,存在大量的公共构件、接口、服务,相关资产如何使用存在于离散文档中,智能研发大模型难以精准复用,影响大型工程的研发效能提升。若通过人工梳理易于 AI 理解的资产,则需要额外资源投入,且见效较慢。


阿里云正探索 “自动化构建知识库” 的方案,从 Wiki、二方库中提取 API 知识,减少人工维护成本,同时计划支持 “企业自定义智能体”,基于 CLI 形态开发 API 提取智能体,适配企业个性化需求。



丁宇建议,企业可通过 “知识显性化” 方式,将业务规则转化为 AI 可理解的文档,“例如将‘保单赔付规则’拆分为‘触发条件 - 计算逻辑 - 输出结果’三部分,逐步形成企业内部的知识图谱,提升 AI 的业务适配能力”。


尽管智能编程在企业级场景的执行环节仍面临不少待解问题,但参会人员达成了一项关键共识:相较于过去 “AI 编程效果欠佳” 的普遍印象,自 2025 年下半年起,智能编程已实现新突破,具备了 “智能” 的核心能力。

智能编程正告别 “代码补全”,迈向 AI 自主开发时代


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智能编程正告别早期单一的代码补全功能,进入技术架构重构、应用场景深化的新阶段。以阿里云为代表的头部厂商,正通过核心技术突破与产品形态创新,推动行业从局部效率提升向全链路生产力革命跨越,重塑软件开发的底层逻辑。


具体来看,智能编程的技术迭代,始终围绕 “解决真实软件构建痛点” 展开。当前技术发展更侧重生产级软件开发的复杂需求,通过三大核心能力突破,实现开发流程的系统性重构。

一是面向真实软件构建,聚焦价值高地的场景深耕。


Qoder 负责人丁宇指出,当前大部分开发者仍在构建生产级真实软件,这一需求是行业的 “价值高地”,却未被充分满足。不同于 Vibe Coding 通过自然语言快速搭建简单内部系统的模式,真实软件构建涉及海量历史代码、复杂业务规则与跨团队协作,需要工具具备更强的工程化能力。


Qoder 在产品设计中强调 “工程知识显性化” 与 “代码文档化” 。其中的代码文档化,不仅支持文档的传播与修改,也为人与人之间知识对齐的素材,以及人与大语言模型知识对齐的媒介 —— 这一功能已成为 Qoder 的核心差异化优势之一。


二是 Spec 驱动下的生产力质变,迈向 AI 自主编程。


“从辅助编程到系统编程,再到 AI 自主编程,是智能编程的核心演进路径。” 丁宇强调,AI 自主编程的关键在于让 AI 通过智能体工具循环调用,完成更大规模、更复杂的开发任务,实现 “开发者委派任务,AI 自主执行” 的工作模式。


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在于 “高质量的 Spec(说明文档)”。阿里云通过将需求文档、技术文档、技术设计等内容明确化,清晰描述开发意图与技术约束,AI 可在长时间内独立工作并自我检测是否符合约束。目前,阿里云的大语言模型已支持 7 小时不间断独立工作,这一突破使生产力提升 10 倍—— 开发者可同时委派 8-10 个任务,相当于 “一个人带领一个 AI 开发小队”。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云是国内最早推动 Spec 驱动落地的团队。

三是持续增强上下文工程,是平衡效果与成本的关键突破。


随着软件系统复杂度提升,代码量与文档量呈指数级增长,如何让 AI 精准获取并理解上下文信息,成为影响智能编程效果的核心难题。丁宇将 “上下文工程” 定义为 “当前驾驭大语言模型的最重要能力”,阿里云通过多方案并行,实现了上下文处理能力的全球领先。


具体而言,阿里云采用 “向量化检索 + 文件解锁” 的混合策略:一方面,通过向量化检索技术,从海量代码与文档中快速定位相关内容,避免全量文件输入导致的 Token 浪费,在效果与成本间实现平衡;另一方面,通过 “记忆提取” 与 “用户习惯归纳”,让 IDE 工具更理解开发者的编码风格与选择偏好。


这种上下文处理能力在复杂工程场景中尤为关键,例如在处理某银行千万级代码存量系统时,能快速关联历史代码与业务规则,显著提升修改场景的适配效率。


从行业整体来看,智能编程的渗透速度远超预期,应用边界正从代码补全向全开发流程延伸,逐步成为开发者的 “标配工具”。


丁宇披露,当前全球已有 60% 的开发者在使用 AI 构建工具,但使用深度存在差异:部分开发者通过 Chat 对话迭代完成简单功能开发,部分前沿用户已实现完整大型任务的 AI 自主开发。


更具前瞻性的是,阿里云提出智能编程的未来将成为 “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连接器”。随着物理世界智能化程度提升,设备控制、场景联动等需求将依赖大量代码生成,而 AI 编程可大幅降低代码生产门槛,实现 “物理世界配置增加→代码需求增长→AI 生成代码→反哺模型智能” 的正向循环。丁宇强调,“智能编程不仅是开发工具,更是未来智能化社会的基础设施。”

结语


企业对智能编程的需求已从 “提效工具” 升级为 “生产力伙伴”:某银行希望工具能 “理解历史资产,减少重复开发”;某保险公司期待 “AI 能融入业务流程,提升全链路效率”;某互联网物流公司则关注 “如何精准量化提效,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这些需求的背后,是企业对智能化转型的深层渴望,智能编程不仅是代码生成的工具,更是推动软件开发模式变革、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面对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对智能编程的多元化、深层次需求,头部科技企业正以技术能力回应,阿里云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例如在金融行业,通义灵码服务了 90% 的上市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集团等。在汽车行业,通义灵码服务了超过 70% 的中国车企,如中国一汽、吉利、小鹏、极氪等,并在持续拓展宝马等全球型车企。


对于阿里云而言,通过通义灵码和 Qoder 等产品的布局既是应对全球竞争的策略,也是服务国内企业的承诺。通过 “全球创新 + 本土适配”,阿里云正逐步实现让 AI 编程服务于最广泛开发者的目标,而其提出的 “AI 自主编程”“上下文工程” 等技术方向,也为行业指明了发展路径。


未来十年,智能编程将不再局限于 “代码生成”,而是成为 “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连接器”。正如丁宇在会议结尾所言:“智能编程的终极目标,是让代码生产不再成为创新的障碍,而是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2025-10-14 19:0812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今明两天,eBPF 技术探索和 Intel Arch 两大技术 SIG 继续开讲 | 第 57-58 期

OpenAnolis小助手

开源 ebpf intel 龙蜥大讲堂 浪潮信息

那些专注小程序语法编译的跨端开发平台

FinFish

前端框架 跨端开发 跨端框架 前端开发框架 前端开发平台

前端开发培训后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

小谷哥

昇腾CANN:为你开启机器人开发的Buff 加成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人工智能 华为云 昇腾AI 12 月 PK 榜

安装 Azure CL 并生成 service principal 文件

HummerCloud

云计算 azure

【5000字长文】从 S3 到 DataZone,亚马逊云科技用16年讲完一个数据的故事

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

亚马逊云科技 Builder 专栏

LED显示屏企业需要抓住直播的风口吗?

Dylan

LED显示屏 全彩LED显示屏 led显示屏厂家

学习大数据开发技术能参加培训吗?

小谷哥

老板要的物联网可视化大屏,我30分钟就搞定了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物联网 华为云 12 月 PK 榜

尚硅谷发布JDBC新版视频教程

小谷哥

三个延伸打法,撑起华为云桌面的7年领跑

路过的憨憨

web前端培训机构怎么选?

小谷哥

代码质量与安全 | 如何将清洁代码标准扩展到整个企业,促进业务上的成功?

龙智—DevSecOps解决方案

代码质量 代码安全

隐私计算之多方安全计算(MPC,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京东科技开发者

大数据 隐私安全 多方安全 MPC OT

版本控制 | SVN,Git与Helix Core,谁的数据管理基础设施更安全?

龙智—DevSecOps解决方案

git svn 版本控制 版本控制系统

深耕数字办公,华为云桌面怎样带来高效办公体验?

路过的憨憨

【2023】合肥市等保测评有哪些公司?地址在哪里?

行云管家

等级保护 等保测评 等保2.0 合肥

支持API 9的Sample已上新,速来拿走

HarmonyOS开发者

HarmonyOS

有序存储对于高性能的意义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后端 开发 华为云 12 月 PK 榜

还原火山引擎A/B测试产品——DataTester 私有化部署实践经验

字节跳动数据平台

大数据 AB testing实战 12 月 PK 榜

数据代码如何“产地直销”,做到持续集成持续发布?

数造万象

高可用软件什么意思?哪些高可用软件好用?

行云管家

高可用 双机热备 高可用软件

开发者可以选择哪些小游戏分发平台?

FN0

小游戏 小游戏开发 小程序化

管理有方!华为云数据库为医药行业管理加速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数据库 后端 华为云 12 月 PK 榜 医药

国产ETL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我不待

weigeonlyyou

oracle Prometheus Clickhouse MySQL 数据库 InfluxDB Cluster

高性能网关基石——OpenResty

ooooooh灰灰

lua nginx openresty

ins快拍下载保存到手机相册最新图文教学!

frank

ins图片下载 ins

DevSecOps 需要知道的十大 K8s 安全风险及建议

SEAL安全

k8s DevSecOps 12 月 PK 榜

持续发力折叠屏生态,OPPO 携手开发者探索大屏应用新体验

科技热闻

启科量子或将开源环境部署工具Runtime

启科量子开发者官方号

#开源 #量子计算

大数据开发技术有好的培训机构吗

小谷哥

从技术狂欢到企业落地,智能编程的全球破局战_生成式 AI_Luna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