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快速浏览器

收录了 快速浏览器 频道下的 50 篇内容

TensorFire:利用 GPU 加速的浏览器端深度学习框架

TensorFire 是基于 WebGL 的运行在浏览器内的高性能神经网络框架,其执行速度甚至可以快于原生的 TensorFlow。

如何1秒内快速总结100多页文档?QQ 浏览器首次揭秘大模型实现技术细节
如何 1 秒内快速总结 100 多页文档?QQ 浏览器首次揭秘大模型实现技术细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型语言模型已成为行业热点,引领着一系列技术创新。在长文档阅读场景下,利用大模型提升阅读效率也是业界重点探索的方向。

使用 TraceGL 可视化跟踪 JavaScript 代码流

Rik Arends发布了TraceGL,这是个可以跟踪调试JavaScript应用程序的新工具。为便于调试和理解那些复杂的基于浏览器和Node.js开发的应用程序,这个工具将应用程序的执行轨迹捕获并可视化,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在运行时浏览应用程序的执行轨迹。 作者Zef Hemel

亚马逊发布 Sumerian:一款基于浏览器快速创建 AR、VR 和 3D 体验的简易工具

11月27日,亚马逊发布了新应用程序Sumerian的抢先预览版,借助这个工具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为各种平台开发3D体验,目前Sumerian已经支持Oculus、HTC Vive和使用兼容WebVR浏览器的iOS设备,未来还可以用于支持ARCore的Android设备。

微软终于被骂够了?回归一键更改默认浏览器
微软终于被骂够了?回归一键更改默认浏览器

Edge 能否再续辉煌?

如何开发一款浏览器

作为互联网时代用户日常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产品,浏览器领域一直是各大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甚至有“得浏览器者得天下”的说法。桌面端IE、Firefox、Chrome的争夺一直非常激烈,最近又有腾讯、搜狗、360等公司的加入,各自都开发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浏览器。在移动端也一样,UC浏览器、海豚浏览器、猎豹浏览器、QQ浏览器等等都加入到这场混战之中。那么,想要开发出一款浏览器,需要有哪些知识储备,又有哪些难点呢?最近在知乎上出现了两场讨论,我们可以从中窥得一斑。

Vitest引入浏览器模式作为JSDOM的替代方案
Vitest 引入浏览器模式作为 JSDOM 的替代方案

Vitest是现代的原生测试运行器,它引入了Vitest浏览器模式,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可替代传统DOM模拟库(如JSDOM)的选择。将浏览器模式添加到Vitest中,允许测试在实际的浏览器环境中运行,为使用React、Vue或Svelte构建的UI应用程序提供了更真实、更可靠的测试行为。

人工智能会取代浏览器吗?
人工智能会取代浏览器吗?

过去浏览器的用户界面已经不再那么必要,但浏览器的内部结构将对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所有主流浏览器都已支持Web Animations API
所有主流浏览器都已支持 Web Animations API

随着Safari 13.1的发布,所有主流浏览器也都提供了Web Animations API支持。

迎来大更新,Edge浏览器终于要翻身?
迎来大更新,Edge 浏览器终于要翻身?

微软发布了最新的Edge 93新版,带来了重磅新功能,外观焕然一新,更加贴合Windows 11的Fluent Design设计风格。

17款最好用的跨浏览器测试工具
17 款最好用的跨浏览器测试工具

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浏览器,每种浏览器都有数百万用户。因此,在构建一个网站或 Web 应用程序时,就需要测试它与不同浏览器的兼容性。最好、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跨浏览器检查工具。

直播终端技术比较:Native vs H5 vs WebRTC vs 小程序

连麦直播技术逐步在原生APP, 浏览器H5,浏览器WebRTC,微信小程序上延伸,衍生出更加丰富的生态,提供更加便捷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对视频直播平台和用户来说是好消息。然而,欲带皇冠,必承其重。特别是在浏览器WebRTC和微信小程序上,开发者要充分理解这些类型终端的特点和局限,才能更好地在上面利用连麦直播技术进行创新,服务用户。

触摸“后速度时代”的 Internet Explorer 10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就在不太遥远的过去,“不能访问互联网的PC等于废物”这一略嫌激进的论调在我们眼中还类似奇谈怪论,而转眼之间,访问互联网已经成为每一台PC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从拨号上网到光纤入户,我们的网络接入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接入、使用什么平台,使用浏览器冲浪的基本习惯却从未改变。2012年9月,微软已经将IE 10中关于触摸操作的Pointer API提交到W3C。一旦通过W3C批准,这一标准将成为web开发的行业规范,提高整个浏览器行业对于鼠标、多点触控、电磁笔操作的兼容程度。“后PC时代”遥遥无期,但浏览器的“后速度时代”即将来临。跨越平台与操作方式的浏览器必将为web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精彩。

WebNN - 将硬件加速的深度学习带入开放式 Web 平台
WebNN - 将硬件加速的深度学习带入开放式 Web 平台

在 GMTC 北京 2019 大会上,来自英特尔的张敏讲师做了《WebNN - 将硬件加速的深度学习带入开放式 Web 平台》主题演讲。

HTML5 状况及发展形势报告发布

360最近发布了《2012年度HTML5状况及发展形势报告》,其中指出,标准的发展渐趋稳定、浏览器厂商态度积极、浏览器的支持状况明显提升,但是产品状况未达预期。

开源应用架构之​Selenium WebDriver(上)

前不久,InfoQ向大家推荐了几本有关软件架构的新书,引起了国内读者的广泛兴趣。​其中一本是《开源应用架构(The Architecture of Open Source Applications)》,来自知名开源项目的各位作者对软件的设计进行了说明。通过对这些成功的系统架构进行概览,让软件工程师可以彻底了解最佳实践和陷阱。InfoQ中文站响应读者的需求,整理了该书有关开源软件架构的精彩内容,供国内开发社区借鉴。本期介绍的是著名浏览器自动化工具Selenium WebDriver的软件架构,第一部分主要分享了Selenium WebDriver的演变历史和架构观点。

IE 9 最新的预览版本提升了性能,改善了对标准的兼容性

微软已经发布了IE 9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预览版本,它的特性包括硬件加速、与JS引擎的深度整合,并且提升了性能,采纳了SVG、CSS、HTML5等标准。

Web 3.0前瞻:基于区块链的下一代浏览器
Web 3.0 前瞻:基于区块链的下一代浏览器

在本文中,ForkLog研究了浏览器如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变化,专家们如何看待Web 3.0的时代,以及哪些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工具将出现在未来互联网的普通用户手中。

研究 JavaScript 性能

性能问题常常在你开发最新最棒的web 2.0应用程序时悄然而至,成为你的绊脚石。很多时候,性能问题仅是由极为平常的良性操作所造成。最近,Coach Wei对许多不同的Javascript操作的性能及其在各浏览器下的性能表现作了快速的比较与小结。

从 IE 到 Edge:我们跟微软浏览器团队聊了聊Web的过去和未来 | 中国卓越技术团队访谈录
从 IE 到 Edge:我们跟微软浏览器团队聊了聊 Web 的过去和未来 | 中国卓越技术团队访谈录

主流框架开始走向趋同,未来能否 Web 打天下?

快速浏览器专题_资料-InfoQ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