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KPN iTV 的敏捷转型之旅

  • 2018-03-05
  • 本文字数:2518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看新闻很累?看技术新闻更累?试试下载 InfoQ 手机客户端,每天上下班路上听新闻,有趣还有料!

KPN iTV 在敏捷转型过程中,实施了多项重大改进。措施包括,管理团队必须转变为负责为分队(Squad)创造工作环境的领导团队,并在其中发挥推动作用,而非颐指气使;各个自治分队是通过自选择(Self-selection)联合创建的;工作不再根据项目组织,而是交给稳定的自治团队。

Agile Consortium 荷兰年会上,敏捷教练 Edgar Stormbroek,以及敏捷管理顾问兼教练 Menno van Eekelen,介绍了 KPN iTV 的敏捷转型之旅。InfoQ 以问答、总结和文章方式全程报道了本次年会。

InfoQ 就此采访了 Stormbroek 和 van Eekelen。采访内容涉及如何启动敏捷转型、转型将如何影响企业文化和领导力、企业在使用自选择建立团队中的经验,以及他们在转型过程中的收获。

InfoQ:是什么促使 KPN iTV 下决心启动敏捷转型?

Stormbroek:转型起因于 KPN 董事会对 2015 年底 KPN iTV 的创新速度的讨论结果。当时企业的创新速度放缓,并且导致速度放缓的根源并不明朗。

Van Eekelen: 作为 KPN iTV 新战略的一部分,KPN 认为敏捷组织事最适合于提高创新速度和交付频率。

InfoQ:你们是如何让员工和管理人员参与到转型中的?对此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Van Eekelen:我们首要聚焦于管理团队。我们让管理团队了解他们在敏捷组织中的角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特别是他们的预期行为将会如何改变。高级管理团队成员对转型工作负起责任,进而营造了一种更自然的转型环境。

Stormbroek:但是六周后,管理团队提出他们无法自行完成转型。他们将转型团队规模扩大到 20 人。这些人受过同样的组织敏捷性培训,并深度参与了初始敏捷组织的设计。其余的 150 名员工只参与每周六次的更新会议(称为“iTV-Café”)。

InfoQ:敏捷转型是如何影响企业文化和领导力的?

Stormbroek:影响很大。我们相信“文化遵循结构”。我们与企业员工一起设计了一个新的组织。在新的组织中,所有的员工都被划分为 5 到 9 人的自治分队中,每个分队负责交付和结果。

Van Eekelen:管理团队的主要改进(及挑战)是如何转型为一个领导团队。他们不得不放弃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方式,而是致力于如何为分队创造工作环境,并在其中发挥推动作用,而非颐指气使。

InfoQ:KPN iTV 不再提供任何项目管理职位。项目经理有什么改变?

Van Eekelen: 整个组织已转变为多个 5 到 9 人的自治分队。每个分队都有自己的产品负责人(PO,Product Owner)和 Scrum Master,并由这些人接管项目管理职位。有一些项目经理转为了产品负责人,其他一些人已经离开了。

Stormbroek: 工作不再根据项目组织,而是交给稳定的自治团队。在市场会议中确定工作的优先级,并由产品负责人团队决定每个团队选取工作的优先级。

Infoq 先前在采访《Creating Great Teams- How Self-Selection Lets People Excel》一书的作者 Mamli 和 Mole 中,曾问及作者们如何理解“自选择”这一概念。

Mamoli: 自组织团队都是些积极主动的团体,一起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有能力并有权利做决策,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我们的书是关于自选择,是一个流程,起初你可以用它来建立自组织团队。自选择发生在组织层面而非团队层面,是一种让每个人进入团队的方法。

Mole:非常简单。在大部分企业里,通常由数名管理者聚在一起决定如何组建团队。对于选择团队而言,自选择是一种最为人所熟悉的替代方案。

InfoQ:你们是如何实现使用自选择建立团队的?

Stormbroek:我们在一开始的实验中,使用 25 人建立了三个小型分会(Chapter)。我们给出了一些指导原则和目标,让参与实验者自行创建分会。

自选择是通过下面四个阶段完成的:

阶段一:准备阶段。

每位 Scrum Master 在 A4 纸上给出了个人简历,其中列出了他的主要 Scrum 知识和经验,以及他想要学习的内容。

在一轮 45 分钟的交流中,Scrum Master 间互相指正,使简历更清晰。

阶段二:第一轮自选择。

Scrum Master 在分会组的墙上(5-9 个空间)选择他们认为可增值最大且收获最大的一处空间,张贴他们的简历。

阶段三:第二轮自选择。

完成第一轮自选择后,每个人带着“三个组是否同样强大?”的问题,查看这三个分会组。事实上三个组并非一致,因此我们要启动第二轮自选择,将其中一些人混编在各组中。

在完成第二轮自选择后,我们要做一些检查。这时,各分会组基本平等了。

阶段四:第三轮自选择,选择各组领队。

在第三轮(即最后一轮)自选择中,各分会组选出各自的领队(即分会教练)。由此人牵头组织第一次会议,推动形成启动分会的首个 Backlog。

我们的实验运作良好。从实验中我们认识到,人们完全有能力做出非常明智的选择,并建立很好的分会。经过此实验,我们进而对具有 175 名员工的整个部落(即部门)建立了分会。

Van Eekelen: 最重要的一点是,准备工作就在所有人前期的协同创造过程中完成。这意味着,我们让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参与到自选择的过程中,分享我们的想法,并在自选择日的方法改进中加入了他们自己的反馈。

反馈是非常多样化的。许多人不相信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意向建立的分会。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可以对框架和实际设计产生影响之后,他们的反馈很快变为如何更好地理解转型的问题,并且作为协同创造的第一步,给出了对自己及自身发展非常重要之处。

InfoQ:你们在敏捷转型中有何收获?能否给出一些建议?

Van Eekelen:在实施转型中,领导团队应当精干,并得到授权,而且对敏捷转型具有信心。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向各个提问者解释敏捷组织中的工作机制。提问者通常会洗耳倾听,并且真的表现出很感兴趣。

有趣的是,管理团队要求我担任顾问,帮助他们开展敏捷转型,期望我能为新的组织和转型之旅制定出一个蓝图。但这需要时间和耐心,才能使管理团队明白他们也是转型的一部分,是转型的指导者。作为一名顾问,我只是建议他们以敏捷的思维模式创造并开展工作。因此在启动转型时,从一个具有这种意识的小团队着手,让团队开始采取行动,定义首个实验。然后采用同样的思维方式,让组织中的其它成员参与其中。

Stormbroek:在领导团队得到授权并对转型产生信心后,应与相关人员一起协同创建。正是他们最清楚如何开展工作。

查看英文原文: Agile Transformation at KPN iTV

2018-03-05 18:001536
用户头像

发布了 391 篇内容, 共 154.9 次阅读, 收获喜欢 257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面试官:项目中如何实现分布式锁?

王磊

店铺信息全掌握:拍立淘API中的卖家与店铺数据

技术冰糖葫芦

API Gateway api 货币化 API 接口 API 测试 pinduoduo API

ByteHouse新一代云数仓关键技术及最佳实践

字节跳动数据平台

数据库 大数据 云原生 Clickhouse 数仓

海外云服务器与传统服务器的对比与选择

Ogcloud

服务器 云主机 云服务器 云主机厂商 海外云服务器

用二维码收集信息时,在后台可以查看、统计哪些数据?

草料二维码

低代码 无代码 无代码平台 低代码起源 草料二维码

使用通义灵码,参与开源项目全程纪实

阿里云云效

阿里云 云原生 通义灵码

降本 60%!小熊油耗使用阿里云 SAE 更加稳定可靠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云手机运营电商对比真机有什么优势?

Ogcloud

云手机 海外云手机 电商云手机 云手机群控 海外社媒营销

第68期 | GPTSecurity周报

云起无垠

Web3 游戏周报(9.15-9.21)

Footprint Analytics

链游

阿里云函数计算 x NVIDIA 加速企业 AI 应用落地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函数计算

IoTDB 论文入选三大数据库顶会:ICDE、SIGMOD、VLDB 收录自研成果!

Apache IoTDB

望繁信科技入选中国信通院“铸基计划”,流程智能引领企业数字化变革

望繁信科技

数字化转型 流程挖掘 铸基计划 流程资产 流程智能

函数计算 FC:首发 GPU 极速模式,更弹性、更降本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函数计算

“AI+Security”系列第3期(三):大模型在网络安全检测及运营场景的探索及应用

云起无垠

从0到1搭建权限管理系统系列三 .net8 JWT创建Token并使用

不在线第一只蜗牛

Java .net

DNS解析常见问题:什么是DNS泛解析?如何设置泛解析?

防火墙后吃泡面

云栖3天,云原生+ AI 多场联动,新产品、新体验、新探索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期盼已久!通义灵码 AI 程序员开启邀测,全流程开发仅用几分钟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AI 云原生

Footprint Analytics: 我们为何打造 Growthly 这款产品

Footprint Analytics

区块链+

携手SelectDB,观测云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双重飞跃

观测云

监控

使用通义灵码,参与开源项目全程纪实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通义灵码

快手B端商业化技术探索:基于LLM构建智能RAG与Agent平台

快手技术

大模型 LLM rag

KPN iTV的敏捷转型之旅_Scrum_Ben Linders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