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施耐德电气携多个行业关键场景的解决方案亮相本次大会,并发布全新生成式智能体 EcoStruxure™ Building GPT。
作为施耐德电气在 AI 与楼宇运维领域的创新成果,EcoStruxure™ Building GPT 通过大语言模型和 AI Agent 的自主感知,赋能楼宇实现高效运维和节能减排,助力未来楼宇的加速建设和经济社会的绿色化发展。
据介绍,大量一线运营与运维经理已在使用这一智能体,且好评率高达 90%。

相较其他 AI 产品的三个优势
一直以来,施耐德电气致力于 AI 技术与产业应用领域的持续创新与深耕。
在楼宇领域,暖通空调能耗占比达 45%,并且存在设备种类复杂繁多、设备运行故障难以快速定位等难题,亟需 AI 赋能以实现楼宇的绿色、高效运维。为此,施耐德电气聚焦楼宇行业的能源管理需求,开发全新楼宇智能运维专家 EcoStruxure™ Building GPT。
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数字楼宇和智能系统产品市场部负责人魏琨表示,EcoStruxure™ Building GPT 基于知识图谱与大语言模型构建,相比其他 AI 公司的产品,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数字楼宇和智能系统产品市场部负责人魏琨
首先,依托施耐德电气积累的大量一线运维数据,该智能体深度融入了 OT 领域及能源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
其次,这一产品从设计之初,就定位于轻量级实用工具,大幅降低了 AI 部署门槛与成本。与常规 AI 工具类似,用户仅需上传 PDF 文件、项目点位信息、暖通设计图纸等资料,后台即可自动完成语料识别、文件解析与数据采集等流程,快速构建专属知识库。
最后,针对客户普遍关注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该产品在架构设计上支持私有化部署:可与企业已部署的 DeepSeek 满血版本无缝配合,满足本地化部署需求。客户既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应用,做到私有化部署交付,也可在后期接收完整运维权限,消除数据上云的顾虑。
总的来说,EcoStruxure™ Building GPT 可通过自主感知和决策,实现知识梳理、意图理解、智能诊断、快速制定解决方案和运行优化方案的综合能力,保障建筑暖通系统的高效和安全运行,能够极大提升楼宇客户满意度,具体表现如下:
知识梳理:通过梳理楼宇运维领域的海量知识,创建全面、准确、实时更新的知识库。
意图理解: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多模态技术,理解运维人员由语音或文字提出的问题和意图。
智能诊断:根据运维人员的描述和数据收集,迅速分析问题,提供精准诊断。
快速解决:根据诊断结果和知识库,快速生成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解决方案,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指导运维人员操作,提高解决速度和准确性。
运行优化:根据能效优化 AI 算法工具的结果,加入意图理解后总结归纳给到运维人员优化建议。
此外,该 AI 智能体能够根据感知进行逻辑推理和楼宇运维规划,并自动生成指令,实现自主调用工具完成楼宇管理。在完成运维工作后,还会将工作观察、思考和行动记录进知识库中,利用智能体工具调用评估、反思运维结果,与用户实现进一步的反馈交互和协同进化。

被一线人员充分使用,好评率达 90%
“当前,AI 技术的爆发正在重塑楼宇运维行业的发展格局。”魏琨表示。
魏琨透露道,楼宇运维团队往往人员众多且成员能力参差不齐,其中一些成员,尽管他们拥有丰富的运维经验,但在使用数字化工具时往往面临一定挑战。而有了 AI 的加持,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合自身知识、经验与数字化工具,最大程度降低使用门槛。例如,以往因数字化要求,部分工作需至少大学以上学历才能胜任;而现在通过语音或文字交互即可获取信息,成员就无需深厚的数字化知识、只要把专业知识放在对系统的了解上就可以了。
据了解,EcoStruxure™ Building GPT 从试点投入至今,好评率已提升至 90%。并且,大量一线运营与运维经理已在充分使用这一智能体。在这背后,施耐德电气做了不少额外的优化工作:比如录入专业字典,其中不仅有行业通用内容,还涵盖了特定工厂、特定客户的专属信息;同时通过针对性训练与融合,确保用户能以自然语言交互,无需记忆大量专业内容。
同时,魏琨强调,除了楼宇运维以外,施耐德电气还在探索 AI 更深层次的应用,包括工业及其他各领域。“我们正在持续推动 AI 从单一产品线向全业务体系扩展,并深入各行业场景的实际落地应用。让 AI 落地于行业的痛点,成为能够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钥匙’,会是施耐德电气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他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