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你“渣”过 AI 吗?你的工作流程被 AI 颠覆了吗?

黄闻欣

  • 2024-08-29
    北京
  • 本文字数:3954 字

    阅读完需:约 13 分钟

大小:1.93M时长:11:15
你“渣”过 AI 吗?你的工作流程被 AI 颠覆了吗?

导语:对 AI 的态度,就是不主动使用 AI,不主动学习提示词工程;各大厂商推广 AI 的时候,不拒绝听一听,也不拒绝用一用;对于使用 AI 生成的结果不负责,结果不好都是 AI 的问题,跟我无关。你是不是也这么想的?那么你的工作流程现在被 AI 颠覆了吗?


在将于 2024 年 10 月 18-19 日举办的 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上海站),我们设置了【AI 重塑技术工作流程】这一专题,旨在探索那些超越单点 AI 应用,进一步利用 AI 技术重塑产品研发核心流程的最佳实践。我们关注实际案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旨在解决当前研发团队面临的困境,让智能能真正赋能业务,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内容,可访问大会官网获悉。


本文主要聚焦 AI 如何重塑技术工作流程,以及流程如何反过来塑造 AI 。我们将从单点 AI 应用转向全流程 AI 集成,并讨论这种转变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单点看 AI VS 流程看 AI


说起技术工作流程,大家肯定想起诸如 DevOps 之类的。但我今天要讲的是另外一个场景, toB 业务的痛:工单。做 toB 业务的都知道,团队每天都要处理数百个客户工单,从简单的咨询到复杂的系统故障,有时还得承担客户的怒火,这真是一项耗时且常常令人沮丧的工作。然而处理好工单,一方面是对我们自己产品负责,另外一方面,这也是产品进化的机会。就因为这个痛太明显了,大家一看到生成式 AI 的能力之后,都迫不及待地去投入建设。比如:建立知识库,使用 RAG + LLM ,让处理工单的同学能快速检索知识库,去回答和解决问题。我们也一样,经历了 RAG 各种问题的折磨和不断调整后,我们也实现了类似的能力(如下图),但是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大家还是很痛苦,很忙。询问大家的使用体验,对工作有没有帮助?都说有点儿用吧。



后来,我跟同事们开始复盘这个事情,一起绘制了如下工作流程图。这才发现我们的 AI 仅仅只是用在了工单答疑上(下图中蓝色星星处)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是 AI 可以发挥作用的呢?AI 是一个简单系统,它包含输入、处理、输出。于是,我们从"输入输出"开始,我们梳理了每个部分可能的输入输出(如下图)



AI 重塑工单工作流程


然后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我们突然发现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落地  AI ,除了用于指引工单处理和回答的 AI 工单回答助手,还可以有:


AI 总结助手:用来把工单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自动总结提炼到知识库的 AI,这也同时解决了知识库的知识保持持续更新的问题,AI 总结助手可以帮助我们把隐藏的知识按照指定格式外化保存下来。这里还有一个更大的启发,LLM 还可以帮助我们从信息转变成知识的能力。除了工单的场景,大家可以想想,这会带来多少新的有价值的用法。


AI 代码助手:利用工单上下文( eg:日志、metrics )等信息,自动定界甚至提供修改代码 patch 的 AI。这个助手可以分析错误日志和性能指标,定位问题所在的代码段,并提供可能的修复方案。在我们的未来设想中,它不仅可以加速问题解决,还能帮助开发人员学习和改进代码质量。


AI 复盘助手:每个工单都是一个产品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但是事实上复盘耗时又烧脑,最简单的时间线记录都很难,所以复盘助手除了帮助复盘,提供从预防、缓解、解决、检测不同方向的思考外,还应该可以帮助提炼聊天记录中的时间线。



之前我们的 AI 落地都是单点思考,而逆转点就在于我们用流程展开工单的处理过程为开始。我想,这也算是为我坚信“流程化 - 数字化 - 智能化向上叠加又相互作用”的知行合一了。

AI 重塑流程,还是流程也在塑造 AI


“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


这是我从一本科普书籍里面看到的,其实很多事物都是相互作用,而不是单向作用。AI 与流程,也正如前面说的,流程化 - 数字化 - 智能化,相互叠加也相互作用,所以 AI 重塑流程的同时,流程也在塑造 AI。流程怎么塑造 AI 呢?最普遍的会认为数据是 AI 的基础,流程是数据的基础。但是,除了这个,其实还有两个部份在影响和塑造 AI 和 AI 使用的场景, 这里,我先说个有意思的真实故事。


Boss:给你两个人力,你可以帮我打下什么”山头“

员工:我承诺我会……….

Boss:好!两个人力马上给你。来,认识下他们。分别是  GPT-4 和  GPT-4o


上面这段对话是我在我们中心年会一个评奖环节时发生的,当时大家听完开怀大笑起来。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段子,有种老板耍流氓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个感觉呢?

AI 的局限性


如上图所示:


  • 不信任。我们不相信 AI 的有两个核心原因,一个就是幻觉,所谓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另外一个就是不确定性,看起来是产生创意的关键,但同时也让问相同问题却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在需要确定性的企业应用场合,这个特征简直绝杀。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没人味儿,一股赛博朋克味儿,可信度天然就下降了。

  • 不可用。如果给 AI 配首歌,热狗的"差不多先生"最配,车轱辘一大堆,看起来有用,但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例如,当你问 AI 使用 AVX 指令的风险的时候,它可能会给出一大堆泛泛而谈的建议,就是不提 AVX512 可能带来的 CPU 降频风险。还有就是上下文的限制,无论是输入的上下文,还是输出的上下文,直接让我们在一些场景下根本就无法使用。比如,要基于完整的代码和历史修改的上下文去做 AICR。

  • ”AI。这应该算是 AI 被“渣”,AI 再美,不如自己更有性价比。所以很多时候,大家对 AI 的态度,就是不主动使用 AI,真正去学习提示词工程的寥寥可数;各大厂商推广 AI 的时候,不拒绝听一听,也不拒绝用一用;对于使用 AI 生成的结果不负责,结果不好都是 AI 的问题,跟我无关。这么说来,绝对就是“渣”男 / 女本“渣”。


怎么破呢?当前,AI 发展非常快,也衍生出很多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但是,老生常谈的就不说了,我只说两个真难事儿,因为涉及到人的本质和 AI 的本质。


AI 的本质: 基于概率去关联词与词的特征的模型,所以"不确定性"是 LLM 天然的。

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多次提到人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我“需要”,比“给我好的”,更重要。所以“渣”似乎也有理论依据,所谓“千金难买我想要”。

流程如何塑造 AI


一部分的破解之道,就在流程中


  1. 不确定性 -> “确定的结果”需要“确定的流程”


正如在《思考,快与慢》中,慢系统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思路,理性且耗费脑力,但是他能获取比直觉更高确定性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思考的流程,在 AI 里面类似思维链 CoT。但是,其实一切都没有脱离概率,思考的流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通过思考的步骤来强化期待结果概率的方法。而放大到组织的粒度来说,就是流程,流程的步骤其实是放大达成目标的概率的方法。


  1. “渣”AI -> 主动 AI 变成被动 AI,让 AI 嵌入流程中


正如酒店里的机器人,你不会主动用,但在你每次叫外卖的时候会被动用到它。这就是流程的力量,因为外卖机器人嵌入了酒店大堂到房间的送货流程中,让你不得不用,想“渣”也不行。


  1. “渣” AI  -> 你想要 = 你负责 = 要流程


粤语有句话叫“吃得了咸鱼,抵得住渴”,意思就是我选择结果,我要为之负责。所以,对于 AI 的“不负责”和我的“不抉择”其实就有着微妙的关系。要不要“抉择”,关键就是我有没有明确的、具象的目标,我称之为“我想要的”。深入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后,我发现一旦我明确知道“我想要的”,像 Agent 那样让 AI 自己规划流程输出的结果就不那么成立。这时,我们人类自己来定义的”流程“就成了是我们让 AI 输出“我想要的”的关键手段。



那么流程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作用。我理解流程是一系列规划好的步骤和对于每个步骤产出的标准。它的特质,注定流程追求的是效率和确定性。如上图,映射到 AI 的原理中也很有意思,AI 回答的每一个词都由前者的词的特征来计算概率得出。而你写的思考流程,每一步的生成内容,其实都是在不断增强你最终想要的词出现的概率,跟真实世界的流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总而言之,数据需要基于流程之上的数字化,而流程本身的确定性和强制性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 AI 和人的本质带来的难题。所以 AI 在重塑我们的流程的同时,流程也在塑造 AI 。

用"技术工作流程"作为他山之玉


在将于 10 月 18-19 日举办的 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上海站),我策划了「AI 重塑技术工作流程」这个专题,一开始其实有个更开放性的专题设计思路,不限制在技术工作中。后面仔细思考了一下,技术领域作为 AI 赋能的先行者,也作为最了解 AI 原理的一群人,也许可以有他山之玉之功。所以最终我们将专题聚焦在"技术工作流程"中的 AI 重塑


我们期望,正如文章最前面所讲,希望从流程角度去思考,那一刻带来的启发和兴奋,能够在这次专题中得到延续。我们也希望能从改善到重塑,从 AI 作用于流程,到流程作用于 AI,给听众带来丰富的案例和启发。同时,我们也期待有干货的伙伴能加入我们的专题,一起分享你们的经验和见解。

结语


AI 和流程的双向奔赴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从单点 AI 应用到全流程 AI 集成,我们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和挑战。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可能彻底重塑我们的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


但这也引发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欢迎针对下面的问题分享你的想法并讨论:


  1. 应该基于最痛的单点痛点去落地 AI,还是应该从流程的整体出发借助 AI 去优化效率?

  2. 你的工作流程被 AI 颠覆了吗?产出的质量和效率发生了什么改变?组织结构发生了什么改变?

  3. 什么是阻挡 AI 落地的最大障碍,倘若 AI 真的全面融合到工作流程中了,它会不会也变成其它事物出现的障碍呢?

会议推荐

InfoQ 将于 10 月 18-19 日在上海举办 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 ,覆盖前后端 / 算法工程师、技术管理者、创业者、投资人等泛开发者群体,内容涵盖当下热点(AI Agent、AI Infra、RAG 等)和传统经典(架构、稳定性、云原生等),侧重实操性和可借鉴性。现在大会已开始正式报名,可以享受 8 折优惠,单张门票立省 960 元(原价 4800 元),详情可联系票务经理 17310043226 咨询。


2024-08-29 16:5211407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如何使用物联网低代码平台进行画面管理?

AIRIOT

低代码 物联网 低代码开发 低代码开发平台 低代码,项目开发

2022年第一季度消费金融APP用户洞察——总数达4479万人

易观分析

消费金融

跟着官方文档学 Python 之:简介

甜甜的白桃

Python 零基础 6月月更

带你认识图数据库性能和场景测试利器LDBC SNB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人工智能 华为云 图数据库

4种方法教你如何查看java对象所占内存大小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Java 开发 内存 代码

如何制作登录界面

海瞳Seapupil

开箱即用!Linux 内核首个原生支持,让你的容器体验飞起来!| 龙蜥技术

阿里巴巴云原生

Linux 阿里云 容器 云原生

国内首家!EMQ加入亚马逊云科技“初创加速-全球合作伙伴网络计划”

EMQ映云科技

物联网 IoT emq 亚马逊 6月月更

【ELT.ZIP】OpenHarmony啃论文俱乐部—数据密集型应用内存压缩

ELT.ZIP

OpenHarmony 压缩数据 压缩算法 ELT.ZIP

Bit.Store:熊市漫漫,稳定Staking产品或成主旋律

鳄鱼视界

在线文本按行批量反转工具

入门小站

工具

大数据性能提升28%!阿里云新一代本地SSD实例i4开放公测

阿里云弹性计算

大数据 io SSD NoSQL 数据库

可观测,才可靠:云上自动化运维CloudOps系列沙龙 第一弹

阿里云弹性计算

DevOps 可观测性 自动化运维 CloudOps

【干货分享】红黑树硬核讲解

C++后台开发

后端开发 红黑树 linux开发 Linux内核 C++开发

Bit.Store:熊市漫漫,稳定Staking产品或成主旋律

西柚子

大促场景下,如何做好网关高可用防护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高可用 云原生 网关 高可用微服务

今晚战码先锋润和赛道第2期直播丨如何参与OpenHarmony代码贡献

OpenHarmony开发者

OpenHarmony

什么是 ICMP ?ping和ICMP之间有啥关系?

wljslmz

网络协议 ping ICMP 6月月更

工作流自动化 低代码是关键

力软低代码开发平台

Bit.Store:熊市漫漫,稳定Staking产品或成主旋律

小哈区块

OpenSSF 安全计划:SBOM 将驱动软件供应链安全

SEAL安全

软件物料清单

Hi,你有一份Code Review攻略待查收!

Jianmu

后端 Code Review 代码规范 SonarQube checkstyle

Substrate 源码追新导读: 4月底重大更新: Nomination Pool 即将上线, NFT增加锁定功能

彭亚伦

Substrate 波卡 波卡生态

SQL报了一个不常见的错误,让新来的实习生懵了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数据库 sql 程序员 后端 华为云

一套系统,减轻人流集中地10倍的通行压力

天天预约

人脸识别 考勤管理 设备接入 预约工具 疫情防控

关于企业数字化的展望(38/100)

hackstoic

数字化

【ELT.ZIP】OpenHarmony啃论文俱乐部—见证文件压缩系统EROFS

ELT.ZIP

OpenHarmony 压缩数据 压缩算法 ELT.ZIP

拥抱云原生:江苏移动订单中心实践

鲸品堂

云原生

数仓的字符截取三胞胎:substrb、substr、substring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数据库 后端 开发 华为云

于文文、胡夏等明星带你玩转派对 皮皮APP点燃你的夏日

联营汇聚

你“渣”过 AI 吗?你的工作流程被 AI 颠覆了吗?_研发效能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