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etup 活动
ClickHouse 杭州第二届 Meetup 火热报名中,详见文末海报!
MCP(Model Connected Protocol)是一种新兴协议,用于将数据库、API、工具等第三方服务接入大语言模型(LLM)体系。通过部署 MCP 服务器,可以定义客户端如何与您的服务交互。MCP 客户端(如 Claude Desktop、ChatGPT、Cursor、Windsurf 等)连接到该服务器后,就能让 LLM 与这些服务进行实时交互。随着 MCP 快速成为行业默认标准,我们也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 ClickHouse 的官方 MCP 服务器:mcp-clickhouse [https://github.com/ClickHouse/mcp-clickhouse]。
自然语言接口正在几乎所有领域快速普及,ClickHouse 的用户群体也不例外。无论是软件工程师、数据工程师还是分析工程师,大家都在开始使用自然语言和智能体式(agentic)界面来完成部分日常任务。无论你是否精通 SQL,如今都可以通过这种新方式更轻松地与数据交互。我们正看到一个趋势:LLM 正在帮助每个人扩展自己的技能边界 —— 软件工程师能处理更多数据任务,数据工程师能更深入参与开发流程。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更广泛地使用。
在所有这些新型用户体验中,“快速响应”与“流畅交互”成为核心诉求。用户不再是周五下午发出查询,顺道买份 Bánh mì,然后等到周一再来看结果。他们与 LLM 进行的是实时对话式交互,响应必须在数秒内完成,并且支持连续提问与迭代。这个过程中如果引入第三方服务,它们必须跟得上这种交互节奏。如果用户希望通过自然语言与数据库对话,那么底层系统就必须具备这种响应能力。
这正是 ClickHouse 成为智能体驱动数据工作流理想数据库的原因所在。ClickHouse 天生就是为极致性能而设计的分析型数据库 —— 不浪费一丝存储空间、不浪费一毫秒执行时间。甚至在 LLM 与智能体时代到来之前,ClickHouse 就已经在支持大规模交互式分析方面走在前列。我们从未刻意追求成为 Agentic AI 的标配数据库,但有时候,美好的结果就是这么“刚刚好”。
未来的使用场景
尽管智能体接口正快速流行,但整个生态仍处于早期阶段,相关工具、工作流和应用方式都在迅速演进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用户开始跳过传统的 SQL 查询界面和 BI 工具,直接通过 Claude Desktop、ChatGPT 等自然语言界面与数据交互,不写 SQL 就能生成分析结果和可视化图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许多没有数据背景的开发者正在构建面向终端用户的数据产品,借助大语言模型不仅实现前端生成,还能辅助数据建模与查询优化,应对高并发访问需求。
随着 ClickHouse 成为 Observability 2.0 的首选平台,越来越多的 SRE 和 DevOps 团队也开始借助 LLM 查询日志、指标和链路追踪数据。他们无需掌握复杂的查询语法,就能实现全文搜索与数据分析的融合体验。
更进一步地,我们也在构想下一个可能场景:未来的大语言模型,或许可以自动读取可观测性数据,自主生成架构优化建议、性能调优方案甚至 bug 修复建议 —— 用户无需明确提示具体错误,LLM 就能主动感知系统变化并给出反馈。
为了让这一切更加易用,ClickHouse Cloud 即将上线远程 MCP 服务器,作为默认的智能体交互接口。这意味着所有 MCP 客户端都可以直接接入你的云端实例,无需额外本地配置。
想第一时间试用这些 AI 功能?欢迎访问 clickhouse.ai,注册内测候补名单[https://clickhouse.com/ai]。
ClickHouse MCP 智能体示例
为了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我们准备了一系列集成示例,展示如何将主流库与 ClickHouse MCP 服务器对接。
这些示例基于开源的 mcp-clickhouse 服务器即可运行。如果你想了解它在更宏观 AI 架构中的定位,也可以查看我们的 AgentHouse 演示[https://clickhouse.com/blog/agenthouse-demo-clickhouse-llm-mcp],以及我们对“面向 Agent 的分析”方式的一些探索与思考[https://clickhouse.com/blog/agent-facing-analytics]。
全部五个示例可在 ClickHouse/examples 仓库中获取[https://github.com/ClickHouse/examples/tree/main/ai/mcp]。它们默认连接至 ClickHouse SQL Playground [https://sql.clickhouse.com/],你可以根据以下配置快速部署并运行。

在示例中我们也使用了 Anthropic 的模型,并通过 ANTHROPIC_API_KEY 环境变量设置访问凭证。
1.Agno 示例
我们从 Agno(原名 PhiData)开始说起 —— 它是一个轻量级、高性能的 AI 智能体开发库。

使用 Agno 的 API 十分简洁。我们只需通过命令启动本地 MCP 服务器并初始化 MCPTools 工具集,所有工具会自动注册至 mcp_tools 变量。接下来只需将这些工具传入智能体并调用,即可完成交互流程。
查看完整 Agno 示例[https://github.com/ClickHouse/examples/tree/main/ai/mcp/agno]。
2.DSPy
DSPy 用于语言模型编程的斯坦福框架。

相比其他框架,DSPy 的集成稍显复杂。我们同样需要初始化 MCP 服务器,但与其他框架直接传入命令字符串不同,DSPy 要求将启动命令和参数分别传入。
此外,DSPy 要求每次交互都定义一个 Signature 类,其中明确列出输入字段和输出字段。这个 Signature 类在智能体构建时作为参数传入,并通过 DSPy 提供的 ReAct 类进行智能体初始化。
所谓 ReAct,即“推理与执行” —— 它让 LLM 判断是否需要调用某个工具,或者直接结束对话流程;一旦需要调用工具,模型将决定使用哪个工具,并自动生成所需参数。
在集成过程中,我们需要遍历 MCP 工具列表,并将其转换为 DSPy 所支持的格式。
查看完整 DSPy 示例[https://github.com/ClickHouse/examples/tree/main/ai/mcp/dspy]
3.LangChain
LangChain 构建 LLM 应用的开发框架。

LangChain 的接入方式与 DSPy 类似:初始化 MCP 服务器,调用 ReAct 函数创建智能体,并传入 MCP 工具集合。为了让输出更清晰易读,我们(其实是 Claude!)还写了一段自定义渲染逻辑 UltaCleanStreamHandler,用于格式化返回内容。
查看完整 LangChain 示例[https://github.com/ClickHouse/examples/tree/main/ai/mcp/langchain]
4.LlamaIndex
LlamaIndex 为 LLM 构建的数据框架。

同样遵循标准流程:先初始化 MCP 服务端,再将工具和 LLM 一起初始化为智能体。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发现默认的 max_function_calls 设置为 5 次时不足以完成一次完整交互,因此手动将其提升至 10 次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查看完整 LlamaIndex 示例[https://github.com/ClickHouse/examples/tree/main/ai/mcp/llamaindex]
5.PydanticAI
PydanticAI 面向生产环境的 Python 智能体框架。

PydanticAI 提供了最简洁的 API 设计。我们只需初始化 MCP 服务器并将其传入智能体对象。框架会以异步上下文管理器方式运行服务,用户只需在该上下文中发出请求,即可与智能体进行对话。
查看完整 PydanticAI 示例[https://github.com/ClickHouse/examples/tree/main/ai/mcp/pydanticai]
欢迎体验:MCP + ClickHouse 的无限可能
我们对 MCP 与 ClickHouse 的集成探索才刚刚开始,特别期待听到你在项目中如何使用 mcp-clickhouse,也欢迎分享你的实践经验。
立即试用以上集成示例,动手构建属于你的智能体应用吧!如果你遇到任何问题,或者有功能建议,欢迎通过 GitHub 提交 issue,或在 Slack 社区与我们直接交流[https://clickhousedb.slack.com/join/shared_invite/zt-2nvsplppi-I7FnTTjR9zCLAbOZnyqb4g#/shared-invite/email]。
Meetup 活动报名通知
好消息:ClickHouse Hangzhou User Group 第 2 届 Meetup 火热报名中,将于 2025 年 07 月 05 日在杭州西溪万怡酒店(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街道文二西路 770 号.中国五村园 8 号楼)举行,扫码免费报名。


征稿启示
面向社区长期正文,文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关于 ClickHouse 的技术研究、项目实践和创新做法等。建议行文风格干货输出 &图文并茂。质量合格的文章将会发布在本公众号,优秀者也有机会推荐到 ClickHouse 官网。请将文章稿件的 WORD 版本发邮件至:Tracy.Wang@clickhouse.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