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直播-鸿蒙原生开发与智能提效实战!>>>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别怕被淘汰!AI 现在是,将来也永远只是人类的助手|独家对话一线架构大佬 Christian Ciceri

  • 2025-11-12
    北京
  • 本文字数:4059 字

    阅读完需:约 13 分钟

大小:1.95M时长:11:22
别怕被淘汰!AI现在是,将来也永远只是人类的助手|独家对话一线架构大佬 Christian Ciceri

采访嘉宾|Christian Ciceri,软件架构师,Apiumhub 联合创始人,《软件架构指标》作者


在当下软件开发的快速演进与人工智能浪潮交汇的背景下,软件架构师的角色与方法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与变革。

 

过去,架构师的核心职责主要集中在系统设计、模块划分和技术决策上,强调的是稳定性、可维护性以及对技术栈的掌控。然而,随着云原生架构、微服务、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以及低代码/无代码平台的普及,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架构师面临的不再只是技术选择问题,而是如何在快速迭代与持续交付的环境中保持架构健康和团队效率的挑战。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兴起为软件开发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工具和能力。自动化代码生成、智能测试、AI 辅助设计等技术,使得部分传统的架构任务可以由算法快速完成。架构师不再需要亲自绘制所有依赖图或手动分析性能瓶颈,而是可以借助 AI 快速发现潜在问题和优化空间。这一变化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决策权、系统理解与技术判断仍然高度依赖人类的经验和洞察力,如何确保 AI 工具辅助而非替代,成为架构师必须面对的核心议题

 

可以说,软件架构师正处在一个技术能力、业务理解与数据驱动决策三位一体的转型期。在快速迭代的环境中,他们需要掌握新技术、理解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同时引导团队形成共享愿景和架构文化。

 

近日,InfoQ 独家采访了 Apiumhub 联合创始人、知名软件架构专家 Christian Ciceri,带领读者从一线架构师的实战经验出发,深度探讨“可度量、可演化的架构”理念,以及 AI 与现代软件工程工具对架构实践的影响。此次访谈不仅回顾了 Ciceri 本人的成长历程,也提供了丰富的架构实践智慧,让读者在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中,理解如何保持架构质量与团队适应性。

 

Ciceri 的职业路径颇具代表性:他从一线软件开发与架构设计实践中积累经验,目睹了大型企业中灵活性不足、交付周期漫长、流程效率低下的常见挑战。2014 年,他与叶夫根尼·普雷丁(Evgeny Predein)在巴塞罗那共同创立了 Apiumhub,立志将敏捷方法论与软件架构紧密结合到业务运营的核心。正是在长期实践中,Ciceri 逐渐形成了“可度量、可演化架构”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凝练在其著作《软件架构指标》中。他强调,构建稳固且具适应性的系统,不仅能提升软件交付质量,还能保证系统随业务需求同步成长。

 

在采访中,Ciceri 对“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和“架构治理”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系统运行时的质量属性只是整体质量的一部分,真正的架构治理需要对所有软件属性保持持续监控。借助演化式软件架构中的适应度函数(fitness functions),团队能够实时监测架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开发速度下降、缺陷增加或性能问题等架构退化迹象。

 

访谈中另一个高光时刻,是 Ciceri 对 AI 在软件架构中的角色的洞察。他明确表示,AI 可以辅助分析指标、提供可能的改进方案,但无法取代人类的判断与决策。他强调:“只有在人类驱动下,人工智能才能在软件设计中成为真正的生产力工具,而不是取而代之。”对于当前各种 AI 生成的架构建议,他仍然定位它们为“助手”而非“伙伴”,提醒架构师在拥抱 AI 时保持理性。

从架构师到创始人

 

InfoQ:Ciceri 先生您好,阅读您的书了解到您一直是“可度量、可演化架构”的倡导者。能否先谈谈您从一名一线软件架构师成长为 Apiumhub 联合创始人,以及编写《软件架构指标》的经历?

 

Christian:我的职业生涯发展,得益于多年在大型企业从事软件开发与架构设计的实战经验。期间,我遭遇了行业常见的挑战,比如企业灵活性不足、交付周期漫长以及流程效率低下等问题。

 

2014 年,我与叶夫根尼・普雷丁(Evgeny Predein)在巴塞罗那共同创立了 Apiumhub 公司。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将敏捷方法论与软件架构置于业务运营的核心位置。

 

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要创造长期价值,必须专注于可量化且可演进的架构设计。打造既稳固又具备适应性的系统,才能让团队交付高质量软件,并确保软件能随业务需求同步成长。这一理念,最终促使我撰写了《软件架构指标》(Software Architecture Metrics)一书中的相关章节。

 

InfoQ:在这本书中我留意到,许多架构师强调“愿景”,而您更强调“度量”和“指标”。为什么可衡量性在现代软件架构中如此关键?

 

Christian:指标与度量是推动争议更趋近客观的有效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与团队共同秉持的架构愿景,仍是软件架构师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InfoQ:AI 工具正在自动化部分设计、编码和测试工作,但架构往往仍依赖人的判断。您认为哪些架构设计环节可以真正被 AI 增强?哪些仍应由人主导?在 AI 辅助开发与智能化工程工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您的架构哲学有哪些新的变化?

 

Christian:虽然人工智能有望成为软件架构师工作中非常实用的助手,但我确实认为它无法取代技术决策过程。技术决策必须由人类的能力和经验来主导。

 

换句话说,我深信,只有在人类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在软件设计中才能成为真正的生产力工具,而非相反。

 

InfoQ:如今出现了越来越多 AI 生成的架构建议(如微服务拆解、依赖图优化等),您认为这些工具目前是否足够可靠,能成为“架构伙伴”?还是仍停留在“助手”阶段?

 

Christian:在我看来,这些工具有助于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发掘新的可能性,但正如我之前所说,它们无法取代人类的决策过程。在我看来,这些工具现在是、将来也永远会是有价值的 “助手”。

 

InfoQ:Apiumhub 与许多大型企业合作进行架构转型。在这些项目中,您认为最大的阻力来自哪里——技术层面,还是文化层面? 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可持续的“架构文化”,而不仅仅是设立一个“架构部门”?

 

Christian:在马丁・福勒一篇题为《谁需要架构师》的旧文中,他区分了传统架构师的两种角色 —— 决策者与引导者,其中后者是 “提升团队水平” 的最佳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在团队内部建立真正的软件架构文化,与开发人员并肩工作,尤其是在建模阶段。

 

不过,我坚信软件架构是工程学这个更广泛领域内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我的意思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架构师,但这并非可以随意为之的事情。要成为一名高效的架构师,你需要研读大量的科学文献,并持续深化对该领域的理解。

持续架构与架构可观测性

 

InfoQ:如何将“可观测性”融入系统设计,使架构质量不再只是文档指标,而是实时可见、可验证的?

 

Christian:“可观测性”通常指的是系统运行时的质量属性,而这只是系统整体质量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为系统引入架构治理或者架构设计意味着要对所有软件属性保持持续的管控。 实现这一过程的一个良好方法是采用“演化式软件架构”中的相关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适应度函数(fitness functions)。

 

InfoQ:面对多 AI 代理、低代码组件、分布式系统等复杂生态,您建议架构师如何构建架构层面的“可观测工具箱”? 有哪些信号能提醒团队:他们的架构正变得越来越“不可观测”、难以演进?

 

Christian:当我们从架构治理的角度思考“可观测性”时,一次架构性的错误,理想情况下应该能够通过失败的架构单元测试被检测到。不过,架构退化的迹象通常是逐步显现的,例如开发速度变慢、缺陷和运行时问题(如性能问题)增加、系统在应对更高负载时出现困难,以及其他类似的症状。

 

InfoQ:在您的著作中,您提出要将架构质量属性(如可扩展性、可维护性、模块化)与具体的可量化指标相连接。实践中,团队对这种理念的接受度如何?

 

Christian:根据我们的经验,这其实取决于团队的具体情况。总体而言,指标不应该被强制设定为目标,而应当结合团队的文化建设,谨慎地引入和推广——这才是真正的出发点。另一个关键点是,指标的使用应当建立在真实且公认的痛点之上,也就是那些团队成员都能感同身受、并一致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InfoQ:您在实际项目中见过哪些被误用或被误解的架构指标? 能否举一个具体案例,说明架构指标如何帮助发现系统“架构退化”问题,或指导架构重构决策?

 

Christian:我认为被最滥用的指标是测试代码覆盖率。问题在于,这个指标几乎无法告诉我们测试策略是否真正有效——测试效果主要取决于被测试模块(如类、方法等)的设计质量。不过话说回来,当代码覆盖率数字非常低时,它依然是一个有用的信号,因为这通常明确反映出团队生产力不足,或是开发流程存在问题。

 

InfoQ:随着 AI 进入软件分析领域,是否有可能出现一种“智能架构监控”机制,让系统指标不仅被观测,还能被自动优化?

 

Christian:不,在我看来,这仍然属于“科幻”的范畴。虽然人工智能确实可以在分析指标、提出潜在改进建议等方面提供帮助,但它无法取代人类的判断力,也无法替代软件架构中所需的细致决策过程。软件架构涉及权衡取舍理解业务背景以及预判未来需求等方面,而这些都是目前难以在自动化系统中完全编码和实现的。

AI 时代架构师的黄金生存法则

 

InfoQ:在您看来,当下优秀架构师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是分析能力、领导力、共情力,还是好奇心?

 

Christian:你说的这三种特质,包括分析能力、领导力、共情能力都很重要。分析能力当然是理解复杂系统、做出稳健架构决策的关键。但我认为,好奇心同样珍贵——它推动持续学习,帮助你不断掌握新技术与新实践,并且常常能引导出那些单靠分析无法得出的创造性解决方案。在许多方面,正是好奇心让架构师能够在不断变化的领域中成长与适应。

 

InfoQ:如果您愿意的话,能否请您推荐一两本您认为正在或者将要影响“架构师思维”的书籍或资源给我们的读者?

 

Christian:所有广为人知的领域驱动设计(DDD)著作都很有参考价值, 但如果你想获得更深入、且更贴近当代的软件设计洞见,我推荐阅读 Vladik Khononov 的《Balancing Coupling in Software Design》

 

InfoQ:如果有一个“架构师黄金法则”在智能时代仍然适用,您会说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Christian:我们这一行业的核心“黄金法则”是:把“我(I)从架构(architecture)中去掉。架构是一种共享的愿景,你不能仅凭自己对领域的理解就做出决策。真正的架构工作应当让整个团队共同参与,确保所有决策都是集体性的。

2025-11-12 15:302
用户头像
李冬梅 加V:busulishang4668

发布了 1201 篇内容, 共 825.1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312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聊聊redo log是什么

程序猿阿星

Redo Log MySQL InnoDB

为什么需要线程池?什么是池化技术?

王磊

面试

Redis现网那些坑:用个缓存,还要为磁盘故障买单?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redis 缓存 SSD 磁盘故障 缓存Redis

为什么需要线程池?什么是池化技术?

CRMEB

我的奋斗:我在外企那些年(一)

IC男奋斗史

职业规划 芯片行业思考

我的奋斗:我在外企那些年(二)

IC男奋斗史

职业规划 芯片行业思考

第三次“世界大战”——芯片保卫战,无烟的战场

IC男奋斗史

芯片行业思考

iOS防截屏|担心App内容被截屏泄露吗?这个开源库就是你要的

LabLawliet

ios

云原生网络利器--Cilium 总览

Daocloud 道客

ebpf cilium 云原生网络 容器网络方案

Kafka中指定副本为Leader的三种实现方式

石臻臻的杂货铺

kafka 运维

芯片工程师太贵?贵你妹啊

IC男奋斗史

芯片行业思考

看到字节跳动28岁员工猝死,我都想润了......

IC男奋斗史

职业规划 芯片行业思考

微博评论架构设计

刘洋

#架构实战营 「架构实战营」

Hoo虎符研究院|2022年三月值得关注的赛道

区块链前沿News

Web NFT 元宇宙 虎符交易所

凤姐如何变冰冰?

IC男奋斗史

芯片技术

通过简书网学习 ActionChains,selenium webdriver 学习第3篇

梦想橡皮擦

Python 3月月更

检测图片中是否有二维码

逆锋起笔

android 二维码 Android端 3月月更

数仓中长跳转问题复现及解决方案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寄存器 GaussDB(DWS) 长跳转 编译器O2

润还是不润?这是个问题

IC男奋斗史

职业规划 芯片行业思考

博文推荐|使用 Apache Pulsar 构建边缘应用程序

Apache Pulsar

开源 架构 分布式 云原生 Apache Pulsar

PostmangRPC功能使用介绍

蜜糖的代码注释

gRPC 调试 Postman 3月月更

IC应届生40万白菜价!从业多年的资深专家手把手指导你如何选择offer!

IC男奋斗史

职业规划

VuePress 博客优化之中文锚点跳转问题

冴羽

typescript Vue 博客 vuepress 博客搭建

这是我们的黄金时代

IC男奋斗史

职业规划 芯片行业思考 芯片技术

Ember 速度最快、性能最高的渲染技术框架之一

devpoint

前端框架 ember.js

云原生多云应用利器 -- Karmada 调度器

Daocloud 道客

Kubernetes 云原生 开源软件 Karmada

我是一名数学专业的应届博士,我该如何选择offer?

IC男奋斗史

职业规划

芯荒荒,汽车芯片路在何方

IC男奋斗史

芯片行业思考 芯片技术

裸奔?哒咩!

IC男奋斗史

芯片技术

李凌:6 年,我如何从开源小白成为 Apache 顶级项目 PMC

腾源会

开源 腾源会

别怕被淘汰!AI现在是,将来也永远只是人类的助手|独家对话一线架构大佬 Christian Ciceri_业务架构_李冬梅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