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月 19 日,据 The Information 披露,OpenAI 计划于未来五年内追加 1000 亿美元,专门建设备用服务器,用来应对突发的算力荒与供应链中断。此外,OpenAI 计划未来五年内投入 3500 亿美元用于常规服务器租赁,平均每年支出接近 850 亿美元。
对比之下,亚马逊 AWS、微软、谷歌云和甲骨文四大云服务商的客户去年在服务器上的总花费才 2000 亿美元。
从缺算力到造算力,OpenAI 打出史上最大手笔。
这不是盲目冒进,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防御战。据世界新鲜事消息,过去,ChatGPT、DALL·E、Sora 等产品曾因算力不足而被迫延期上线,商业节奏屡次受阻。
如今,OpenAI 显然不想重蹈覆辙。
随着 AI 技术迭代提速,谁能提前锁定算力,谁就能掌握市场节奏。OpenAI 用千亿美元下注,表明它要在这场被称作“人工智能军备赛”的全球竞赛中抢占先机。
算力困局:从功能推迟到商业节奏受阻
算力焦虑,正在成为 OpenAI 最大的隐痛。
过去几年,几乎每一款重量级产品都遭遇过资源瓶颈:从多模态功能到旗舰模型,再到图像和视频生成工具,故事几乎如出一辙——热度爆棚,用户蜂拥而至,随后便是限流、延期甚至关停。
今年 3 月,ChatGPT 上线“照片转动画”功能,本应是一次多模态突破的高光时刻。短短几天,使用人数暴增,服务器瞬间超载,OpenAI 只能临时缩小开放范围,将“全民体验”收缩为小规模测试。几个月后,同样的窘境出现在 GPT-5 身上。原定夏季发布的新一代模型因训练算力不足推迟到 8 月,错过了最佳宣传窗口,也让竞争对手抢走了曝光机会。更早之前,DALL·E 频繁出现超时排队提示,视频生成模型 Sora 则在开放申请后火速关停注册,理由依旧是“超出负荷”。
这些碎片拼接成一个清晰的脉络:OpenAI 的技术野心常常被硬件现实拉回地面。对一家以快速迭代维持竞争力的公司来说,算力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决定节奏和市场位置的战略瓶颈。
据 Business Insider 报道,OpenAI 首席财务官 Sarah Friar 在公开场合坦言,公司最大的挑战就是算力始终供不应求。她的这句话,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这些尴尬插曲的注解。
因此,便有了这笔千亿美元的备用服务器池投资。它的意义远不止于“买机器”:一方面,它像一支随时待命的影子部队,在高峰或供应链波动时及时顶上,保障研发与迭代的稳定节奏;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演变成新的商业模式。就像亚马逊当年把过剩服务器变成 AWS,OpenAI 未来完全可能把冗余算力转化为对外服务的新利润引擎。
换句话说,这 1000 亿美元既是防御,也是进攻——既守住产品的稳定,又为商业化开辟新的可能。对 OpenAI 而言,这笔投入不仅是补课,更是其“算力帝国”蓝图的开端。
GPT 背后的超级电厂
1000 亿美元的备用金只是序章,真正的重头戏是“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
2025 年初,OpenAI 主导启动这项总规模高达 5000 亿美元的超级基础设施项目,联合软银、甲骨文(Oracle)、英伟达(NVIDIA)、Arm、微软等多家科技巨头,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建设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与单纯“买服务器”不同,Stargate 的构想覆盖土地、电力、芯片、数据中心到软件平台,意在搭建一套完整、自主、可控的算力帝国。
在全球算力资源紧张、GPU 供应周期拉长、AI 军备竞赛升温的背景下,算力已成为决定节奏的核心要素。OpenAI 希望通过 Stargate 摆脱对微软和 AWS 等传统云厂商的依赖,逐步过渡到“自主可控的 AI 国家电网”。正如 Altman 所言,未来 OpenAI 的算力需求可能超过整个美国电网。这项投入与备用服务器池相呼应,正在构建全球算力网络的雏形。
与此同时,OpenAI 的转型并不止于云端。公司正与立讯精密合作开发 AI 原生硬件,并携手博通设计自研芯片,预计明年量产。目标是打造“端侧 + 云端”的双重生态:用户设备可在本地完成部分计算,而更复杂的推理由云端超级模型完成。这种软硬结合不仅能提升体验,也能像苹果通过 iPhone 构建闭环一样,增强用户黏性。
从备用服务器到 Stargate,从自研芯片到端侧设备,OpenAI 正在加速完成从模型公司到 AI 基础设施帝国的转型。
分析人士认为,OpenAI 从“缺算力”到“造算力”的转型是一场高风险豪赌:若计划成功,公司将在全球 AI 军备赛中掌握算力与生态双重主导权;若失败,巨额投入可能成为沉重负担。但无论结果如何,OpenAI 已不仅是 ChatGPT 的开发者,更在向全球 AI 基础设施巨头迈进。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openai-spend-100-billion-backup-servers-ai-breakthroughs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openai-cfo-sarah-friar-cloud-giants-learning-on-our-dime-2025-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