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全球首款碳纳米管微处理器问世!基于 RISC-V 架构,“硅”不再是芯片的唯一选择

  • 2019-08-29
  • 本文字数:1936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全球首款碳纳米管微处理器问世!基于RISC-V架构,“硅”不再是芯片的唯一选择

MIT News Office消息,MIT 工程师用碳纳米管制成了一种先进的微处理器。这款微处理器利用了硅芯片相同的制造工艺,但与传统的硅材料相比,碳纳米管制成的这款芯片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更快的运算速率。


8 月 28 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这款碳纳米管微处理器,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的硅芯片制造工艺制造,还采用了 RISC-V 开源芯片架构。这款微处理器的问世,使碳纳米管处理器在芯片领域变得更加实用,且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硅晶体管——在 1 位和 0 位之间进行计算转换的关键微处理器组件——已经在计算机行业中存在了几十年。正如摩尔定律所预测的那样,业界已经能够缩小规模,每隔几年就在芯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但随着后摩尔时代的到来,晶体管的集成已经不再和以前一样容易。


制造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CNFET)已成为下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目标。研究表明,与硅相比,CNFET 具有 10 倍左右的能源效率和更快的运算速度。但是,当大规模生产时,晶体管往往有许多影响性能的缺陷,因此它们仍然不切实际。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传统硅芯片铸造厂的工艺,发明了新技术,极大地限制了缺陷,并实现了 CNFET 制造过程中的全功能控制。他们展示了一种 16 位微处理器,具有超过 14000 个 CNFET,可以执行与商用微处理器相同的任务。《Nature》杂志的论文描述了微处理器的设计,包括 70 多页的详细制造方法。


该微处理器基于 RISC-V 开源芯片架构,而且能够准确地执行全套指令。除此之外,它还执行了经典“Hello,World!”的修改版本——“Hello, World! I am RV16XNano, made from CNTs”


“这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芯片,由大部分新兴的纳米技术制成,有望用于高性能和高能效计算,”共同作者 Max M. Shulaker 说道,“硅是有限制的。如果我们想在计算领域继续取得进展,碳纳米管是最有希望克服这些限制的方法之一。这篇论文彻底改变了我们用碳纳米管制造芯片的方式。”


解决 CNFET 的“祸根”

生产碳纳米管处理器有三个巨大的挑战:材料缺陷、制造缺陷和功能问题。


多年来,碳纳米管固有的缺陷一直是“该领域的祸根”,Shulaker 说。理想情况下,CNFET 需要半导体特性对应位元 1 和位元 0。但不可避免的是,一小部分碳纳米管是金属的,它们会减缓或阻止晶体管的 1 和 0 之间的切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芯片将需要纯度在 99.999999%左右的碳纳米管,而这在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


MIT 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名为 DREAM(“designing resiliency against metallic CNTs”的缩写)的技术,该技术以一种不会干扰计算的方式定位金属碳纳米管。在此过程中,他们将严格的纯度要求降低了约 4 个数量级,即 10000 倍,这意味着他们只需要纯度达到 99.99%左右的碳纳米管,而这是目前可能的。


“'DREAM’双关语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是梦想的解决方案。” Shulaker 说,“这使得我们可以购买现成的碳纳米管,将它们放到晶圆上,然后像平常一样构建我们的电路,而不做任何特别的事情。”

去除“污染”与调优

CNFET 的制造始于将碳纳米管在溶液中沉积到具有预先设计的晶体管结构的晶圆上。然而,一些碳纳米管不可避免地会随机地粘在一起,形成大束,就像意大利面串成小球一样,在芯片上形成大颗粒污染物。


为了清除这种污染,研究人员发明了 RINSE。晶圆片用一种促进碳纳米管粘附的试剂进行预处理。然后,在晶圆上涂上某种聚合物,并浸入一种特殊的溶剂中。这样一来,聚合物就会被冲走,因为它只能带走大的碳束,而单个碳纳米管则会保留在晶片上。与类似的方法相比,该技术使芯片上的颗粒密度降低了约 250 倍。


最后,研究人员解决了 CNFET 常见的功能问题。二进制计算需要两种类型的晶体管:“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N”型晶体管的 1 为开,“P”型晶体管的 0 为开。传统上,用碳纳米管制造这两种类型的晶体管一直具有挑战性,通常会产生性能各异的晶体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MIXED”的技术(用于“与静电掺杂交叉的金属界面工程”),它可以精确地调整晶体管的功能和优化。


在这种技术,他们将某些金属附着在每个晶体管上 (铂或钛 ),这使得晶体管可以固定为 P 或 N。然后,它们通过原子层沉积将 CNFET 涂覆在氧化物化合物中,这使得它们可以调整晶体管的特性适用于特定应用。例如,服务器通常需要性能非常快的晶体管,但它会消耗能量和电能。另一方面,可穿戴设备和医用植入物可能使用速度较慢、功率较低的晶体管。

写在后面

毫无疑问,碳纳米管微处理器的成功将会带来巨大的改变。目前 95%以上的芯片制造都离不开硅晶体管,而来自 MIT 碳纳米管微处理器的成功,给芯片制造带来了一种新的方向。


我们不敢保证未来所有的芯片都将集成碳纳米晶体管,但这款横空出世的微处理器带来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硅”不再是唯一选择。


当然,也许“硅谷”也不再是。


2019-08-29 13:547723
用户头像
张之栋 前InfoQ编辑

发布了 91 篇内容, 共 52.8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59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多点DMALL与OceanBase:实现租户间资源完全隔离与低成本系统升级

老纪的技术唠嗑局

oceanbase 国产数据库

云智慧CastrelAI:生成式AI重塑故障根因新范式

云智慧AIOps社区

智能运维 IT 运维 工单管理

AI智能体标准化之路:从西部荒野到协议共识

qife122

AI智能体 人工智能治理

qData 数据中台开源版发布 1.0.3 版本,全面升级数据质量与稽查管理能力

千桐科技

数据治理 qData 开源数据中台 Java数据中台 千数平台

基于YOLOv8的无人机交通监控-十类城市交通场景目标精准识别【含完整训练源码+部署教程】

申公豹

人工智能

华为云Tokens服务全面接入384超节点,以“大杂烩”优势打造先进算力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人工智能 华为云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CloudMatrix384超节点 Tokens

深入解析Cairo静态分析工具Amarna:安全编程新利器

qife122

静态分析 区块链安全

Google Translate 新增 AI 实时翻译和语言学习功能;奥特曼:手机电脑难发挥 AI 潜力,需要更先进硬件丨日报

声网

一篇推文如何引爆一个 AI 硬件项目?Build in Public 到底是什么?丨活动回顾

声网

技术干货丨基于SimSolid的塑胶模具温度场瞬态分析

Altair RapidMiner

汽车 制造业 仿真 CAE SimSolid

IT管理员遇到了公司数据泄露问题,老板要让IT管理员出一个泄露报告, IT管理员怎么办?

运维有小邓

Databend 亮相 DTCC 2025:存算分离架构引领湖仓一体化

Databend

了解CDC(变更数据捕获)如何革新数据集成方式

谷云科技RestCloud

数据传输 ETL 实时同步 CDC 数据集成平台

哈尔滨等保测评:企业如何高效通过测评

等保测评

邀请函丨Altair 2025 青年才俊支持计划启动!

Altair RapidMiner

人工智能 AI 仿真 CAE Simlab

基于开发者空间知识推荐能力,搭建DeepSeek知识集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DeepSeek 华为开发者空间

欧洲数字化养殖平台 Herdwatch 借力 Iceberg + StarRocks 提升分析能力

StarRocks

数据库 iceberg StarRocks 湖仓一体 Herdwatch

从文本到二进制:HTTP/2不止于性能,更是对HTTP/1核心语义的传承与革新

poemyang

网络协议 RPC HTTP2.0 RPC框架 HTTP/2

智联招聘 × Pulsar|Pulsar 客户端在高吞吐场景下的内存控制实践

AscentStream

消息队列

Elasticsearch 8.17 智能检索升级全攻略

阿里云大数据AI技术

搜索引擎 elasticsearch 阿里云 多模态 rag

从易用性的角度来看,哪个ETL平台比较好用?

谷云科技RestCloud

Apache ETL 数据集成平台 ETLCloud informatica

白嫖ClaudeCode秘籍大公开!超详细

王磊

大数据-80 Spark 从 MapReduce 到 Spark:大数据处理引擎的三代演进全景解析

武子康

scala 大数据 flink spark 分布式

产研协作必备!一键拆分用户故事,敏捷冲刺规划不要太轻松

职场工具箱

效率工具 产品经理 敏捷开发 在线白板 在线协作

快时尚电商行业智能体设计思路与应用实践(三)借助 Transcribe/Polly 打造新一代智能语音客服,实现媲美人工客服的对话体验

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

哈尔滨等保测评流程:从准备到完成的详细指南

等保测评

当远控遇上AI会擦出什么火花?细数ToDesk与向日葵的AI赋能功能

小喵子

远程 向日葵 ToDesk

AI Agent 发展趋势与架构演进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AI 云原生 agent

AWS OpenSearch 可观测最佳实践

观测云

AWS

JeecgBoot代码生成器1.5.1重磅升级:一键生成,告别手工迁移

JEECG低代码

低代码 代码生成

AI测试平台实战:自动化评分与多模型对比评测深度解析

测试人

全球首款碳纳米管微处理器问世!基于RISC-V架构,“硅”不再是芯片的唯一选择_AICon_张之栋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