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力工场新鲜事:
模力工场秋季赛进行中,十月首期榜单如下,恭喜各位上榜的同学!完整榜单见模力工场网页端或小程序端秋季赛区域。

模力工场秋季赛合伙人火热招募中!正在联合多方资源,共同打造开发者与用户的盛大嘉年华。我们也在持续征集更多类型的奖品,诚邀各界合作伙伴加入!
您可以提供:技术资源,如算力券、大模型/平台使用账号、工具订阅等;品牌资源如定制周边、玩偶礼品、特色产品等;资金或宣传支持如助力活动传播与开发者激励。
我们相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合作定能让赛事更精彩,也让开发者和用户收获更多。 扫码添加模力工场秋季赛联系人,洽谈合作!

014 周榜单总介绍:
本周模力工场 AI 应用榜上线 8 款 AI 应用,覆盖教育学习、设计创意、工作效率、软件开发 等多个方向,既有科研工作者的“高能伙伴”,也有日常办公场景中的“效率神器”。如果你正在寻找能真正提升工作流的 AI 工具,这期榜单绝对值得收藏。
本周上榜应用周报:
Lab4AI大模型实验室 📍北京: 教育学习、社交社区、其他类,Lab4AI 是高性能 GPU 场景的实操平台,致力于通过 AI 构建一体化论文阅读、复现与创新服务,提供课程+实操一站式服务。
咔片PPT📍成都: 工作效率、设计创意、教育学习类, AI 深度赋能的 PPT 在线制作工具,内置超 10w+专业级模板素材,助力用户快速产出高质量 PPT!
一键职达 📍上海: 工作效率类,用 AI 自动投简历!
iSlide AI PPT 📍成都: 工作效率、设计创意、教育学习类, iSlide 让 PPT 设计简单起来
360纳米:工作效率、数据分析、设计创意类,纳米 AI 搜索是一款集成了多种 AI 模型的搜索平台,支持文字、语音等多种输入方式,提供搜索、答疑、分析、写作、创作等功能。
lovart:设计创意类,让设计更加智能,让交付更加高效
造点AI:设计创意类,夸克团队推出的 AI 图像与视频创作平台
扣子:工作效率、软件开发类,扣子为 AI 应用(包括智能体)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站式全链路的 AI 应用搭建能力,包括应用开发、测评、监控和丰富的发布渠
榜首应用开发者 Q&A
本周模力工场助手小 A 采访了榜一应用Lab4AI大模型实验室的开发者,带来六个快问快答。
开发者自我介绍:模力工场的小伙伴你们好!我们是Lab4AI大模型实验室的开发团队。我们一直以来做的都是售前和生态方面的事情,所以和高校的学生老师还有一些开发者接触得比较多,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环境配置、算力资源、实操平台是科研和学习的难题。于是就想提供一些好用的 AI 工具链、打包好的环境,能够一键复现的案例、精品的 AI 课程,来助力科研和学习的过程。所以就有了 Lab4AI 大模型实验室这样一个提供高性能 GPU 算力的实操平台,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欢迎大家光临我们的网站!
Lab4AI大模型实验室是什么:Lab4AI 大模型实验室是基于高性能 GPU 算力的场景化实操平台和内容社区,致力于提供通过 AI 构建一体化论文阅读、复现与创新服务,AI 项目复现实操和 AI 课程+实操一站式服务。
针对高校科研用户,Lab4AI 提供高性能 GPU 算力、打包好的环境及 AI 工具链,帮助用户进行论文阅读、复现及创新。
针对行业用户和 AI 开发者,Lab4AI 提供项目复现环境、精品 AI 课程及匹配的算力场景,帮助用户进行大模型学习、实操和方案的落地。
小 A:Lab4AI 大模型实验室是如何降低科研技术门槛的? 是否意味着即使缺乏深厚编程功底的科研人员,也能借助平台完成复杂的实验?可以举例说明 Lab4AI 具体消除了哪些技术壁垒吗?
开发者说:降低技术门槛的方式:主要通过 AI 工具链和打包好的环境、以及配套的高性能算力来降低大模型科研、技术实践的技术门槛,帮助编程功底不深、尤其是在科研领域经验较少的学生,完成复杂的实验。
对科研人员来说,发论文是重要而又困难的任务。想发论文就必须去阅读和分析大量论文,还要复现前人的论文,然后再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点。Lab4AI 大模型实验室就是想要从论文阅读开始打造一站式的辅助科研。提供 AI 翻译、AI 导读、AI 问答等工具,助力论文阅读、论文复现、论文创新的全流程。
消除的技术壁垒:Lab4AI 大模型实验室提供打包好的环境,用户来了之后无需准备复杂环境,就能一键复现。让用户将重要的时间放在科研创新上,而非环境准备上。
小 A:Lab4AI大模型实验室自上线以来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功能演进? 最初版本的核心功能有哪些,与现在相比新增或改进了哪些关键模块?这些演进背后主要基于用户怎样的需求变化或技术趋势?
开发者说:Lab4AI 的功能演进围绕用户核心需求与技术落地场景的拓展,呈现出从“工具支撑”到“生态构建”的发展路径。
初始版本我们以高性能 GPU 算力为核心支撑,聚焦两大核心场景:AI 论文复现与 AI 课程实操,为科研与教学提供基础的算力运行环境和场景化适配。
后续版本迭代强化了“实用性”,新增论文 AI 工具链,拓展出 AI 项目复现板块,提升了用户操作效率、丰富了用户的大模型实践选择空间。
之后我们又继续将 Lab4AI 整合为“算力资源+实验平台+社区互动”的综合体系。
这些演进是 Lab4AI 满足用户从“能用”到“好用”再到“共创”需求的体现,也是顺应从“单一算力”到“全栈生态”技术趋势的体现。
小 A: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用户案例可以分享? 比如某位用户用了 Lab4AI 后科研习惯或产出发生了显著改变。这样的真实案例如何影响你们对产品价值和方向的思考?
开发者说:有啊,这其实也是我们众多用户的反馈。他们反馈说使用 Lab4AI 后明显更省时省力了。一般要复现一篇论文需要去找代码,但是现在好多论文的摘要后面虽然附有代码链接,但是是空的/内容缺斤少两,不少顶刊也是,有些是代码上传了,但用的不是论文里的链接。但 Lab4AI 大模型实验室不仅提供论文和论文代码,还会提供算力,打通学术论文与代码实现的链路,提供一键论文复现功能。
此外,Lab4AI 因为有完整封装的 conda 环境,可以免去环境搭建的过程。就可以去下载相应的数据集,放到对应的位置,修改对应数据操作代码中数据集的路径,GPU 内存不足的时候,因为 lab4ai 有自有高性能 GPU 算力做支撑,所以也不用担心。用户使用的时候就觉得省时省力还很安心。
有部分用户非常喜欢我们的一键复现功能,点击立即体验,直接就可以复现代码了,给了很多的指引,省去了很多环境准备的时间。
小 A:Lab4AI大模型实验室目前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提供大模型支持和算力服务本身成本不菲,平台如何在保持普惠的同时实现可持续运营?
开发者说:Lab4AI 的商业模式可以概括为:“以算力为底座、工具链为引擎、大模型教育科研及行业应用场景为核心,构建‘普惠+闭环’的 AI 科研赋能生态”。
核心商业模式为:分层服务 + 场景闭环。Lab4AI 并非单纯售卖算力或课程,而是围绕 AI 科研与学习的完整生命周期构建了一个闭环服务体系,通过多层次服务实现商业价值:
基础层:按需高性能 GPU 算力服务,对学生群体友好。
工具层:AI 增强型科研工具链(差异化竞争力),提供 AI 导读、翻译、代码解析、实验管理等工具,提升科研效率。
内容层:课程+实操一体化产品(高附加值服务),形成“学-练-研”闭环,提升转化率。
生态层:从复现到创新的成果转化路径,平台支持优秀项目对接孵化、投资甚至产业合作,未来可探索分成机制或孵化服务。
小 A:展望未来 3 年,您对 Lab4AI 大模型实验室有着怎样的愿景?希望它成长为一个怎样的平台?
开发者说:Lab4AI大模型实验室致力于为科研人员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助力科研。
希望在未来 3 年,Lab4AI 大模型实验室能基于用户的需求痛点,完善 AI 工具链,更好地助力用户大模型科研和行业实践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真正地成为一个提供高性能 GPU 算力的一站式大模型科研、学习与实操平台。
希望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将自己的复现案例上传至 Lab4AI 进行共享,让更多科研经验较少的学生以及希望快速高效进行大模型行业实践的企事业人员、以及大模型课程和实操的学习者受益。除了丰富论文复现和项目复现案例外,Lab4AI 还希望做好社区功能,让大模型实验室成为一个专门的讨论大模型训练微调、开发应用经验与困惑的地方,用户不必四处搜索信息,发帖求助,在 Lab4AI 大模型实验室就能交流、找到答案,同时还能动手实操,去锻炼自己的能力。
希望能上架越来越多的最新的和经典的精品 AI 及大模型课程,让用户有良好的学习与实操体验。
来自上周榜首应用 Planori 的开发者 Yuan 的问题:您的产品做了哪些社交媒体的营销推广?(有没有在海外做推广)在产品的宣传上有没有什么心得和经验?
开发者说:我们在社交媒体营销上,做了一些工作,营销的范围仍聚焦在国内。
Lab4AI 大模型实验室的社交媒体营销以“用技术场景传递价值”,构建了多平台协同的传播体系,重点布局三类渠道与内容形态:垂直科技社区的深度渗透、行业用户的精准激活与运营、泛科技平台的专业与价值传递。
AI 工具类产品的受众高度细分,Lab4AI 始终以“需要高性能算力支撑的科研/教学/开发人群”为核心,拒绝泛化内容,宣传围绕“解决复现难、工具散、算力不足”三大痛点展开。
叮留给下周开发者的问题:您采取了或者将采取哪些行动来获得有效的用户增长(精准的用户)?
本周必试应用:
应用名称:咔片PPT
关键词:AI 演示力 · 模板宇宙 · 极速出片
小 A 推荐:咔片 PPT 不仅有 10 万+模板素材库,更重要的是它能根据主题、语气、受众自动生成结构化 PPT 内容,一键完成配色、排版、图表,效果堪比专业设计师,让创意、内容与呈现真正合一。
上榜冷门但有趣的应用:
应用名称:lovart
关键词:智能设计 · 团队创作加速器
小 A 推荐:它能识别设计意图、自动生成方案,还能在团队协作中即时同步 AI 修改建议。对设计师或内容团队来说,lovart 不是替代,而是第二个思考者——它理解美感,也理解节奏。如果你想体验 AI 如何在创意场里“默契共创”,这一款非常值得一玩。
本周上榜应用趋势解读:
本周模力工场榜单的关键词是“实干力觉醒”——AI 不再只是辅助你完成任务,而是开始真正“接管工作流”。AI 应用正从“创意生成”迈向“任务执行”阶段:从 Lab4AI 的科研复现,到一键职达的自动投递,再到扣子的一站式开发与 360 纳米的多模态搜索,AI 正在深入各个专业领域,成为生产链的底层执行者。同时,以咔片 PPT、iSlide、造点 AI 为代表的创作工具,也在让内容产出更高效、更智能。
最后再介绍一下模力工场的上榜机制和加入榜单的参与方式,欢迎大家继续积极参与提交 AI 应用:
模力工场 AI 应用榜并非依靠“点赞刷榜”,而是参考以下权重维度:
评论数(核心指标,代表社区真实反馈)
收藏与点赞(次级指标)
推荐人贡献(注册推荐人可直接为好应用打 Call)
加入榜单的参与方式:
如果你是开发者:上传你的 AI 应用,描述使用场景与核心亮点;
如果你是推荐人:发现好工具,发布推荐理由;
如果你是用户:关注榜单,评论互动,影响榜单权重,贡献真实声音。
One More Thing,对于所有在模力工场上发布的 AI 应用,极客邦科技会借助旗下各品牌资源进行传播,短时间内触达千万级技术决策者与开发者、AI 用户:
InfoQ 全媒体矩阵
AI 前线全媒体矩阵
极客时间全媒体矩阵
TGO 鲲鹏会全媒体矩阵
霍太稳视频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