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Story points vs. Working hours

  • 2008-04-13
  • 本文字数:1477 字

    阅读完需:约 5 分钟

在 Agile 中, Story point 和 Working hours 都是用于评估完成每个 Story 所要付出劳动,只不过前者使用相对尺寸来估计,后者则使用绝对时间。那么,在实际工作中,Story point 和 Working hours 是否需要联系到一起?

最近,徐毅在 AgileChina 讨论组提出有关“究竟有没有必要或者有没有意义将 Story point 与 Working hours 牵连到一起?”的疑问。之所以有这么一问,是由于他注意到,貌似上层管理者用这些数据来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即部门有多少人头,按照历史的 story point 消耗速率,和汇报的相关人员的 capacity 总和(working hours)来个除法,得到个系数,用这个系数来评估当前的资源状况等,如是否有足够的人力来完成项目。

同时,他认为 story point 更多的是讲求相对大小,而用 working hours 进行估算后,很容易在开发时被直接度量,有“客观标准”之嫌,想了解讨论组中其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而 ifire zhang 则认为,这种联系没有太大必要,并以其所在项目的做法为例。

一般把 sprint backlog 分解为 1 天的粒度就 OK 了。然后,如果这个 sprint 里 backlog 过多,则去掉一些,少了则增加一些。

Wang Lijie 也认为,二者任选其一足矣,并指出:

出于更好的计算工作量,我们直接使用的就是 Working Hour, one task no more than 12 hours(2 days)。 个人觉得,使用 Story Point 就不应该再用 working hours, 二者还是有冲突的。

blackanger 所在的团队的做法与上述观点相反。

我们现在是把 story point 和 working hour 挂钩的。也就是说,一个 story point 代表 1 hour, 然后根据实际花费 hours 来评估团队生产力的值。 这样在一个迭代以后,可以评估团队的生产力。帮助计算团队不断的进化的程度。

Anchuan Qian 则指出,脱离特定的团队或项目泛泛地谈这两个东西没什么意义,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既然是估算,我有两个问题:
1、估算的目的是什么?
2、估算的标准和单位是什么? 1、不可能每个人的目的都一样。我们的目的是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开发能力和工作进度,然后科学的做下一步的计划,更好的控制项目。

2、既然是这样,那么估算就一定要客观和一致。而且毫无疑问,前提是在目前的团队和项目中进行(或者同等的团队和项目)。否则去比较这些数据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下面是我用过的两种方式:

一、功能点数。比如说:1、2、5、8、16,这是按照一个功能的复杂度(一般是一张卡片,即 User Story)的大小给值。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一致,后面的评估,都是参照前面的相似或类似的功能。

难点就是 Story 的粒度,和评估时候保持一致。

二、真实天数。我们现在就用这个,并且用 Mingle 管理项目,很科学。在做计划的时候,开发者会评估每张 Story 的大小(真实天);然后开发者在开发之前,会再评估一下 Story 的大小;然后 Mingle 也会记录一个开发者完成这张 Story 花费的真实时间(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自动生成你需要的报表)。而且,真正开发时间特别有价值,它不仅是最好的参考,还可以用来推算其它方面的成本。

针对具体项目,使用 Story point 或 Working hours 都行,只要由团队来决定就行。而且,正如 Anchuan Qian 所说,记录这些历史数据非常有意义。但有些公司倾向于使用它来衡量个体的绩效(当把这种项目管理方式上升到组织级管理时,难免会有这样的需求,这不仅仅是 Agile 遇到的问题,CMMI 也有同样的问题),结果可能势得其反,看上去得到了质量良好的数据,实际意义却并不大。

您是否应用 Agile 方法?如果是的话,您如何看待 Stroy point 和 Working hours 的联系?如果您使用了其它方法,又是如何做项目估算的呢?作为 InfoQ 的热心读者,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2008-04-13 19:252037
用户头像

发布了 100 篇内容, 共 25.5 次阅读, 收获喜欢 5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世界第一!

天翼云开发者社区

云计算 性能测试

搜狐智能媒体基于腾讯云大数据 EMR 的降本增效之路

腾讯云大数据

EMR

奇点云2023数智科技大会来了,“双12”直播见!

奇点云

操作系统 发布会 奇点云

《钢岚》今日首发,成为首款基于HarmonyOS NEXT开发的战棋新游

最新动态

实时3D渲染-定义、原理及应用

3DCAT实时渲染

实时渲染 实时云渲染

智能工厂关键技术应用(第一、二、三讲)

工赋开发者社区

搭乘“低代码”快车,引领食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全新升级

优秀

低代码 数字化转型

NFT 市场开发:洞察、功能和成本综合指南

区块链软件开发推广运营

dapp开发 区块链开发 链游开发 NFT开发 公链开发

SQL FOREIGN KEY 约束- 保障表之间关系完整性的关键规则

小万哥

MySQL 数据库 sql 程序员 后端开发

23 | 二叉树基础(上):什么样的二叉树适合用数组来存储

鲁米

专业直观Git客户端:Fork 免激活最新

胖墩儿不胖y

git Mac软件

app开发

Geek_8da502

喜讯!云起无垠上榜《成长型初创企业推荐10强》

云起无垠

CAS原理,看这一篇就够了!

是月月啊2023

CAS Java 面试题

2023年 - 我的程序员之旅和成长故事

Leo

#技术人的2023总结

19 | 散列表(中):如何打造一个工业级水平的散列表

鲁米

24 | 二叉树基础(下):有了如此高效的散列表,为什么还需要二叉树?

鲁米

平台工程动态 Monthly News 2023-11

杨振涛

平台 平台工程 平台工程社区 PECommunity 内部开发者社区

WorkPlus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超级APP,All in one完美解决方案

BeeWorks

浅谈 SpringMVC 执行过程

是月月啊2023

Spring 配置解析

实用编程技巧:MybatisPlus结合groupby实现分组和sum求和

知识浅谈

MyBatisPlus Mybatis-Plus

22 | 哈希算法(下):哈希算法在分布式系统中有哪些应用

鲁米

不同类型的IT外包服务分别适合什么企业?

Ogcloud

外包 IT 外包公司 外包项目 IT 运维

25 | 红黑树(上):为什么工程中都用红黑树这种二叉树

鲁米

20 | 散列表(下):为什么散列表和链表经常会一起使用

鲁米

2023工作总结怎么写?保姆级的年终总结万能公式来了,助你一臂之力!

彭宏豪95

互联网 职场 年终总结 在线白板 工作总结

程序员职业规划-实践篇

吳先森321

程序人生 职业规划 求职

RocketMQ 如何保证消息不丢失

是月月啊2023

RocketMQ

Python终于可以操作Office了

程序员晚枫

Python 自动化办公 入门版

DevOps|研发提效-敏捷开发之任务看板

laofo

DevOps Scrum 敏捷 敏捷开发 研发效能

Story points vs. Working hours_研发效能_乔梁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