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卓越技术团队访谈录(2023 年第一季)

中国卓越技术团队访谈录(2023 年第一季)

发布于:2023-05-15 09:30
本期《中国卓越技术团队访谈录》精选了腾讯云、阿里云、中关村科金、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飞轮数据等技术团队,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等方面的技术落地、产品演进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多年经验及心得体会。
下载此书

本期《中国卓越技术团队访谈录》精选了腾讯云、阿里云、中关村科金、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飞轮数据等技术团队,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等方面的技术落地、产品演进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多年经验及心得体会。


00:00 / 00:00
    1.0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网页全屏
    全屏
    00:00


    《涉及数万人、历时三年,国内最大规模的云原生实践是如何打造出来的?》


    过去三年多,腾讯统一了资源池,能够在一个大的资源池中调度虚拟机、容器和函数,最大化地利用物理机的资源。业界很少有这么大规模的资源池,当规模足够大,底层的环境足够复杂时,总会遇到一些别人遇不到的真实问题。


    《从“幕后”走到“台前”,我们在阿里如何建设可观测体系?》


    “我认为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把自己擅长的技术打造成一个可能会被全球各个企业广泛使用的产品,并与其他世界一流的产品展开竞争,对于程序员来说,这应该是最大的荣耀和梦想。”


    《大模型如何实际在行业落地:生成式大模型结合知识库,打造出 7*24 小时永远在线的超级员工》


    大模型就像是一个智商较高、理解能力很强、过目不忘的“文科生”。中关村科金 AI 平台能力中心在这个底子很好的“文科生”基础之上,注入企业的领域知识,如各种培训材料、行业通用知识等,让大模型能够理解领域知识,成为一个具备领域知识的“普通员工”。


    《中国的“贝尔实验室”:我们的数据库从自己的第一行代码写起》


    “很多工程师,特别是一些专家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是很难真正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的。国内外的很多大牛,年龄不要说 35,很多都是五字开头的,他们在随着数据库一起成长。”


    《我们不是野心家,走出大厂创业是时代使然》


    “以 TP 领域为例,源自大厂的项目可能更重视大规模扩展,所以系统实现更为复杂,但如若作为产品推向大众,会发现大多数企业可能仅需要单机就能满足,并且对部署和运维要求尽可能简化,那么面向大规模扩展这一特性就丧失了原有的优势。所以,自身定位一定需要转变。”


    《可悲的现实,大部分技术领导者可能并不称职》


    如果你正在带领一个团队或正处于一个团队中,发现团队里有一些非常棘手的或是痛苦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通常都能够最终溯源到某个人身上。


    《如何为那些在裁员中幸存的人重建技术文化》


    面试中,招聘经理会由于压力而必须展示公司最好的一面。因此作为一名员工,我们找到文化契合度的最佳时机是改进现有的“团队”文化。


    《架构师角色的演变:从发号施令到与团队合作》


    架构师以前的专业知识自然而然地分布到了整个团队中,知识生成和数据见解远远超出了单个角色在团队中所能分享的程度。这意味着这个领域的一些所有权和责任已经转移到了整个团队,而不是在某个个体身上。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