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范式”视角下的开源软件演进剖析(上)

2020 年 3 月 11 日

“技术-经济范式”视角下的开源软件演进剖析(上)

1. 前言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更加迅速,知识爆炸性的增长;另一方面,使信息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信息交流的强度逐渐增加,信息成本越来越低,从而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交易成本。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上述两方面的作用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经济体系,导致经济体系发生制度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经济现象,如新的企业经营模式、新的产业形态、新的生产方式等等。其中,开放源代码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在后文中简称为 OSS)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OSS 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回顾 2018 年,我们见证了开源软件在商业层面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1、IBM 以 340 亿美元收购了已上市开源软件企业 Red Hat,这同时也是商业软件史上创记录的一笔收购。


2、Microsoft 以 75 亿美元收购了开源协作平台 GitHub。


3、Salesforce 以 65 亿美元收购了已上市的开源软件企业 Mulesoft。


4、Adobe 以 16.8 亿美元收购了开源软件企业 Magento。


要知道全球总共也就只有 6 家市值在千亿美金级的软件企业,Microsoft、Oracle、SAP、Adobe、IBM 与 Salesforce.


OSS 的成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稍加分析立刻就可以感觉到这一现象中的不寻常之处。


首先,。作为纯公共产品的 OSS 既不是由公共部门提供的,也不是由私人部门通过商业行为生产的,而是由私人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自愿提供的。传统的公共产品供给理论认为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由私人部门自愿提供的公共产品总是不足的。但在 OSS 的生产中,这一经典的论断受到了挑战。分散于世界各地的上百万人自愿贡献出他们的时间、技能参与到 OSS 的开发工作中,开发出了数十万个各种类别的 OSS。因此,我们不仅要问,OSS 是如何吸引如此众多个人的无偿贡献生产出如此数量巨大、价值惊人的公共产品的?


其次,在软件这个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都相当高的产品领域中,OSS 开发群体如此一个松散的非正式组织是如何开发出了大量的高质量产品的呢?按照传统的生产组织理论,软件作为高度复杂的产品,尤其需要强有力的管理以保证开发者之间能够精密地进行组织与合作,这一点只有具有相当管理水平的企业才能够做到。然而 OSS 开发组织却也做到了这一点。OSS 开发组织是相当松散的非正式组织,组织中的任何成员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加入和退出组织,他们的组成跨越了国家、民族、文化、语言的边界,他们绝大部分互相从未谋面,仅仅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系沟通,组织中既没有权威的命令,也没有严格的层级结构。那么,这样一种松散的非正式组织是如何有效地汇聚了全世界上百万人的力量组织产品开发的,是如何有效地管理产品的持续升级创新的,又是如何在具有强大垄断力量的大型商业软件公司的威胁下生存并成长的?


再次,OSS 和商业软件虽然有着完全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有着完全不同的生产目的,但它们的产品功能却是基本一致的,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OSS 的产权制度和生产组织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出现在产业中,不可避免地将和传统的制度展开竞争。那么这种新出现的制度将会对整个产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随着数以万计的 OSS 被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进入软件市场,整个软件产业的经营理念、组织模式和产业结构受到强烈的冲击。


笔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 OSS 背后的经济及社会原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但由于涉及了较多的研究领域,研究并不充分,仍然有许多值得深入的方面。


我们试图去分析:


  • 开源软件出现、发展的原因及动力问题 ?

  • 开源软件对于IT产业带来的那些影响,产业结构会发生什么变化 ?

  • 开源软件社区具有什么样的组织特征?其生产的组织方式是什么样的?生产是如何进行的?

  • 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什么样的启示 ?


整篇文章将分成宏观、中观、微观三个部分:


  • 分别在三层面上分析开源软件出现的原因及动力问题

  • 在中观层面分析开源软件对产业带来的影响

  • 在微观层面分析开源软件社区的组织特征及生产方式


1.1 开源软件是什么 ?


在开始分析之前, 先简单介绍开源软件的背景和一些容易造成混淆的概念上的问题


开源软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开源软件是指源代码公开,并且允许任何人学习、复制、修改、重新发布的计算机软件。 狭义的开源软件指符合 OSI(Open Source Initiative)定义的开源软件.


1.1.1 容易造成混淆并与开源软件相关概念的澄清:



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软件(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缩写为 FOSS,或 Free/Libr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FLOSS)是一种可以归类为既是自由软件又是开源软件的计算机软件。也就是,任何人被授权可以自由的使用,复制,研究和以任何方式来改动软件,并且其源代码是开放和共享的,因此人们被鼓励志愿的改善软件的设计。这种软件是相对于专有软件,其是在著作权的严格限制之下,并且通常其源代码对于用户是不开放的


  1. 源代码公开的软件不一定是“开源软件”


商业软件厂商如微软的部分产品在全球推出了政府安全计划源代码协议, 但用户只能看到源代码, 不能修改、使用, 因此不是开源软件。


判断一个软件是否为开源软件, 关键是看软件许可协议如何规定软件的使用、发布、复制和演绎等整个过程。


  1. 开源软件不是公有软件


公有软件明确放弃版权或者版权中的经济权利有效期届满。但是,开源软件受版权保护, 必须在版权限定的规则范围内使用.


  1. 开源软件不等同于免费软件


开源软件通常是免费使用的, 但不是所有的免费软件都是开源软件.


  1. 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 vs开源软件


自由软件特指以 GPL 类许可协议发布的软件, 定义比开源软件更为严格。 自由软件要求确保使用者能获得使用软件的真正自由, 不允许修改源代码后闭源出售软件。 很多 OSI 认可的开源软件并不符合自由软件的定义


1.1.2 开源协议


License 是软件的授权许可,里面详尽表述了获得软件后拥有的权利,可以对软件进行何种操作,何种操作又是被禁止的。



开源软件协议大体上分为三类:


  1. Copyleft (Free proliferated licenses)


Copyleft 软件是一类自由软件,其发布条款可以保证它所有版本的所有副本都或多或少带有相同的发布条款.


Copyleft 是一个通用的概念,有多种可能的方式编写 copyleft 发布条款,因此原则上可以有很多种 copyleft 自由软件许可证。然而实际上几乎所有 copyleft 软件都使用 GNU GPL。两种不同的 copyleft 许可证通常不兼容,这意味着直接将使用一种许可证的代码与使用另一种许可证的代码合并将会是非法的;因此,人们使用同一种 copyleft 许可证将会有利于社区。


  1. 宽松自由软件许可协议 (Copylefted Free Permissive Licenses)


是一种对软件的转散发方式有最低需求的自由软件许可协议条款类型。因此,这种许可协议将不保证被使用软件的派生版会继续保持自由软件的形式。


当软件被转发(不论有无被修改)时,宽松的许可协议允许转散发者限制他人对源代码的访问权,一些较广为人知的宽松自由软件许可协议条款包括了 MIT 许可证与 BSD 许可证.


  1. 非 copyleft 的自由软件协议(Noncopylefted Free Licenses)


非 copyleft 的自由软件带有来自作者的再分发和修改的许可,也带有添加额外限制条款的许可。


如果一个程序是自由的但并未采用 copyleft 许可证,那么某些副本或者修改版本可能完全不是自由的。软件公司可以编译该程序,不论是否对其进行修改,都可以将可执行文件作为专有软件产品发布。


1.1.3 开源软件的共有产权性质



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应该是一种混合产权。一方面,软件的算法、步骤和构思可以被认为是思想性的,应当获得专利权;另一方面,软件的其它一些元素如界面、语言、代码行以及软件产品的复制品等可以被视为表达性的,应当获得版权。目前,大部分国家都将计算机软件的产权归于版权的范围内。


在现在的商业软件中,由于专利权申请程序的繁琐以及软件的高速创新,使用专利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较为少见,而应用最多、被认为最有效的产权保护手段主要是商业秘密,其次是版权,而两种手段的联合运用则更为常见。


通常的软件厂商对其在市场中进行销售的商业软件采用版权的方式保护软件的目标代码不被未获得授权者使用,即通过版权来保护其“文字(目标代码)表达”的独占权,并在许可证中的相关条款中加以说明和强调。但仅靠版权的保护是远远不足的。由于软件本质是执行特定功能的指令,具有思想性,所以如果软件厂商的其它竞争者对软件的源代码进行部分的修改,即可以实现尽管执行相同功能但表达形式不同于原软件,从而避开版权法的限制。


为了保护软件中思想性的创新成果,虽然可以应用专利权,但由于专利权申请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使这一方式可行性较低。大部分软件厂商最终采用了商业秘密的方式,封闭软件的源代码使其成为企业的商业秘密,从而使用商业秘密的法律手段保证自己对软件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这就是大部分私有产权软件的产权保护状况。


OSS 软件所遵循的是一套被称为逆版权(copyleft)的机制,这套机制利用版权(copyright)的机制,达到和版权相反的目的,即利用版权制度的相关法律手段来保护 OSS 的公开、免费的权利。逆版权的核心就是前面提到的开源软件协议.


开源软件促进会 OSI(open source initiative)对于开源软件有十个条款:


1、 自由再发布


2、源代码公开


3、允许派生作品


4、作者源代码完整性


5、不能歧视任何个人或团体


6、不能歧视任何领域


7、许可证的发布


8、许可证不能只针对某个产品


9、许可证不能约束其他软件


10、许可证必须独立于技术


通过对 OSS 各项基本条款以及它们所确定的产权中各项权利的安排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软件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在利用权、撤销权、排他权、度让权的安排中有着完全重合的权利。


正是在 OSS 逆版权机制所产生的上述产权安排作用下,全世界各地的程序开发者和使用者通过互联网等通讯工具,共同协作使大量的 OSS 被开发出来并被不断地完善。对于 OSS 这一由群体共同协作开发出来的知识产品,群体中所有成员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决定对它的投入水平,同时不受限制地使用它,这是真正的共有产权制度。


1.2 开源软件的发展历程



1.2.1 1970 年代 ~ 1998 年 - 1.0 自由软件时期


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计算机的使用者通常和其他人共享程序。那时候程序数量非常少,大部分软件都是作为计算机系统的附带部分,捆绑卖给用户的。由于相对于计算机设备昂贵的价格,软件程序的价值非常低,所以当时许多设备厂商提供的软件,甚至包括由政府基金开发的软件,都被允许共享,程序源代码是公开的,一般都会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由于设备附带的软件比较简单,无法充分满足工作时的需要,计算机使用者经常会利用源代码对程序进行改进,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所以,出于互惠的动机,使用者也会将经过改进的软件免费提供给其它的需要者。因此,可以认为,软件在诞生之初都是开放源代码的。随着计算机硬件价格的下降,计算机的快速普及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软件变得越来越重要,软件的价值也得到快速提升。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了专业软件公司,将软件作为单独的商品加以开发和销售。为了能够保证自己的商业利益,这些软件公司封闭了软件的源代码,使得计算机的使用者为使用软件必须支付一定费用,同时,他们也丧失了对软件按照自己需求进行修改的权利。


Richard Stallman 为对抗这一趋势,决心开发自由软件——开源软件的前身。


Stallman 于 1985 年成立了自由软件基金组织 FSF,着手领导开发源代码开放的自由软件。同时,为了保障任何人都能够自由获得和使用自由软件,Stallman 别出心裁地利用法律机制建立和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版权体系。他在传统的软件版权中附加了一个标准许可证,这使得想使自己开发的软件保持自由状态的创作者可以利用这一许可证来保障未来使用者自由使用的权利,避免软件因为商业目的而丧失自由使用的权利,防止厂商利用自由软件,使其私有化。


这个时期, 主要是学者和业余爱好者开发软件,整个风气是“免费提供软件”。 在自由软件基金会工作的时候,大家不知道工资是从哪里来的。当时还没有商业模式的概念,“免费软件”开发背后的资金(如果有的话)是以大学或企业研究资助的形式提供的。


1.2.2 1998 年 ~ 2018 年 – 2.0 商业化时期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自由软件的发展。自由软件数量快速增长。于此同时,一些自由软件的开发者,发展出了一套软件开发作业方法,这套方法允许成百上千遍及世界各地的自愿者能够通过互联网同时参与到开源软件的开发中来。这套方法的出现,使得自由软件的开发能力被极大的放大,也使得大规模复杂自由软件的开发成为可能。


然而自由软件的思想没有立刻成为主流,业内也对其一直保有怀疑的态度。


Bruce Perens and Eric Steven Raymond(1998)认为 Stallman 的“自由"一词 free 很容易会被人理解为免费的意思,从而导致商业机构的敌意。因此,他们和其他人共同成立了开放源代码促进组织 OSI,以推动源代码开放运动。虽然开放源代码运动承袭了自由软件运动的技术性规则,但它和自由软件运动背后的哲学理念却不同。相对自由软件重视黑客传统的理想主意的政治和哲学思想而言,开放源代码运动更为重视程序本身质量的提高和改进。不过总的来说,两者的差别并不是很大。


Perens 等人所倡导的“开放源代码"的概念由于淡化了政治信仰等社会因素、强调了软件本身的特性而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认同,成为具备源代码开放这一条件的所有软件的统称,当然也包含了自由软件。


从这个时期开始,真正的开源软件商业模式出现了,红帽和 MySQL,以及许多其他在开源软件之上提供付费支持和服务的商业组织一起出现了。 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一种可行的经济模式来支持这些组织的持续发展。


开源的历史表明,它的兴起是由于技术和商业创新的良性循环。在技术方面,开源是创建软件的最佳方式,因为它加速了产品反馈和创新,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扩大了支持范围,推动了采用,并汇集了技术人才。开源是一种技术驱动的模型,这些特性从“免费软件”时代就已经存在了。然而,只有在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开源的潜力。如果没有商业模式,比如付费支持、开放核心和软件即服务模式,就不会有开源的复兴。


经济利益创造了一个良性循环,商业创新越多,开发人员的社区就越大,从而可以刺激更多的技术创新,继而也增加了开源的经济激励。


1.2.3 2018 年 ~ 202x 开源软件 - 3.0 开源是每个软件公司的一部分


如今,几乎所有的大型科技公司都是在开源软件的基础上开发的。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在建立自己的开源项目!


今后,这种良性循环将继续下去。在技术上,人工智能、开源数据和区块链是一些新兴创新的例子。商业上, 开源不再是红帽、Elastic、Databricks 和 Cloudera;它将至少成为每一家软件公司的一部分,以及其他任何将开源作为其堆栈的那种企业。当我们以这种方式看待开源时,开源软件的市场和可能性比我们所意识到的要大得多。


2. 宏观层面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 18 世纪工业革命开创了世界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的技术社会形态便是工业社会. 人类社会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的发展在本质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创新发展的历史过程. 除了传统的环境、制度、文化外,科技创新逐渐内生化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和源泉.


“科技”一词可拆分成技术(technology)和科学(science),技术的上游是科学,应用性技术往上走是底层技术,再往上是基础科学.


基础科学是整个科技大厦、经济大厦之根。基础科学做的是从 0 到 1 的工作,犹如开辟一块全新的疆土;而应用技术则在这片疆土上添砖加瓦,将理论科学家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基础科学创新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可以催生科学革命;同理底层技术创新质变的积累可以催生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带来了人类生存发展手段的飞跃,表现为技术的集群式发明与创新,往往与产业变革相伴和互动.


所谓产业变革一般指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革命或变革,是技术革命的成果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当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和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时,才意味着产业变革的发生.


总体来看,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之间有一定的基本线性关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与理论前提,科学革命一般不会直接引发产业变革。技术革命则能够直接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产生影响,成为推动产业革命爆发的直接驱动力.


产业革命又会带动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由技术、经济领域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观念、制度、法律、文化, 最终实现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


这种规律性形成了现代文明的 “技术-经济”发展范式.



过去 200 多年中,我们见证了伴随了三次产业革命和五次技术革命。


科技-技术-产业革命对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机制是通过“关键生产要素” 的变迁实现的。所谓“关键生产要素” 是在每一个新技术经济范式中的“一个特定投入或一组投入”, 它可能表现为某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或工业制成品。成为“关键生产要素” 须满足三个特性生产成本具有下降性供应能力具有无限性运用前景具有广泛性。换言之, 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及转型与“关键生产要素” 的新旧更替有关, 而这一切又都是科技一技术-产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软件正是本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关键生产要素之一.


回到计算机诞生之初, 美国研制计算机的直接目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军方计算弹道的轨迹。在流体力学中,计算量常常大到手工的计算尺无法计算的地步,因此,对通用计算机的需求就产生了. IBM 的小华生(第二任总裁)看到了计算机在今后社会中将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决定投资发展计算机,并请来冯· 诺伊曼做顾问。


后续 IBM 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员在计算机系统的探索上, 并先后在六、七十年代研制出了多种经典的大型计算机系列产品. 但这些设备的造价都高的惊人,达百万美元, 除了政府部门和军方,只有大的银行和跨国公司才用得起.


这时的商业模式主要是硬件、软件加服务的捆绑销售模式, 想用 IBM 的系统,必须买 IBM 的硬件,外加每年一定百分比的高额服务费,软件不单销售.


这个时期代表性的软件要数 UNIX 操作系统了, 在它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软件开源与闭源之争:



UNIX 操作系统最早于 1969 年在闻名世界的 AT&T 贝尔实验室由肯·汤普逊和丹尼斯·里奇在 DEC 的小型机 PDP-7 上研制出来。此后的若干年里, 二者对于 UNIX 不断完善包括用 C 语言重写、实现多进程等, 又更新了几个版本, 但都是在贝尔实验室内部进行的. 而且当时,AT&T 公司和美国政府签署的是电话业务专营协议,该协议规定 AT&T 不能从事软件销售业务。所以,AT&T 公司不能把 UNIX 当作一个产品来销售。


直到 1974 年 7 月, 二者撰写的“The UNIX Time Sharing System”文章在 th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上发表,这是 UNIX 与外界的首次接触。在 1975~1976 学年, 汤普逊来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客座教授,并且带了些研究生一起继续进行 UNIX 的后续开发,在伯克利,很多新的特性加入到了 UNIX 操作系统中。 从 1976 年的 V6 版本开始, AT&T 将 UNIX 授权给少量的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使用(收取少量授权费或者免费),授权中包含文档和 UNIX kernel 的源码 并允许在源码之上对 UNIX 进行各种各样的改进和扩展,客观上推动了 UNIX 的发展及流行.


但这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 Open Source 软件, 因为它只是在有限范围内的共享代码(Shared Source), 并不是广泛地无歧视地对任何人和任何团体开放源码. 但这确实是开源软件运动的开端, 开源软件标志性组织 GNU 正是 GNU’s Not UNIX”的递归首字母缩写词.


在 UNIX V6 的基础上出现了分叉:


  • 商业派: 原AT&T 及后续的各种商业版本

  • 学院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BSD分支 – 1977年, 1BSD是一个BSD版本


此时,后知后觉的 AT&T 开始认识到 UNIX 的价值,但由于源代码早已外散,无法将其拢起来进行精细的商业开发,于是干脆采取对外授权的模式,研究机构使用免费,企业使用要交授权费,这有些金矿当做铜矿卖的味道。一位贝尔高级主管曾感慨:“UNIX 是继晶体管以后的第二个最重要发明。” 但 AT&T 错失了将 UNIX 商业化发展的最佳时机。


随后, AT&T 成立 USG(UNIX Support Group),将 UNIX 变成商业化的产品。1982 年,AT&T 基于 V7 开发了 UNIX System Ⅲ的第一个版本,这是一个商业版本仅供出售。为了解决混乱的 UNIX 版本情况,AT&T 综合了其他大学和公司开发的各种 UNIX,开发了 UNIX System V Release 1。这个新的 UNIX 商业发布版本不再包含源代码,所以加州大学 Berkeley 分校继续开发 BSD UNIX,作为 UNIX System III 和 V 的替代选择。从此,BSD 的 UINX 便和 AT&T 的 UNIX 分庭抗礼,演化出 System IV 和 4.x BSD 两大主流,各自蓬勃发展。


后续 AT&T 做了很多专有化 UNIX 的努力,1986 年 IEEE 指定了一个委员会制定了一个开放作业系统的标准,称为 POSIX (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s Interface, 最后加上个 X,不知道是为了好听,还是因为这本质上是 UNIX 的标准). 当然,AT&T 的 UNIX 取得了这个标准制订战争的胜利,还取得了 UNIX 这个注册商标. 此时 BSD 的拥护者自喻为冷酷无情的 AT&T 公司帝国的反抗军. 同年 4.3BSD 发布, 到此为止,所有的 BSD 版本都混合了专属的 AT&T UNIX 代码,这样继续使用就需要从 AT&T 获得许可证。源码许可证当时非常地昂贵,几个其他组织对单独的网络代码版感兴趣,1989 年 6 月,Networking Release 1(Net/1)诞生了, 完全独立于 AT&T,这样就可不受其许可证的支配, 能够遵照 BSD 许可证进行自由再发布。Net/1 以后,有人提议,BSD 系统中应该有更多的非 AT&T 部分,以 Net/1 的协议发布。随后,一个新的项目开始着手重新实现一些 UNIX 标准工具,其中不使用原来的 AT&T 代码。 1991 年 6 月,Net/2 诞生了,这是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并且可以自由发布。


同年,一群 BSD 开发者离开了加州大学,创办了 BSDI (Berkeley Software Design, Inc ) 基于 Net/2 在便宜的 Intel 平台上提供全功能商业 UNIX.


BSDI 的 OS 产品售价便宜, AT&T 认为侵犯了其权益。 1992 年,USL(UNIX Systems Laboratories, AT&T 附属公司)正式因剽窃其源码对 BSDI 提起诉讼. 这导致 Net/2 发布被中止,直到其源码能够被鉴定为没有侵犯 USL 的著作权. 这场官司一直打到 AT&T 将自己的 UNIX 系统实验室卖掉,新接手的 Novell 公司采取了一种比较开明的做法,允许 BSDI 自由发布自己的 BSD UNIX 操作系统,但是前提是必须将来自于 AT&T 的代码完全删除. 当然此时的 IBM、DEC、HP 和 Sun 因为早年的授权缘故,有权继续进行各自的 UNIX 版本。


1994 年 6 月,4.4BSD 以两种形式发布, 其中之一为可自由再发布的 4.4BSD-Lite,不包含 AT&T 源码,不再存在版权法律问题,因此成为了现代 BSD 系统的基础版本.


1992 年至 1994 年间, 由于上述争端的判决悬而未决,将 BSD 衍生分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自由软件的发展,延迟了两年,这导致没有法律问题的 Linux 内核获得了极大的支持。Linux 跟 386BSD(Net/2 的一个分支)的开发几乎同时起步,Linus 说,当时如果有自由的基于 Intel 386 的 UNIX-like 操作系统,他可能就不会创造 Linux 内核了.


在上述纷争的过程中, 有别于传统“大教堂”(集权、封闭、受控、保密)方式的新“集市”(分权、公开、精细的同僚复审)生产方式渐渐产生了, 这也是后续 Open Source 的核心思想.


在历史上第一次开源与闭源软件之争中, 我们可以看出:


  • 首先, 占据强势地位的公司为了商业利益是没有动力对其所属软件进行开源的, 开源是源于少数具有黑客精神的研究人员以及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公司(后续的内容会分析其原因及动力).

  • 其次, 从Windows和Linux发展的历程上看, 对于基础性的操作系统软件, UNIX在技术上是有优势的, 但由于早期混乱的授权, 不同版本的UNIX遍地开花,从来就没有通用版存在,所以为其中一个版本写的应用程序,常常要修改后才能运用到另一个上,这对于专业的程序员来说也许不是太大问题,但对技术实力较弱的用户来说,则平添了许多麻烦, 从而导致用户分散,无法形成由正向网络外部性形成的良性循环。 当然它也没有采用Linux的开源策略, 完全开放给产业玩家, 从而共同推动其发展.


总结: 在开启信息时代的第五次技术革命发生、发展过程中, 整个社会经济对作为核心要素的软硬件有着广泛而又持续的需求, 作为核心要素有逐渐变得廉价且普遍可得的趋势, 激烈的经济及社会意识、规则、制度冲突导致开源软件与专有软件出现了分叉的现象.


3. 中观层面:


至此,我们将进入产业经济领域挖掘开源软件发展壮大的动力机制问题.


3.1 软件行业相同于传统行业的发展规律



在计算机发展史的前三十年里,IBM 在商业上只有一个轻量级的竞争对手— 数字设备


公司(DEC)。由于 IBM 的大型机实在太贵,中小公司和学校根本用不起,市场上就有了对相对廉价低性能小型计算机的需求,DEC 公司应运而生。在很长时间里,虽然两个公司在竞争,但是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因为计算机市场远没有饱和,完全可以容纳两个竞争者。


在大型机和小型机盛行的年代, 计算机工业如前几次技术革命中的主力部门一样采用纵向一体化的方式生产产品, 从芯片、板卡、整机、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不一而足(1970 年,IBM 还因在大型电脑的硬件、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三大领域包打天下而被控垄断,这场官司整整打了 12 年。里根总统执政后,因科技进步和微型电脑的飞速发展导致信息业格局大变,联邦司法部被迫撤消了起诉)。


直到 1976 年,这一年发生了计算机行业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没有读完大学的天才 Steve Jobs 在车库里整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商业化的个人电脑 Apple-I. 之后由于个人电脑的兴起, 整个行业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开始向横向专业化分工合作的方式转变, 也正式开启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大幕. 同时个人电脑的出现也符合每次技术革命中核心要素要逐渐变得便宜易得, 才能够支持构建社会的基础设施的规律.


对于个人电脑,IBM 观望了几年, 虽然不看好,还是决定跟进, 但也没有太重视, ,因此 没有让它力量最强的华生实验室(T.J Watson Labs)来做这件事,而是将它交给了 IBM 在弗罗里达的一个十几人的小组。为了最快地研制出一台 PC ,这个只有十几人的小组不得不打破以前自己开发计算机全部软硬件的习惯,采用了英特尔公司 8088 芯片作为该电脑的处理器,同时委托独立软件公司为它配置各种软件。


对于操作系统, IBM 先找到了 DR 公司(Digital Research),因为价钱没谈好,只好作罢。微软的盖茨看到了机会,他空手套白狼,用七万五千美元买来的磁盘操作系统(DOS),转手卖给了 IBM。盖茨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让 IBM 买断 DOS(也没有将 DOS 的源码交给 IBM),而是从每台 IBM PC 中收一笔不太起眼的版权费(5 美元). 而且,IBM 和微软签的协议有个很小的漏洞,没有说清楚微软是否可以将 DOS 再卖给别人。就这样 DOS 成为了最早独立的商业闭源软件之一.


同时微软将其早期的 BASIC 语言解释器免费提供给 IBM 使用. BASIC 与五美元预装的 DOS 共同成为了微软的钓饵,它是为了吸引软件公司和计算机爱好者在上面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软件,使用户产生对微软的依赖.


1982 年,IBM 和美国司法部在反垄断官司中达成和解。和解的一个条件是,IBM 得允许竞争对手的发展。如果不是 PC 机的出现,这个条件对 IBM 没有什么实质作用,因为过去一个公司要想开发计算机,必须是硬件、软件和服务一起做,这个门槛是很高的。但是,有了 PC 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因为 IBM PC 的主要部件,如处理器芯片、磁盘驱动器、显示器和键盘等等,或者本身是第三家公司提供的、或者很容易制造,而它的操作系统 DOS 又是微软的。


IBM 原来认为 PC 机赚钱的部分是几千块钱的硬件,而不是几十块钱的软件,后来发现满不是这么回事。由于兼容机的出现,IBM 沦为了众多 PC 制造商之一,利润受到竞争的限制。而所有微机的操作系统软件只有一种,虽然每份操作系统现在还挣不了多少钱,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由于反垄断追求自由竞争,客观上要求产业内部进行专业分工, 而后由于分工带来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规模经济,能够带来效率提升、报酬递增等收益更加推动产业结构进行彻底转变。


人类社会经济也正是在“分工拓展→专业强化→剩余增加→交易频繁→经济增长→社会经济进步→分工再拓展……“ 的模式推动下螺旋上升的.


但随着经济组织规模的扩大, 又会导致马歇尔冲突:” 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垄断,而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竞争,扼杀企业活力,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社会面临一种难题:如何求得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有效、合理的均衡,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


技术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 赋予了经济组织越来越强大的能力,导致垄断与竞争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前, 社会经济的主要构成是小企业、小商人和农场主,几乎不存在由垄断导致的经济问题. 但是经过 19 世纪后半期开始,产业革命发源地美国从一个地方性的分散的农业经济转变为一个迅速膨胀的工业化国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合股、合伙、托拉斯、合并等方式不断集中。毫无约束地追逐私人利益,以及由此而来的不择手段的竞争催生了铁路、石油、钢铁等各行各业的垄断企业, 社会也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美国政府为了对占有市场优势地位的市场主体阻碍竞争的行为进行规制, 于 1890 年通过了《谢尔曼法》(Sherman Act),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垄断法.


1904 年, 垄断美国北方铁路网的北方证券公司被勒令停业, 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被反垄断肢解的公司.


1911 年, 曾经垄断了美国 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的标准石油公司被分拆成 33 家公司. 据称, 这也是通过谢尔曼法最初的目标.



至今, 经过世界各国政府不遗余力的反垄断改革,商界也开始确立一种理念:垄断作为市场竞争的结果,将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效率的降低.


从上述历史也可以看出, 在现代经济环境下, 企业都有追求垄断, 获取超额利润的冲动, 换句话说, 资本为了谋求最高利润,天生具有垄断的倾向. 反垄断改革则是从保证技术革命核心投入要素或者基础设施行业有序竞争、健康发展的领域演化而来的.


单从传统经济理论及实践的视角来看, 软件行业也无法避免马歇尔冲突,软件企业纷纷走上了追求(供给端)规模经济的老路.


回到微软的例子上. 前面说到, 自 1981 年起,艾伦和盖茨收购改造出了 MS-DOS 并搭载在 IBM 的个人电脑产品上,正式开启了他们的闭源商业软件垄断之路,到 Windows 95 发布时,微软操作系统已经占据超过 80% 的市场份额. 为了避免 出现垄断 100%市场的尴尬局面,微软曾在 1997 年出资 1 亿 5 千万美元购买苹果公司股票, 给竞争对手输血打气,确保麦金塔操作系统半死不活、有气无力地陪着视窗这个公子在市场上读书。


Windows 和 Office 成了微软 90 年代的增长引擎。微软总收入收入从 1991 年的 18 亿美元,上升至 2000 年的 230 亿美元,净利润从 4.63 亿美元上升至 94 亿美元。


截止 2000 年, 微软的操作系统产品被部署到了超过 6 亿台个人电脑上, 其市值在 1999 年 12 月 30 日互联网泡沫巅峰时达到了 6616 亿美元,由于当时微软还受到美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导致股价极度受挫,不然预估能突破 8500 亿美元,一度它一家公司就占纳斯达克高达 11% 的市值(2 018 年苹果市值最高的时候,也不到整个纳斯达克的 3%).


1996 年 9 月,美国司法部正式针对 Windows 和 IE 浏览器的捆绑是否涉嫌垄断进行调查.


经过两年拉锯战,1998 年 5 月,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国司法部和 20 个州的总检察长联合提出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拉开了世纪之交最受关注到一场商业审判。


(也正是在 1998 年 OSI 成立, 开启了开源软件行业尝试商业化的大幕)


2000 年 4 月 3 日,微软被判违反《谢尔曼法》,主审法官托马斯· 杰克逊(Thomas P.Jackson)正式裁决微软要一拆为二,拆出来的两家公司在 10 年内不得合并。这是 1984 年 AT&T 分解之后,美国最重的一份强行拆分判决。


判决书中解释,已经有证据表明,目前还没有——不久的将来也可能不存在——用户可以选择替代微软操作系统的产品。杰克逊法官公布的《事实判定书》写到,Web 浏览器是一种“中间件(Middleware)”,它并不能独立存在,而要依附平台(操作系统)的 API 来开发。他把微软比作标准石油,把比尔·盖茨比作洛克菲勒,微软掌握的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就像石油和铁路.



然而峰回路转, 微软最终没有被拆分。


2000 年 6 月,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以 7 比 0 的投票结果驳回了拆分判决,他们认定微软依然是一家存在垄断的公司,但 IE 浏览器捆绑是合法的创新。


更加戏剧性的是两个月后,主审法官杰克逊被披露违反司法程序,私自向媒体泄漏案件内情而被解职.


最终,2001 年 9 月 6 日,在微软被正式起诉 3 年后,美国司法部宣布不再寻求分割,撤销了有关微软捆绑销售的指控。


接着微软同意了罚款,并且 开放部分 Windows 源代码,允许 PC 厂商自由选择 OS(但他们没得选).


关于微软是否应该被拆分, 拆分与不拆分分别对于消费者和资本、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氛围等等领域的分析和争论有很多, 笔者并不想陷入争论当中, 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到网上搜索.


以上的事实说明, 软件行业也与传统行业一样, 遵循着某些典型的客观经济规律在运行着.


3.2 软件行业不同于传统行业的发展规律


前面说到, 在 1965 年的时候, 摩尔总结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摩尔定律”, 准确地归纳出 IT 产品性能高速发展的规律. 后来英特尔第六任 CEO 科再奇表示,他们的工程师进行了大致的计算,如果按照摩尔定律下微芯片的发展速度,1971 年推出的一款大众甲壳虫汽车这款车现在能开到每小时 48 万公里, 1 加仑(约 4 升)汽油可以跑 322 万公里,而且只要花 4 分钱。显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那么 IT 产业在后续的发展中也很快呈现出传统产业所不具备的特点.


当前在 IT 产业中的很多领域(包括软件行业的各细分市场), 都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每个领域容不下三个以上的主要竞争者, 老大是这个领域的主导者,不仅占据着超过一半,通常是百分之六七十的市场,并且制定了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老二有自己稳定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场份额,有时也会挑战老大并给老大一些颜色看看,但是总的来讲是受老大欺负的时间多. 剩下的一群小弟数量虽然多,但是却只能占到百分之十甚至更少的市场,它们基本上唯老大马首是瞻.


业界管这种现象叫做 70-20-10 定律.


IT 领域的这种特有现象,在传统产业中很难看到。在石油领域,尽管埃克森美孚( Exxon Mobil )每年有高达三千亿美元的营业额和同样高的市值,它在世界石油市场连 10%的份额也占不到。在汽车工业中,无论是昔日的霸主通用汽车还是新科状元丰田汽车,近三十年来也从来没有占有过世界市场的 20% 。在金融、日用品、零售业等诸多领域也是如此。因此在这些领域并不存在一个主导公司,各个竞争对手之间应该说是各有千秋。


为什么在 IT 产业的公司比传统产业的更容易形成主导优势呢?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的原因:


  1. 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额外增加的成本。传统工业企业的边际成本呈 U 字型(上图左),产量超过一个适度规模后,平均成本 AVC 和边际成本 MC 开始迅速上升. 传统行业研发成本低,但各种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是非常高的。研发成本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来抵消,而制造成本则不能。传统工业扩大 n 倍市场份额通常几乎意味着同时增加 n 倍的成本;


IT 产业则不同, 制造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很小一部分而研发成本占大多数。对微软和甲骨文这样的软件企业来讲,制造一份软件拷贝的成本和一百万份没有多大区别。


虽然说零边际成本是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并不会出现, 但相比传统行业, IT 产业的边际成本(上图右)拐点沿水平坐标右移很多才会出现,这种特点能够支撑主导企业持续扩张.


  1. 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又称网络效应或需求方规模经济.


1974 年, 对电信网络进行研究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s)现象,指出“一个用户从通信服务所获得的效用随着加入这一系统的人数而增加”。随着研究的拓展, 人们发现不管是有形的还是虚拟的,网络都具有一个基本的经济特征: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人的数量。”并明确指出这个基本的价值定理即网络效应。


网络外部性影响在软件行业普遍存在尤其是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网络外部性影响了厂商之间竞争的特性,形成“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的正反馈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自我反馈,在边际收益递增假设下,局部自增强,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其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赢者通吃”。


针对这样的现象,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D. North)提出了 “路径依赖”理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而无论路径的优劣)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


“路径依赖”被阿瑟(Arthur)用来描述技术变迁的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性质。阿瑟认为,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性质。由于某种原因,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常常可以凭借占先的优势地位,利用规模效应促成的单位成本降低,利用普遍流行导致的学习效应和许多行为者采取相同技术产生的协调效应,致使它在市场上越来越流行,人们也就相信它会更流行,从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相反,一种具有较之其他技术更为优良的技术却可能由于迟到一步,没有获得足够的跟随者,而陷入恶性循环,甚至“锁定”在某种被动状态之下,难以自拔。


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的网络外部性十分明显:


  1. 直接网络外部性


这类产品的直接网络外部性主要源于同一系统网络中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而消费者在信息交流中获得的效用水平直接依赖于网络的规模(installed base),用户数量越多,消费者的效用就越高。这是因为消费某种操作系统软件的用户都将会成为该软件网络中的一部分,整个网络也将因这一软件的市场规模扩大而受益.


当某一操作系统软件在用户中一旦形成明显的网络外部性,用户就不会轻易放弃而转向其他系统软件产品。这是因为,和其他用户所使用软件的不兼容将会导致转换成本的增加,进而丧失网络外部性。(路径依赖)


  1. 间接网络外部性


操作系统软件的间接网络外部性产生于系统软件(基础产品)与应用软件(辅助产品)之间在技术上的互补性,以及消费者对可获得应用软件产品种类多样性的偏好。这种辅助性导致了产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而这种相互依赖性使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无法单独为消费者带来效用;反过来,如果有较多的消费者使用某种操作系统,那么应用软件供应商将为该系统软件提供更多种类的软件产品,应用软件品种的增加,又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去购买该系统软件。



具备先发优势的某类产品在市场上由于网络外部性再加上低边际成本, 就能够很快成为主导厂商, 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


在厂商均采用封闭源代码的情况下,由于网络外部性的作用,某些软件市场如操作系统市场往往呈现出垄断的市场格局。一方面,产品价值和用户群规模相互促进,已经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的软件产品价值会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另一方面,网络外部性对已经使用某一软件产品的用户产生锁定效应,如果用户转向其它软件将需要付出转移成本,包括重新学习的成本、更换支持资源的成本等,锁定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中在位者的竞争力,增加了竞争者和新进入者的成本。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软件市场难以达到较高的竞争程度,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甚至是完全垄断的特点,也就是我们所称的“赢者通吃”的市场格局。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 能否用传统的方式采用政府规制根据反垄断法规对软件行业各领域的主导企业进行拆分, 以改变市场“垄断”的情况呢.


以微软为例, 即便对她进行拆分, 基本上也没法达成减轻垄断的目标.


具备基础设施特点的某种软件产品如操作系统, 具有耗资巨大(高固定成本)、研制周期长、设计难度高和技术标准对硬件和应用软件影响极大等特点. 为了推出 Windows95,微软早在 1988 年起就已投入数千名电脑软件精英进行攻关; Windows2000 已是源代码多达四千万行、涉及指令上百万条、空前复杂而艰深的知识集成.


但不同于传统自然、资源又或行政性原因形成的垄断, 这些巨大的投资和复杂性实际上形成了基于 知识和标准的垄断,无法像对待前几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垄断企业一样, 单凭拆分企业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垄断”影响的. 如果对其进行拆分, 除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如重复投入、价格抬升等可能会损坏整个社会的效率及消费者的利益, 而且由于上述客观规律, 如网络外部性, 又会很快出现“垄断”的情况.


3.3 开源软件产生的合理性


如前所述, 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的知识产业中,私有产权制度使软件厂商所具有了超级垄断的权力,这不仅使消费者付出了更多的成本,而且阻碍了技术的进步。


首先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先动者具有天然的优势,这种优势和先动者的技术水平及产品性能无关。换而言之,即使是性能较劣的产品,仅仅因为先进入市场就能够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对于后进入市场的竞争者,由于锁定效应,很难与已经获得垄断地位的厂商进行竞争,即使这些竞争者拥有更为先进的技术或性能更加优异的产品。而获得垄断地位的厂商则反过来充分利用网络外部性来强化自己的垄断地位,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对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其它竞争者进行全力压制。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微软将其 Windows 操作系统和其 IE 浏览器软件捆绑销售,将竞争对手网景公司的 Navigate 浏览器软件排挤出市场,最终使得 IE 浏览器在浏览器软件市场中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而在共有产权之下,虽然网络外部性仍然起着同样的作用,但由于不存在垄断厂商,社会对于知识、技术的选择不再取决于产品的市场利润,而取决使用者对技术和性能的评价,因此不存在对新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刻意打压的问题,使用者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换成本也将比私有产权之下的成本更低。此外,由于没有垄断厂商,也就不存在产品的掠夺性定价的问题,所以消除了由此引起的社会效率损失。


信息技术革命所开创的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规模收益递增为特征、以享受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外部性为条件。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对知识产品的私有产权制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在新经济中,维持私有产权制度的交易成本将大幅增加。知识产品是无形的,历来对知识产品的保护都是通过对知识载体的控制来实现的,即将知识存储于独立的、能够被管理的实物媒介上,如书籍、技术文档、软盘、光盘等。但在新经济中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无线传输等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规则,知识产品的复制、转移变得难以控制。任何私有产权的知识产品在互联网上都可能在瞬间被无数次的复制传播,而且这种对知识产品的侵权行为从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都难以被追究。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体系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加大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品的所有者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发出更加复杂的技术来加强对自己产权的保护。


其次,在新经济中,知识的快速积累、增长和传播导致知识产品的复杂化以及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对于软件产业更是如此,各种软件的功能在快速地增加,性能在永不停止地提升,程序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这些导致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增长的速度是任何单个企业或个人仅凭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适应的。为了满足知识复杂化的需求,必须依靠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这就需要不断增长的知识生产者群体以及知识生产者之间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合作。而更多的开发者参与以及有效合作的前提就是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但在私有产权之下,维持知识产权的排他性的有效手段却是对知识产品的保密和使用限制,这就和共享及充分利用的合作前提相冲突。因此,随着知识复杂程度的提高,私有产权制度将对知识的增长产生更大的阻碍作用。


再次,软件的快速发展使用户不再仅仅满足于软件厂商提供的死板的、有限的功能,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制自己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而由于软件开发具有积累性和延续性,用户能够进行创新和二次开发的前提是软件厂商对软件的源代码、技术资料等信息的共享。但在私有产权制度之下,对这些信息的共享就使产权所有者丧失了排他的权力,这是他们难以接受的。因此,私有产权制度无法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因此,知识产品的私有产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新经济对知识开发和增长所提出的要求。而共有产权制度的优越性逐渐显现出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公共产权制度的出现并非偶然,代表了一种趋势。我们认为,公共产权制度在知识生产领域中的扩大是由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诱致性制度变化。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知识产品领域中私有产权制度的制度成本越来越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严重,而公共产权制度却因为能够满足社会效率的要求、节约更多的交易成本、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因而具有了更多的制度优势。


总结


在 “技术-经济-社会”范式下,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如下:


经济层面: 创新可带来竞争优势,有利于资本获得超额利润


社会层面: 减轻垄断, 促进竞争,有利于创新(从而有利于提升人类的生产率)


相较传统行业, 软件行业具有 ”边际成本固定” + “网络外部性”的特点, 导致由高市场集中度带来的垄断更加严重, 而传统的反垄断手段对于软件行业效果有限, 因此催生出了开源软件的机制来减轻垄断, 促进竞争,追求创新.


至此我们找到了开源软件发展壮大的动力来源, 下面我们将分析开源软件给产业带来的变化及是否达到了上述目标.


3.4 开源软件给产业带来的变化



产业市场的竞争形态一般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也统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竞争形态下厂商的数量、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对价格的控制能力,进入行业的难易程度等都有较大的差别。


整体上来讲, 开源软件的出现在两个层面上对 IT 产业产生了影响:


  1. 首先,改变了软件行业内部的竞争策略与格局

  2. 其次,改变了产业内不同行业间玩家的竞争策略及格局


从而改变了上述市场的竞争形态.


3.4.1 软件行业内部竞争格局的改变


开源软件对软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主要在于:


  1. 对于独家垄断的市场形态, 有可能通过市场力量促使其逐步转向寡头垄断或者垄断竞争。

  2. 对于寡头垄断如双寡头垄断市场

  3. 可以避免寡头厂商之间的串通合谋

  4. 可以通过产品的差异化,避免恶性的价格竞争使得产业环境恶化


引发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程序源代码的开放,通过对网络外部性和源代码保护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由于源代码保护程度不同,开源软件的创新成本较低,市场上将会存在一定数量不同版本的软件产品,而专有软件对源代码进行封闭,创新成本高,只能由一家厂商(如微软)独自生产;凭借先入市场优势,专有软件(如 Windows)系统有更大的网络价值、更好的易用性和更强的功能性,而由于开放源码带来的强供给网络外部性,开源软件(如 Linux)拥有更低的价格、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网络外部性强度的不同,不同的细分系统软件市场将会出现不同的市场结构,但总体上,开源软件的出现增强了软件市场的竞争程度。


开源软件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给行业带来了变化, 从而促使软件行业由高垄断市场逐步转向了更具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 首先, 作为后入者的开源软件面临的是如何进入已由专有软件垄断的市场,以及能否成功进入市场问题

  • 其次,开源软件分别在技术及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创新, 不断扩大用户群,在网络外部性递增中获取更大利益,力图成为行业或产品的标准确立者,取得最大市场份额


其中, 市场进入竞争是基础,商业模式竞争是本质,技术创新竞争是最高形式.


3.4.1.1 市场进入的竞争


进入壁垒是影响厂商进入市场的重要因素, 在专有软件厂商的策略阻止下,开源厂商将会面临两种竞争结果,要么能够从在位的专有软件厂商的现有市场中争取一定的份额,要么被市场淘汰。


进入壁垒是潜在进入者承担而行业内厂商不承担的生产成本,它是允许在位者赚取超正常利润,而不受进入威胁的一切因素。可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


  • 结构性进入壁垒主要是指由行业的供给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偏好特点所形成的客观存在的一种使进入者处于不利地位的因素,包括生产和需求上的规模经济、企业无法直接作用的技术和制度等. 不是在位厂商有意识造成的,而是厂商在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 策略性进入壁垒主要是在位厂商为了保持其在市场上的垄断或寡占地位,而采取的有意识的阻止潜在进入者的策略,例如掠夺性定价、生产能力扩张等,它使进入者处于不利状态


a. 结构性进入壁垒


在软件行业中,网络外部性市场竞争的独特性对市场后入者形成了某些特殊的进入壁垒,进而强化了阻止后入者进入的功能,具体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壁垒:


  • 需求方规模经济以及正反馈机制的特征强化了软件市场中后入者的进入壁垒.


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影响,在大部分软件市场中,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决策是基于对产品未来用户安装基础规模的预测。一般而言,这种预测通常是以产品当前的用户安装基础规模为基础的,产品当前的用户安装基础规模越大,消费者预期其未来的网络规模也越大


  • 转移成本使得系统软件市场上在位者对新入者的阻碍能力加强。在软件行业中,锁定和高转移成本“是规律而不是例外”。因为,不同的技术之间往往互不兼容,消费者在转向同一功能的软件时,往往面临巨额的转移成本.


b. 策略性进入壁垒


  • 策略性的控制销售渠道以使竞争者处于不利地位。


在位者为了保护垄断地位,利用其规模巨大的既有用户基数,与销售商签订排他性的合同,即要求销售商主要是 OEM 厂商只能预装在位者的产品,而排斥其他的产品。


  • 设置技术标准壁垒


对于市场在位者而言,垄断地位往往使其技术标准成为市场的事实标准,而在位者的技术标准一旦成为市场的事实标准,就能减弱产业组织中的四种竞争作用力对其利润的威胁:


  • 标准将锁定用户,减弱用户议价威胁;

  • 标准促进与供方的稳定合作,弱化供方议价威胁;

  • 标准通过控制兼容性减少来自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标准还会通过用户预期影响降低替代威胁。


因此,对技术标准控制加大了后入者的进入难度,也为在位者带来了支配市场以及获取丰厚利润的能力。


  • 通过一体化策略提高进入成本


比如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是一种相互补充的产品,二者之间存在网络外部性收益,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把这种外部效应内部化则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或整个网络的经济效益,但是操作系统厂商进行一体化的目的主要在于策略性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在位的操作系统厂商进入与之互补的应用软件市场之后,则可以提高进入者的绝对成本。


以操作系统市场为例, 作为在位者的 Windows 相较于后进者 Linux 在上述各方面都存在优势或者设置了障碍:


(1)利用操作系统升级带来的先入市场优势。例如在 1991 年推出的 Windows 3.1 不仅彻底奠定了微软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的统治地位,而且它还在软件行业形成了一个断层, 因为众多的软件厂商还来不及把原来基于 DOS 的软件转为能在下 Windows 运行的软件。趁此机会,微软得以在电子表格和字处理系统等软件大伺进攻,迅速推出了诸如 Excel 和 Word 之类的软件


(2)将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绑定销售。对于一些不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新研制的和面临强大竞争威胁的应用软件如 IE 等,微软常常将它们与操作系统绑定销售, 卖给 OEM 厂商使之很快成为最畅销的产品,并沉重打击了竞争对手


(3)利用掌握操作系统源码的优势。例如,相比其他公司,微软因为能够利用以及一中的“ 未公开的系统调用”而具有一定的创新成本优势等.


尽管市场中存在着较强的进入壁垒,但在竞争中,作为后入者的开源软件由于采取了不同于专有软件的反版权保护,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而这种商业模式内生了软件厂商的产品价格、能够满足更广泛需求的竞争优势,为开源软件进入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a. 价格优势



对于专有软件,由于知识产权制度赋予软件生产者的排他性垄断权力,厂商可以凭此在市场中进行产品定价,获取垄断租金。专有软件厂商不是按照成本加价的方式来定价,而是期望获得的收入能够弥补软件开发的固定成本,并能够获取一定的垄断利润. 上图的 a/b 说明了闭源软件成本与定价的关系. 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很大程度上与成本无关。成本仅提供一个下限。由于软件产品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资,导致价格逼近成本的竞争很难轻易产生


在社区开源的情况下,不存在这样的市场进入障碍。有了正确的许可证,任何人都可以成立公司并开始销售软件。当然,公司将销售的不是软件本身,而是其提供,维护和支持。


由于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有吸引力的开源市场,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定价将基于加价超过成本。如果加价幅度太高,则新公司将进入市场。如果价格太低,公司将退出市场。而且,产品越成熟,整体价格越低。因而,客观上开源软件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上图的 c/d 说明了开源软件成本与定价的关系.


以操作系统市场为例, 在桌面系统领域,同等技术水平的 Windows 和 Linux 价格的差异巨大,一般 Windows 的格是 Linux 价格的 11-20 倍;在服务器系统软件市场,Windows 的价格也要比 Linux 高出近 1 倍的水平。


b. 开源软件可以满足用户更广泛的需求


在某些领域,如 ToB 的服务器及嵌入式市场或者 ToC 的专业化市场, 用户往往具有一定计算机和软件操作技能且定制化的述求相当强烈, 相比闭源软件, 开源软件具有巨大的优势.


开源软件凭借着上述方面的优势,采取适宜的策略,引导消费者的行为,当消费者数量突破临界规模时,就具有进入已由专有软件垄断市场的可行性。


3.4.1.2 技术创新的竞争


软件产业作为一种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由于其自身内在的技术特征,在创新方面与传统产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1)创新成本较高。软件产品是凝聚了大量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品,在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并且绝大部分是沉没成本(sunkcost),生产一旦停止就无法收回;但是其边际成本很低,主要是分销和拷贝成本,只要第一份软件产品生产出来,多拷贝一份的成本几乎为零,并且生产拷贝的数量不受自然能力限制。这意味着生产第一件产品的成本非常高,而再生产成本即复制产品则很低。


(2)软件产品创新的高风险性。高风险是指软件产业创新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得到收益。由于软件开发周期长,不可预知的风险很多,很有可能在所投资的软件产品还没有开发出来技术就已经落后,或者开发出来后市场还没有达到技术所需的要求,这样投资到软件产品中的资金就不会产生收益,甚至根本收不回投资。另外软件产品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性,当掌握技术的开发人员流动时,企业的核心技术也会随之流失。同时,软件有着可复制的特点,如果盗版行为使软件企业的开发研究成果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软件企业就会缺乏进行创新的动力。


(3)软件产品创新的复杂性。软件产品创新的复杂性是由软件技术的复杂性决定的。软件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涉及到不同学科和领域,例如算法、硬件以及其它科学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互相联系。尤其是较为基础的系统软件,其开发过程需要大量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


3.4.1.2.1 开源软件的创新模式的优势


开源软件的创新主要是由开源社区完成的,是比较典型的团队研发和个体研发的结合,开发者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基础上的,所有决策几乎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讨论形成的。


开源软件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互联网运行的。使用者们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沟通联系和交流,形成一个松散的组织,组织中的个人倾向于让其他人免费分享自己的成果,并接受其他人的帮助,他们经常应用自己和群体的知识设计改进产品,实现产品的定制。


互联网的普及为开源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程序员可以利用互联网彼此交流思想,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开发。


a. 开源软件创新模式的成本较低


开源软件的公共产权降低了开发成本。相对于专有软件来说,开源软件属于一种公共产品。从产权制度的角度来看,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共有产权制度使生产资源具有了较强的开放性。开放性使开发者可以便利的获得所需资源,也能方便地将自己的资源和其他人共享,进而实现人力资源获取的有效性、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结合的有效性。


  • 顺畅的信息流动降低了交易成本


不确定性导致了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产生,因而增加了交易成本。而开源软件公共产权制度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消除了信息流动的障碍,提高了软件开发者获得信息的能力,从而降低了信息的机会成本,充足的资源信息还减少了参与者的决策成本。


  • 在开源软件项目开发中,由于选择激励机制的作用,成员自愿参与软件的开发,即使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也不会导致机会主义倾向。另外,由于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公共产权制度,有限理性不会导致在传统组织中不完全合约情况下的一系列谈判、监督和强制实施的成本。


b. 开源软件能有效的配置创新资源


(1)开源软件创新模式可以有效避免重复研发。在私有产权制度下,软件产品的所有者除了专利权、版权等方式外,还采用了商业秘密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软件的产权,这使得软件的技术不能为全社会所用。部分对软件产品的需求者为了能够掌握这些软件技术,不得不重复投入成本进行开发和生产。因此,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开发。开源软件的使用者创新比生产者创新能更准确的知晓使用者的需求,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创新成果的最大程度的共享和扩散


(2)开源软件创新模式中“各尽所能”的工作方式有效地减轻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资源配置的准确性。在信息经济学看来,组织中成员的能力状况、工作意愿、努力程度等信息为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企业组织中,管理者虽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来监督、激励组织成员,但这需要付出成本,管理者必须要权衡这些成本,所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可能完全解决。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组织的管理者对于组织中成员的工作能力并不能够完全了解,因而通过计划指令的方式安排给组织成员的工作并不一定能够和成员自身的资源状况相匹配,这将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损失,以及为了修正这一错误较大成本付出。


而在开源软件的创新过程中,采取了各尽所能的工作方式——参与者自我选择地承担任务,因此任务的安排实际上是由最了解参与者私人信息的人——参与者来进行的,从而实现了资源和任务的高效匹配,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信息机会成本比市场、企业都要小。和市场相比,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生产组织模式既不需要价格体系的参与,也不需要契约合同(由于人力资本是隐性信息,获得与此相关的完全信息极为困难),它允许个人对自己能力进行评价,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任务,也不会发生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和企业中的组织成本。


(3)开源软件创新模式扩大了配置资源的范围。相对于企业组织,开源软件开发组织具有大得多的规模(数百万的参与者和几十万个项目),扩大了资源配置的可行集,资源流动的范围更广、限制更少,竞争更充分,因此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在企业组织内部和市场中,各主体内部和外部之间有明显的边界壁垒,如企业对自己的实物资本、资金资本、人力资本有很强的控制力,即使企业不具有竞争优势,也会努力限制这些资源从自己的组织流向更具有竞争力的组织。但在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整个群体中,项目之间不存在资源流动的壁垒,在组织内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能够更加容易吸引参与者加入,获得更多的资源。而没有竞争力的项目则无法阻止资源的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群体中竞争更加公平和充分,资源能够更顺利地自动流向利用效率高的项目。另一方面,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规模远大于单个企业,所以资源实际上是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配置的,配置的可行集更大,这为配置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4)开源软件创新模式加快了资源的流动速度。开源软件的创新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淘汰率,能够迅速的将资源从使用效率低的项目转向使用效率高的项目,从而提高开源软件开发组织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由于源代码是公开的,每个程序员都可以修改程序。某些修改被众多的开发者所认同,软件便朝着此方向发展和完善;相反,有些修改经过实践后,不能被其他开发者认同,这些修改就会逐步消失。这一过程很像达尔文的进化论所揭示的自然选择规律。在这种“自然”的发展模式下,开源软件往往能够找到适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同时也最容易被市场所接受。这一优势正是专有软件所缺乏的。


综上所述,与开源软件的创新模式相比,基于企业的产品创新不仅存在着创新滞后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使用者和企业之间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中,必然会产生信息的损耗,从而削弱创新的基础。对于软件产品来说,由于使用者往往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采用开放式的创新模式更有利于技术的发展。综合以上分析,开源软件的创新模式能有效的配置创新资源,从而更利于软件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社会总体技术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双寡头市场上无论是开源软件厂商还是专有软件厂商的技术水平都高于专有软件垄断市场时的技术水平。这说明,开源软件的出现推动了整个软件产业的技术进步。


3.4.1.3 商业模式创新的竞争



开源软件的商业化过程主要是研究活动与开发活动的整合开源社区没有商业模式,社区开发的软件源代码是开放的,用户可以自由获得、自由修改、自由复制、自由发行,也可自由免费下载;而开源企业是与该开放源代码程序相联系的软、硬件商业企业,具有商业模式,面向用户提供支持和服务,采用低价经营方式从开放源代码软件的相关或者衍生软件中获利,用户往往不能免费下载其发布的产品版(或商业版)软件产品。开源社区与开源企业之间相互协同,共同推动了开源项目的开发。社区成员可以借鉴并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软件开发,形成知识的累积效应;而企业将社区的研究成果转变为产品,促进社区研究成果的应用,反过来又可以为社区提供大量资金。通过社区与企业的这种相互作用,既保障了知识的共享,同时又确保知识转化为可靠的商品,形成了开源软件不断发展、创新的良性循环。


由于开源软件受到逆版权制度的保护,其商业化是在不能损害软件源代码开放和免费的条件下进行的,并不能通过限制开源软件的使用权利获利,只能对所提供的增值服务收费。因此,商业化并不会对开源软件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会促进开源软件的推广和普及。



我们说商业模式最核心的三个组成部分: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是三个环环相扣的闭环, 前面的内容已经涉及到了开源软件价值创造和传递相关的内容, 在开闭源软件商业模式创新竞争的方面,我们聚焦于“价值获取”环节也就是开源软件企业如何通过一定的盈利模式来持续获取利润. 为了行文方便,下面还是统称商业模式.



专有软件的主要商业模式分为 3 种:


(1)软件项目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软件公司更类似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编程服务,其收入都是完成项目的一次性收费,不重复销售。


(2)软件出版模式。软件开发之后被批量制作并授权销售,企业收入来自于软件的授权使用费。


(3)软件订阅模式。软件在订阅平台进行销售,持续不断地为客户提供新的价值。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以上两种模式的组合。


根据开源软件商业模式与软件本身的紧密程度,国内外常见的 10 种商业模式可分为三大类:


许可证类、直接配套类、间接配套类以及附属产品类



其中典型主流的商业模式包括:


a. 销售专业服务模式(selling professional services)



销售专业服务模式是指通过为开源软件提供专业服务获利,比如培训、技术支持或者技术咨询等。许多企业没有资源也没有能力来维护自身的 IT 系统,于是就出现了专门为企业提供基于开源软件的 IT 服务公司。因为开源软件的特性,使得公司有编程能力的工程师可以熟练掌握,并利用专业所长为其他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在该模式下,免费用户仅能获得开源软件的源代码而不包括可执行的二进制代码,付费用户则可同时获得可执行的二进制代码,并且包括软件编译和打包等商业化服务;此外,还可同时提供物理安装媒体(比如 DVD)。


红帽公司就主要通过订阅模式向客户提供专业服务,逐渐成长为最成功的开源软件公司.


b. 双许可模式(dual-licensing)



双许可模式是最常见的开源软件商业模式之一,指开发者不仅在开源许可证下提供软件,还在专有软件许可证下提供软件。在该模式中,产品的源代码主要来源于开源社区或软件厂商,这两部分的源代码共同组成了核心产品,再通过两类许可证(专有许可证和开源的 copyleft 许可证)分别许可给免费用户和付费用户。专有版本的营收将用于下一个版本开源软件的研发中。双许可模式中,用户在开始阶段被免费的开源版本所吸引,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不断了解厂商所能提供的商业化技术支持和服务,进而成为购买付费版本的客户。以 MySQL 数据库为例,公司同时推出面向个人的开源版本和面向企业的专有版本两种,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就是开源的 copyleft 许可证(GPLv2)和专有软件许可证的双重许可。


c. 再许可专有化模式(re-licensing under aproprietary license)



再许可专有化模式是指在某些宽松许可证下,允许软件厂商将自身的专有软件与宽松许可证下的开源软件进行组合,组合后的软件产品可以不提供源代码。该模式的软件供应商可以针对最终的软件产品在专有许可证下进行销售,甚至直接对某些开源软件进行修改后进行销售.


软件产品是由开源社区和软件供应商两部分开发者开发的软件组合而成(两者所开发的不是同一个软件)。开源社区的开发者们开发的是一款开源软件,并且该开源软件应用了宽松的开源许可证,允许再次许可闭源;而软件供应商开发的是专有软件,软件供应商将该专有软件与开源软件进行组合开发,然后形成一款新的软件产品,并在专有许可证下进行销售。该商业模式被众多公司采用,以苹果公司操作系统 Mac OS 为代表,该系统就是利用再许可专有化模式来开发其软件产品的,苹果 Mac 个人电脑的系统基于 BSD 操作系统内核进行开发,现为苹果公司专有软件产品进行销售.


d. 嵌入广告模式(advertising-supported software)



嵌入广告模式是指依靠开源软件的快速推广而使软件内的嵌入广告得以传播。软件厂商将广告嵌入开发的软件产品中,软件产品即由软件本身和厂商嵌入的广告两部分构成。整个软件产品作为开源软件提供给广大的用户,开源软件的推广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客户,这样就使得软件中嵌入的广告产生了传播的价值,广告厂商达到了产品推广的效果,更愿意向软件厂商投放广告,而软件厂商获利则会继续投入到开源软件的开发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多数开源软件企业倾向于率先采用嵌入广告的商业模式来获得收入、维持经营。例如,Android 平台为 Google 带来了大量的移动广告流量。


随着开源软件的发展,企业由以往采用单一开源软件商业模式的策略向采用多种组合的策略转变,例如 Red Hat 公司不仅提供订阅专业服务,还进行配套专有软件的销售。


此外,结构化分析结果表明,开源软件的不同商业模式所用许可证类别具有很大的差别。


许可证分为限制性许可证(如 GPL)和宽松许可证(如 MIT 许可证、Apache),限制性许可证促进了参与和分享的开源理念(使用过程中限制较多),使每一个人都能从软件中得到最大化的利益;而宽松许可证通过允许人们任意使用软件(包括修改代码,甚至以专有软件出售)来确保人们能从软件中得到最多的利益。


开源许可证管理公司黑鸭子软件数据显示,从 2009 年到 2015 年期间,MIT 许可证的份额上升了 15.7%,Apache 的份额上升了 12.4%,而 GPLv2 和 v3 的份额下降了 21.4%。GitHub 调查数据显示,MIT 以 45% 的占有率成为最流行的许可证;与之相比,GPLv2 只有 13%。大多数开源软件商业模式都要求宽松许可证,发展趋势显示,大量软件从限制性许可证转到宽松许可证,与之相关的商业模式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宽松许可证。


3.4.1.4 软件行业内部竞争策略的变化


在社会技术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专有软件厂商对开源软件厂商的策略整体上也在发生着演变:


a. 1980 年代 ~ 2010 年代



对于专有软件厂商来说, 这是个产品为王的时期, 对开源软件以“竞争”为主.


b. 2010 年代 ~ 至今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 无论是专有软件还是开源软件都向云服务化转变,从产品转化到了服务为网的时期, 二者的关系以”合作”为主.


以微软为例, 1998 年,标有“微软机密”的被称为万圣节文件(Halloween documents)的 11 份内部备忘录被曝光,文件建议利用在微软内部被认可的市场营销 FUD(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恐惧、不确定及怀疑)原则对付开源软件。


微软内部认为,开源软件对协议标准的应用是其能够进入服务器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通过拓展旧协议和开发新协议、降低协议及应用的易用性可以有效阻止开源软件。


尽管对其抱着敌视的态度,但是微软不得不承认,开源软件是长期可信的,FUD 策略并无法用来诋毁它。微软的调研也证实,开源软件能够获得增加商业回报。微软认为开源软件尤其是 Linux 操作系统视作对自己在产业内地位的主要威胁,尽管在公开场合总是对开源软件嗤之以鼻,但在私下,微软却认为它是一个棘手的劲敌。


自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微软同整个开源阵营之间相互颉颃,彼此将对方视作眼中刺。


但伴随着云时代的到来, 微软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一切开始发生了转变.


2009 年时,微软就因为向 Linux 贡献了 20000 行设备驱动代码而震惊了整个开源社区。


2011 年时,微软甚至一度跻身 Linux 3.0 五大公司贡献者之列。


2014 年,纳德拉正式接替他成为微软公司历史上的第三任 CEO,不久就将 Windows Azure 易名为 Microsoft Azure,仅仅半年以后,他就在旧金山的一个云计算活动上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微软爱 Linux”(Microsoft Loves Linux)。此时,运行在 Azure 上的操作系统中有 1/5 是 Linux。


2016 年,微软推出了兼容 Linux 的 SQL 服务器数据库软件,已经从微软 CEO 任上卸任的鲍尔默则表示他“爱”这项举措,距离他将 Linux 称为“共产主义”和“癌症”过去了过去了十五年而已。


2017 年,微软已经是 GitHub 上贡献代码最多的公司。


2018 年, 微软以 75 亿美元收购了 GitHub


当前对于大部分软件企业而言,开源系统和软件的意义价值就在于,为用户在云端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通用环境。开源状态下,用户不必再在操作系统、桌面移动系统这些问题上浪费时间精力. 显而易见,专有软件企业和开源社区的冷战在漫长的对抗中最终渐渐消弭下去,两方之间的爱与恨终于画上了一个华丽更多象征意义的句号。


3.4.1.5 开源软件促进竞争的结果


对源代码保护程度的不同,内生了开源软件与专有软件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的程度不同。开源软件的出现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另一方面迫使专有软件厂商不得不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利润率水平,从而使消费者剩余得到提高,最终产生了下列结果:


(1)产品价格方面。专有软件在双寡头市场上的价格要低于垄断时的价格,并且价格差异随着消费者对开源和专有软件偏好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随着开源软件市场份额的扩大,专有软件将会加大降价幅度;在双寡头市场中,与专有软件相配套的应用软件的价格要高于垄断时的价格,而与开源软件相配套的应用软件的价格会随着开源软件服务费用的下降而下降。


(2)销售数量方面。专有软件在双寡头市场上的销售量低于垄断市场中的销售量,销售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专有和开源两种软件的偏好程度;开源软件的需求量主要受到交叉网络外部性和服务支持费用的影响,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越小、服务支持费用越低,其需求量将会越大。这说明,专有系统与开源系统竞争时,在市场份额方面,开源软件在某些领域将会表现出相当大的优势。


(3)生产者剩余方面。当系统软件和专有软件的市场需求较大时,竞争性的市场能降低专有系统软件厂商的利润水平;但当系统软件和专有软件的市场需求较小时,竞争性的市场反而有可能提高专有系统软件厂商的利润水平。但从现实的软件市场来看,随着信息化的日益深化,软件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因此,开源软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原来软件产业的竞争,能促进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4)消费者剩余方面。专有软件的消费者在双寡头市场获得的剩余大于垄断市场时的剩余;开源软件的消费者可以免费获得软件,其效用与开源软件的潜在市场和服务费用相关,当潜在市场扩大和服务费用降低时,开源软件消费者的效用将会随之提高。这说明,如果开源厂商为了追求市场份额的扩大而降低服务费用,可以引致消费者福利的进一步提高。


3.4.2 产业内不同行业间玩家互动策略的改变


除了给软件行业内带来了新的变化, 开源软件还给 IT 产业内各行业间的玩家带来了新的变化.


整体上看, IT 产业内各行业间联系紧密, 呈现出组件竞争的特点.


组件竞争是指在组成系统产品的各个互补品市场上,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展开竞争或者联合伙伴展开竞争。系统是指互补性产品集合在一个界面上来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例如个人电脑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这些组件共同组成了系统。


通常状况下,一个单独的操作系统软件本身并没有价值,它需要和其它应用软件(组件)一起使用才有价值,这样具有互补功能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组装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系统,这就是软件组件的系统性,同样一个单独的个人电脑本身并没有价值, 需要与软件一起使用才有价值,这一特征不但源于 IT 产品的专业分工和模块化生产模式, 而且由于 IT 产品的强网络外部性使组件间的兼容性、性能等问题属性更加突出.


组件竞争体制中,生产是在遵循主导设计规则下,由不同的企业来完成不同的系统组件或模块生产,并通过市场体制来实现事后的组装。由于产品系统的价值链是对整个产业中的所有企业开放的,因此这是一种开放的组织结构。各组件的竞争策略都要涉及到主要互补产品的价值. 如对于硬件主机而言, 除了本身性能外, 其价值还取决于操作系统的性能;操作系统的价值, 还取决于基于这一操作系统所开发的应用软件的价值


这种组织结构及竞争特点决定了生产组件的各企业间呈现更加丰富的互动策略.


如前所述, 开源软件的出现使得软件行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各领域多处于寡头垄断状态, 结合 IT 产业整体情况来看, 产业内各行业绝大部分领域(组件)都呈现出双寡头或垄断竞争的格局, 再结合组件竞争的特点, 市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 一是不同领域的双寡头厂商之间相互合作提高系统产品价值,并扩充双方的垄断势力。例如,Microsoft 和 Intel 在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相互支持,结成了著名的 Wintel 联盟;


b. 二是不同领域的垄断厂商也积极与对方的竞争对手合作,以钳制对方。例如,Intel 不仅与 Microsoft 结成 Wintel 联盟,还积极与与 RedHat/SuSE 等 Linux 厂商合作以钳制 Microsoft ,同样,Microsoft 不仅与 Intel 合作,也积极支持 AMD;


c. 三是与垄断竞争市场和双寡头市场的关系类似,处于优势的双寡头厂商往往更倾向于支持其他领域处于优势的双寡头厂商,而处于劣势的双寡头厂商则更倾向于支持其他领域处于劣势的双寡头厂商,形成“强- 强”和“弱- 弱”的合作竞争格局。


在双寡头垄断厂商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垄断厂商采纳了一种相对封闭的商业模式,处于劣势的垄断厂商采纳了一种相对开放的商业模式, 这使得 IT 产品市场的总体竞争格局转变成开放的商业模式和封闭的商业模式的竞争, 出现了如下变化:


a. 从技术层面看,处于优势的垄断厂商往往采取了一种渐进的技术革新策略,即倾向于小的创新,因为小创新容易内部化外在收益,并且与劣势厂商相比,较高的垄断地位使其进行剧烈创新的激励相对较小。而处于劣势的厂商往往选择了一种更加激进的策略,倾向于剧烈创新,通过给消费者提供全新的革命性技术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例如,Linux 厂商和 AMD 在革命性的 64 位技术上领先于 Microsoft 和 Intel 。


b. 从与互补品厂商关系来看,处于优势的垄断厂商往往倾向于介入互补品市场,以扩充自己的垄断势力,而处于劣势的垄断厂商则与互补品厂商展开全面的合作,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值得注意的是,面对 Intel 凭借规模经济和先入市场取得的优势地位,AMD 采取了对互补品厂商开放和低价的策略与之竞争,而面对网络外部性影响下更强大的 Microsoft 的优势地位, Linux 厂商不仅采取了对互补品厂商开放和低价的策略,而且不得不提高自身市场的竞争性转变为垄断竞争市场, 以与 Microsoft 竞争。


所以开源软件的出现以及壮大, 使得 IT 产业各部门的竞合策略更加多元化, 促进了创新, 也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健康.


3.4.3 开源软件加速区域间技术的外溢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成为容许资本主义系统进行`重塑’ 的手段, 这是“资本主义演进的分水岭”, 此后, 资本主义逐渐演化成“信息化的资本主义”.


信息资本主义是在资本主义进入信息时代即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普遍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后, 由于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被极个别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的信息寡头业寡头与金融寡头的融合体垄断之后的一种资本主义形态。作为一种资本形态, 信息资本主义开创了资本主义自进入垄断以来空前的垄断形式, 而且这种垄断被覆盖上知识产权' 的外衣而变本加厉;作为一种国家形态, 它使信息寡头和资产阶级国家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两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 在追求资本主义的整体利益方面形成了空前强大的合力。


因为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这部分内容, 笔者不想继续展开.


客观上, 开源软件无疑对区域间信息技术的外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发展中国家缩小数字鸿沟的合理选择.


相关阅读


“技术-经济范式”视角下的开源软件演进剖析(下)


2020 年 3 月 11 日 10:001169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写这么长的文章,能看下来也是要有耐心呐
2020 年 03 月 12 日 19:34
回复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现更多内容

家谱链亮相高交会,点亮“区块链+文化”融合发展之路

WX13823153201

家谱链亮相高交会

JVM真香系列:图解垃圾回收器

田维常

JVM 垃圾回收

架构师训练营第1期 - week08 - 作业

lucian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Flutter 开发从 0 到 1(一)需求与准备

吴小龙同学

flutter ios android 跨平台

如何正确的关闭线程池

Rayjun

Java 线程池

python+requests进行get、post方法接口测试

测试人生路

Python 接口测试

第四周作业

Jack

C++的智能指针你了解吗?

良知犹存

c++

在线IDE开发入门之从零实现一个在线代码编辑器

徐小夕

Java ide H5 H5制作 代码编辑器

架构师训练营第 8 周作业

netspecial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腾讯强推Redis成长手册!原理+应用+集群+拓展+源码五飞

小Q

Java redis 学习 架构 面试

极客时间 - 架构师一期 - 第八周作业

_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第八周作业

Flutter 开发从 0 到 1(二)框架与网络

吴小龙同学

flutter ios android 跨平台

基于f2从零实现移动端可视化编辑器

徐小夕

Java H5 数据可视化 h5编辑器 H5制作

目标检测-darknet 之模型初始化

Dreamer

架构师训练营第 8 周学习总结

netspecial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JAVA】TreeSet, LinkedHashSet和HashSet差异对比

莫问

作业-第4周总结

arcyao

第八章作业

alpha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可下载】2020年底收官!为大家整理了物联网行业全面研究报告、行业洞察、白皮书……

IoT云工坊

人工智能 大数据 5G 物联网 智能家居

ARTS Week14

丽子

极客大学 - 架构师培训 -ch3 作业

bing5tui3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架构师训练营 - 第四周学习总结

joshuamai

你以为只是简单的排序?(一)

书旅

golang 数据结构与算法

面试官最常用小心思:说说你的项目并发量多大?负载均衡怎么做?

小Q

Java Linux 学习 面试 并发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第一期第八周总结

睡不着摇一摇

架构师一期

架构师训练营第 1 期 - 第八周总结

Todd-Lee

极客大学架构师训练营

我用 Python 找出了删除我微信的所有人并将他们自动化删除了

Python小二

Python 微信

架构师训练营 - 第四周课后练习

joshuamai

作业-第4周

arcyao

《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pdf

田维常

“技术-经济范式”视角下的开源软件演进剖析(上)-InfoQ